米曲菌胰酶片联合酪酸菌治疗高龄患者功能性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论文_罗亮纯

黄花国际机场医疗急救中心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总结米曲菌胰酶片联合酪酸菌治疗高龄患者功能性腹泻的效果以及应用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治疗的65岁以上的78例高龄功能性腹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根据药物治疗方案不同分为采取米雅治疗的参照组(39例)以及米曲菌胰酶片联合酪酸菌治疗的实验组(39例)。对比两组高龄功能性腹泻患者治疗前后排便次数、大便性状以及腹胀评分。另外,对比两组患者的腹泻治疗效果、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问题,其余临床指标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米曲菌胰酶片联合酪酸菌治疗功能性腹泻高龄患者疗效确切且无药物不良反应问题,具有临床实施的有效性、安全性特点,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曲菌胰酶片;酪酸菌;高龄患者;功能性腹泻;有效率

引言:

功能性腹泻是指在无任何细菌以及病毒感染情况下出现的腹泻问题,多数均由胃肠揉动过快,患病后患者主要有持续性软便、水样便等症状表现,在空腹条件下症状更为严重,但是患者无腹痛问题[1]。任何年龄人群均可能发生功能性腹泻问题,其中以老年患者居多,疾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加之老年人自身脏器功能衰退问题明显,所以功能性腹泻问题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明显的影响[2]。有报道指出,米曲菌胰酶片联合酪酸菌治疗高龄功能性腹泻效果优于益生菌治疗效果,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意义[3]。因此,本文就我院治疗的高龄功能性腹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进行随机分组治疗,总结联合用药治疗价值,实验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病例均为我院收治治疗的78例高龄功能性便秘患者,排除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有明显腹痛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实验组:39例患者,男性30例,女性9例;患者年龄均在65岁以上,年龄均值(79.0±15.0)岁。参照组:39例患者,男性32例,女性7例;患者年龄均在65岁以上,年龄均值(81.2±13.5)岁。两组功能性便秘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实验组:米曲菌胰酶片(慷彼得)联合酪酸菌治疗。每天分为早中晚三次餐后口服米雅,每次2片。另外加餐餐口服慷彼得(3次/d,2片/次)。

参照组:口服米雅治疗。方法与实验组米雅用药一致。

两组高龄功能性腹泻患者均进行为期4周的药物治疗。

1.3评价标准[4]

大便性状评分:水样便—3分,模糊便—2分,软便—1分。

腹胀评分:无不适—1分,轻微不适—2分,有不适—3分,中等不适—4分,不适—5分,严重不适—6分,极度不适—7分,分数越高表现患者腹胀不适状态越明显。

治疗效果评价:显效——患者每天排便2次以内且大便成形;有效——患者每天排便超过2次,对比治疗前大便性状评分有所降低;无效——患者每天排便超过2次,对比治疗前大便性状评分无改善。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高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腹胀评分、腹泻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8.0对78例高龄功能性便秘患者实验指标进行计算。腹泻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形式展开,卡方检验;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腹胀评分行形式展开,t检验。P<0.05,证明两组高龄患者实验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用药前后排便次数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用药2周后、四周后排便次数对比结果,见表1。经对比,治疗前、治疗2周后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实验组患者排便次数少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用药前后大便性状改变评分对比

实验组:治疗前,大便性状(2.15±1.30)分;治疗2周后,大便性状(1.60±1.33)分;治疗4周后,大便性状(1.10±0.8)分。参照组:治疗前,大便性状(2.18±1.0)分;治疗2周后,大便性状(1.68±1.3)分;治疗4周后,大便性状(1.70±1.0)分。用药4周后,组间大便性状改变评分对比,实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

2.3腹胀缓解情况对比

实验组:治疗前,腹胀缓解(2.45±1.26)分;治疗2周后,腹胀缓解(1.60±1.0)分;治疗4周后,腹胀缓解(1.32±0.9)分。参照组:治疗前,腹胀缓解(2.36±1.20)分;治疗2周后,腹胀缓解(2.32±1.3)分;治疗4周后,腹胀缓解(2.10±1.0)分。用药2、4周后,组间腹胀缓解评分对比,实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

2.4腹泻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显效患者23例,有效患者14例,无效患者2例,总有效率为94%。参照组:显效患者15例,有效患者10例,无效患者14例,总有效率为64%。组间数据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226,P=0.0007。另外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问题。

3 讨论

功能性腹泻是消化科常见性疾病之一,且具有病程长、反复发展的特点,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关于此病的机制,当前阶段尚不明确且无较为特效的治疗效果。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益生菌治疗功能性腹泻,虽然可以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问题,但是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不明显。慷彼得胰酶丰富,食物酶解效果明显,可以加速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5]。

本文结果显示,采取联合用药的实验组各项实验指标均优于单一用药的参照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均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问题。由此说明,米曲菌胰酶片联合酪酸菌治疗老年患者功能性腹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应作为高龄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小河,韩秋丽,张优惕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及功能性腹泻的阶梯治疗回顾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16):1-3.

[2]聂静涛.合募配穴法与盐酸洛哌丁胺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对比和安全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192-193,194.

[3]童依丽,姚健凤.米曲菌胰酶片联合酪酸菌治疗老年患者功能性腹泻的疗效观察[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5,21(6):371-373,376.

[4]华树锋.探讨功能性腹泻患者采用健脾止泻汤治疗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5):802-802,804.

[5]黄晓超,侯满萍.参苓白术散合理中汤治疗慢性功能性腹泻的价值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7):71-72.

论文作者:罗亮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4

标签:;  ;  ;  ;  ;  ;  ;  ;  

米曲菌胰酶片联合酪酸菌治疗高龄患者功能性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论文_罗亮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