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编辑工作的现代化_现代化论文

论编辑工作的现代化_现代化论文

论编辑工作的现代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编辑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到当代大力开发的“智能计算机”,历经数代更迭,计算机的功能已不再局限于“数值运算”,它逐渐成为信息产业的支柱,应用日趋广泛。80年代后期以来,出版印刷业与之联系日渐紧密,成为其大显身手的一个新领域。计算机不但给古老的印刷工业带来变革,对传统的编辑出版模式和体制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几乎渗透到编辑流程的各个环节。至此,“编辑工作现代化”作为一个新课题摆在了出版工作者面前,就此问题的研讨在出版界全面展开。然而,数年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过程使我们感到,部分同仁对“编辑工作现代化”的认识存在偏差,对其内涵、外延的界定失之偏颇,往往只将其狭义地理解为计算机技术在编辑领域中的应用。其实,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工具,其开发应用只是“编辑工作现代化”的一个方面——编辑手段现代化,而编辑主体各个方面的现代化及期刊出版工作的现代特点,则是构成编辑工作现代化的另外一些不容忽视的相关要素。

一、“编辑工作现代化”内涵的界定

依照系统论的观点,编辑工作可谓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编辑主体、客体、编辑流程等无疑是其小系统,编辑工作现代化实质就是编辑系统的现代化,而每个小系统的现代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前提。如果各小系统的发展不平衡,难以协调配合,则整个编辑大系统运作受到阻滞。比如,某刊编辑手段先进,采用微机编、排、校,然而,编辑者固守传统的思维方式,意识滞后于时代,那么这种“组合”充其量仅是形式上的“现代化”,实质上仍停留在原有水平。再如,编辑主体虽具有现代意识,但其管理方式、编辑手段不能顺应潮流,则其最终“复合体”同样难言现代性。下面,笔者结合编辑大系统所涉及的小系统,对编辑工作现代化的内涵予以界定。

传统观念认为,编辑从事的仅是“述而不作”的文献辑集工作,然在现代大文化体系中,编辑主体开始自觉地干预、组织、导引科学与文化的传承。编辑意识的觉醒,导致他们在思维方式、编辑观念、行为模式等诸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认识能力在社会实践基础上飞跃到新的高度。只有编辑主体不当落伍者,依附于主体、带有强烈时代烙印的选题、组稿等才能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吻合。因此,论及编辑工作现代化,首先应该关注的,就是编辑主体的现代化。微机应用,作为一种物质技术手段,则是编辑工作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二、编辑工作现代化的意义

市场经济不仅引发了商业大战,对出版行业也发出了强烈的冲击波。优胜劣汰的竞争法是客观的,同时也是残酷的。出版者欲在绝对数值不断增加的出版物中,自己觅得生息发展的一席之地,就须时时关注学术动态及出版走势,随之更新观念,探索新的编辑工作方式、方法,使自己永远站在时代的潮头浪尖。编辑主体具有现代意识,是整体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前提,它为编辑手段及管理方式的进步奠定了思想基础,使其实施起来更为顺利有效。

计算机的介入使编辑工作逐步迈向“一体化”,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子出版系统。编辑手段的变革对编辑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显现于以下几个方面:1.编排系统软件功能增强,实现了从书面编辑到屏幕编辑的转化;2.信息趋多趋广,版面设计自如;3.即打即排即校,即时校对取代了传统的候时校对;4.数据库及磁盘管理系统的引入,实现了从文本检索到磁盘检索的转化,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上所述,编辑工作总体现代化的意义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编辑主体意识更新,有利于优化期刊质量,增大竞争力度,促使期刊的整体质量有所提高。

(2)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期刊内部机构井然有序,运作自如,在稿件处理、信息利用、编辑人员管理等方面有极大改观。

(3)计算机功能繁多,字体字号变化多样,使期刊的印制质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准,标准化程度亦相应提高。

(4)实现编排校一体化,使编辑告别了“剪刀加浆糊”的传统工作方式,大大缩短了出版周期,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

(5)编辑加工程序的改变,极大地解放了编辑生产力,减轻了编辑人员的体力及脑力劳动强度,使他们有精力、有余力强化自身素质,不断增长学识。[1]

(6)信息网络畅通发达,使编辑耳聪目明,在选题论证、决策时有了充分的科学依据,从而有效提高了出版物的内在质量。

三、现代书刊的新特点

1.综合化 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度发展,导致专业分工趋细,而它的广度发展,往往融合和沟通了许多差别很大的学科的成就,从而使各学科的联系日渐紧密。相互渗透,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是现代科研的显著特点。除受科学本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外,研究还会受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而,科研成果堪称综合作用的产物。正因如此,现代科研活动的规模和组织形式日益扩大,合作日益频繁。研究者们对各学科成果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将它们有机组合为新的综合体。综合性的科研成果使许多专业性强的期刊也附上了综合性的新特点。

2.数学化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科学研究数学化的特点日益突出。科学要向准确、精密的方向发展,必须实现由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进化。前苏联科学家B.M.格鲁什科夫曾经指出:知识的数学化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第一,在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中都需要知识的进一步深化;第二,数学本身的发展提供了这种可能。[2]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要获得真正的发展,都必须应用数学这一强有力的工具。有关资料表明,现代许多重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属于定量的精密科学。由于数学的分支学科不断拓宽,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物化载体之一——书刊,将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数学化趋势。

3.应用化 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需要。现代科学研究越来越注重理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不断降低物质消耗,提高产出物中的智能和信息的比重,是应用性研究追寻的目标。由于应用性研究比较贴近现实,可以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在短时间内产生良好的近期效益,因而近年来这类研究受到普遍重视。与之相应,作为知识传播载体和高容量的信息储存体,书刊的应用性也日渐显著。书刊这一中介体,使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它甚至同科学本身一样,直接参与生产力的转化,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指导具体实践。

4.未来化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掌握的自然及社会规律也越来越多,科学研究中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已逐渐为计划性和目的性所取代,随机性研究逐步减少。研究者开始考虑其研究的远期效益,在预测未来研究趋势的基础上,制定发展规划,提出相应的科学对策。由此,具有长远意义,或能为国家及某地区制定长远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的研究课题,在书刊中的比重有所增加。在制定选题计划时,立足当前,决策未来的战略性研究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因此说,未来化是现代书刊的新特点。

5.规范化 如果说上述四方面特点是针对书刊的内容而言,规范化则侧重于出版物(尤其是期刊)的形式。科研成果作为一种精神形态的信息,要实现社会功能——传播与使用,积累与储存,成为社会共享财富,必须附着于一定的载体形态,书刊,就是其物化载体之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内容、结构、图形符号各异的信息,出版物需根据国际通用的体例、规格以及国家特有的习惯来进行规范处理。只有经过改造、加工,使信息符合规范要求,才能实现物化。规范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过程的必然产物——产生于需要,同时受到精神状态与物质形态的双重制约。它既是衡量事物的准则,也是信息、知识载体化的基础。[3]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今时代, 传播的顺利和有效主要依赖于共同语言——国际通用的标准和规范。因此,规范化在出版界受到普遍的重视,并且已成为现代书刊的显著特点。

6.大容量 80年代以来,我国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时期,伴随而来的是各类信息、成果激增,信息的飞速增长,缩短了知识老化周期,提高了老化率。期刊数量虽翻了几番,却依然不能满足信息传播所需,特别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期刊,文稿量与刊容量的矛盾就更为突出。鉴于此,许多期刊采取了如下应变措施。(1)增加刊期。半年刊改季刊;季刊改为双月刊;双月刊改月刊;除了正刊之外,有些期刊还出版增刊、副刊等。(2)缩短时滞。过去刊文周期逾二三年的并不鲜见,现在则有效控制刊文周期,有些期刊甚至能控制在8个月内。(3)增加密度。以往的期刊,尤其是学术期刊,信息密度偏低,篇均占页码在5页以上,有的甚至达9页/篇。近年来,各刊密度均有所提高,一些优秀科技期刊刊文在4页/篇以内,从而在页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有效信息含量。除此之外,随着微机的介入和轻印刷系统的启用,期刊的版式设计与利用更趋合理,同时也更加丰富多彩,有效版面的利用率提高,为增大容量提供了便利条件。

书刊特点的演进是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在较高的层次上对其进行科学的反思,是编辑工作现代化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四、编辑主体现代化

信息的物化过程是由编辑主体来承担的,因此,编辑主体的状况决定着编辑工作的水平。编辑主体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走在时代前列,追踪和牢牢把握现代化的选题,以现代化的编辑手段、管理手段从容应对现代编辑工作。

相对于书刊而言,编辑主体既包含有独立意义的编辑个体,也指不同性格、专长人员组构起来、协同工作的编辑群体。编辑个体或群体的知识结构、素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意识是构成编辑主体的要素,编辑主体现代化实质上就是使这些相关要素适应现在以至未来工作之所需。

1.编辑思维现代化 编辑劳动是一种对原生信息进行整序清流的创造性劳动,这种劳动是否有效,对以书刊为载体的再生信息的价值有直接影响。编辑的职责是:对经手的随机无序的信息进行辨识、分类、整理,将淹没在大量无效或低效信息中的有价值信息筛选出来,在创造性的加工后以出版物的形式输出,成为新的信息源,实现传播功能,作为书刊出版主体的编辑,必须使其思维活动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思维方式与科学文化同步发展,学会从多角度,结合多学科知识分析研究面临的问题,才能不辱社会使命。封闭的、单一的思维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编辑工作的需要,并逐渐被开放的综合型思维方式所取代,后者无疑正在成为现代思维方式的主流。

2.编辑观念现代化 书刊作为第三产业的一员,已开始走向市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自主沉浮,这一方面需要有竞争的勇气,同时也要求编辑主体更新观念,摒弃以往那些失去了生命力或阻碍书刊发展的旧意识,强化一些往昔未受重视或需要重新树立的新观念。对编辑主体而言,观念现代化系指对编辑理论、程序、技术、管理、经营、效益等一系列编辑工作相关因素所形成的综合意识。除原有的质量意识、读者意识、服务意识、效益意识外,当前编辑工作还强调创新意识、超前意识、时效意识、价值意识,以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经营意识和有偿服务意识。增强这些现代观念、意识,已成为书刊主体思想工作的当务之急。此外,现代科研常借鉴其他学科的概念、方法,如“三论”(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其名词术语使用频繁,接受这种变化并与之协调、适应,也是编辑应具有的新观念。而且,编辑本身同样应该学会从其他学科中汲取新知识、新方法,作为工具应用于编辑实践中。

3.编辑培养现代化 编辑人员是编辑活动的主体,工作上的一切操作、推进,都是由主体来实施并完成的,因此,主体各方面素质的优劣无疑会映现并直接作用于编辑工作中,制约最终的信息质量与传播效能。办好现代出版,必须着力培养现代化人才。80年代中期以前,高等学府尚未开设造就“科班”编辑的“编辑专业”,编辑人才的培养主要因循“传、帮、带”的传统模式。十几年以后的今天,全国有十多所大学先后开设了编辑专业,开始运用当代最新成果,利用现代化的知识传播手段,通过学校培养大批编辑人才。此外,社会途径对编辑的培养也趋向多元化,短训班、讲习班、学术研讨会、研究生班等,都为人才的培养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样,编辑个体智能结构随社会文化氛围和个人主观努力的增强而得到优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协调编辑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群体目标的关系,因为编辑工作作为一种社会分工,它涉及到科学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与诸多部门的工作有联系,被视作中介与桥梁。因此,培养有学识、有才干、懂经营、擅管理的“通才”型编辑是未来的人才培养目标。

4.编辑管理现代化 现代化的管理工作既需要管理者具有全新管理意识,又要借助先进的管理手段来实现。编辑管理是一个内涵与外延均很复杂的概念,从内涵上说,它包含编辑人员的管理、稿件的管理、作者人才库的管理、审稿专家系统的管理、档案管理、文献资料管理、发行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及日常事务的管理。从外延上看,编辑管理涉及如下方面:各级领导机关对编辑职能部门和编辑工作的指导和制约;编辑职能机构的设置及编辑法规的确立;编辑职能部门对编辑质量的评估和编辑人员业绩的考核;对印刷质量的管理监控;对经费使用及书刊经营等微观及宏观的把握控制。编辑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虽然含有多个结构、性状各异的小系统,但各系统有序运转,使编辑系统具有了整体性。而要使小系统均处于最佳有序状态,保持各要素间的“组织联系”,必须依靠有力且有效的管理机制。除了人的因素之外,计算机被引入管理系统,优化了管理手段,使编辑管理实现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全方位现代化。仅从细微方面说,过去稿件登记、信息资料存储、稿酬发放、订户统计等工作,全由手工处理,耗时费力效率低,计算机使这一切变得简单易行,而且更加科学有序,高质高效。

五、编辑手段现代化

当今,编辑手段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是计算机在编辑出版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伴随而来的是编辑工作的手工操作变成由计算机控制的信息处理,由此给编辑工作带来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变化。

1.编辑模式现代化 传统的编辑模式,从稿件登记、审理、编排加工、发排、校对到付印,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手工操作贯穿其中,并辅之以“纸、笔、剪刀、浆糊”,而当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的微机排版、激光照排系统、图形扫描涉足出版系统后,编辑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作中的大部分程序都可借助计算机而得到简化。首先,在接到作者来稿后,可与该稿件有关的信息存储在微机内,之后,将稿件处理情况补充进去。如有作者查询,很快就能将结果提出来,必要时还可打印成书面文字。另外,对每位编辑人员的工作量,查询起来便捷及时,为编辑部工作量化管理提供了方便。

其次,由于微机排版系统具有体积小、易操作、效率高、功能强的特点,可由编辑人员自行操作,满足编辑与排版的各种要求,从而为编辑工作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编辑人员可利用先进的输入软件和排版软件,在微机上进行编辑加工,边审读稿件边向微机输入(如接到的是作者投的软盘可省去输入;如需外审,可建立审稿专家数据库,查找审稿人也十分方便)。然后可在微机屏幕上完成版式设计和版面加工组合,校对完毕后,即可付印。

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进一步完善,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编辑工作有可能率先实现办公家庭化,接稿、审读、编排、校对就可在家中的微机上一并完成,然后通过网络传至印刷厂,即可制版印刷,实现无软盘操作。

2.编辑技术手段现代化 伴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编辑工作中的广泛渗透,编辑技术手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为编辑从事务性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多地转向创造性劳动创造了新的条件。首先,编辑可利用微机进行文献查询检索,在广阔的信息世界里搜集各种资料、成果,掌握学术动态及学科发展趋势。这种高度自动化手段能大大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一方面保证编辑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选题、组稿及科研上,另一方面又为编辑搜集更多的信息提供了方便,使编辑的组稿、编稿有更充分的选择余地,这无疑对提高书刊的学术质量大有裨益。

其次,编辑技术手段现代化,为编辑提供了充分展示其才能的机会,使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得以更具体的展现。如,微机排版的采用,使书刊的版式、图形随心所欲地在屏幕上展现,这是传统的印刷技术无法比拟的,同时,编辑的构思很快在屏幕上展示,并能即时自如地修改,这会激发编辑的工作热情,推动其创造能力的发挥。

再次,由于多媒体的出现,使编辑的表现手段不再仅仅是印刷品,而是具有声、光、画功能的光盘,这些都大大突破了过去印刷品对编辑思想的限制,为编辑提供了更广阔的创造性活动空间。

标签:;  ;  ;  ;  

论编辑工作的现代化_现代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