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油画与中国画在构图上的比较研究论文_梁庆彪

梁庆彪

江汉大学 美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056

【摘要】构图作为造型艺术中深刻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增强艺术感力的有力手段,历经多年发展贯穿绘画艺术发展过程始终,并且绘画形式不同则其构图方式也不尽相同。传统油画及中国画是东西方文化2种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绘画类型,二者构图方式存在着较为显著差异。本文以传统油画及中国画为切入点分析二者构图特点,就具体具体的对比区别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

【关键词】传统油画;中国画;构图对比

作为造型艺术中深刻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增强艺术感力的有力手段,构图历经多年发展贯穿绘画艺术发展过程始终,并且构图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绘画作品艺术表现力,是影响绘画作品价值的关键性因素。由于绘画形式不同其构图方式也不尽相同,各个绘画形式于艺术发展历程中各自形成具有独特性的法则处于不断完善健全的阶段[1]。同时,传统油画及中国画是西方文化及东方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绘画类型,二者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及社会环境间差异性促使其画面构图出现不同的认知及理解。由此可见,传统油画与中国画构图方式间存在着显著差异性。鉴于此,本文针对传统油画与中国画在构图上比较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传统油画的构图特点

历经多年发展,西方传统油画已初步形成独立科学的事物观察方法,以透视及解剖等多种科学知识为基础,侧重于描绘事物于自然空间中客观、立体及正式的形态,具有科学性及视觉真实性等鲜明忒堤岸,是绘画者对客观事实的理性准确把握[2]。同时,传统油画构图利用焦点透视原理,以固定物象及视点为前提条件确保所描绘的物象始终停留于绘画者视线范围内,呈现出画面近实远虚、近大远小等对比效果真实反映物象间主次关系。由此可见,运用焦点透视法构图能全面体现画面空间感,如下图1,以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为例是焦点透视构图的典型代表作,实现平面空间创造真实三维空间。

图1·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同时,绘画者运用焦点透视原理推出耶稣身后空间,促使观赏者感受到房间自然延伸出画面营造出巧妙的艺术氛围。三角形构图作为传统油画中较为常用的构图形式,主要通过三点形成三角形安排物象且不局限三角形各个边长[3]。无论是倒三角形、斜三角形及正三角形,所产生的变化趋势均予以受众不同的观赏感受,以斜三角形为常用构图形式,具有稳定活泼等鲜明特点,以达芬奇《蒙娜丽莎》为例是三角形构图的典型代表,画面中蒙娜丽莎头部与双臂间形成稳定三角形,营造安静稳定的艺术氛围。此外,除三角形构图予以受众安定感意外,能帮助绘画者烘托画面效果,是传统油画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的最佳构图形式。

2.中国画的构图特点

从中国画角度来看,构图又称章法或经营位置,是构成画面的核心元素。由于传统中国画不使用焦点透视构图法,绘画者不固定于同一个位置作画且不受固定范围内视域局限,以绘画者切身感受及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移动作画位置,并且绘画者可绘出视力范围内景物及超出视力范围内景物,是典型的散点透视法或多点透视法。其中,散点透视指将焦点透视表现出近大远小物象处理改为平列同等大小物象[4]。同时,散点透视法构图形式直接决定画面中可容纳若干个主体,以五代画家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为例画面空间处理较为平面,将不同时间段发生的场景分为若干个部分连续表现于1幅画面中。

同时,绘画者使用屏风分隔各个时间段的场景促使各个画面具备独立性,并且屏风将各个分隔的画面相联系促使画卷成为总体连续的画作。我国古代画家擅长使用散点透视法将客观现实呈现主观意象表达,以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为例运用散点透视多视点原理将汴京东郊虹桥处中心的船只、桥梁、街道、城郭、人物及风景等多处场面点于同一画面中,而采取焦点透视则无法全面展现丰富的场景。此外,中国山水画擅长运用散点透视法构图,侧重于表现空间跨度较大的山川河流,无法局限于1个焦点约束自身视野,对绘画者空间处理带来极高的自由度。

总而言之,中国画历经千年发展直至上个世纪西学东渐潮流,将西方哲学、艺术、文学、史学及天文学等大量科学知识引入中国,直接影响中国文化、社会经济、政治、思想及学术等领域,为中国画与西方传统油画构图方法相互融合奠定夯实基础。

3.结语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传统油画及中国画是东西方文化2种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绘画类型,二者构图方式存在着较为显著差异。从构图方式角度来看,传统油画与中国画间各有差异,但是中国画积极向传统油画借鉴学习其构图优势,突显出中国画的包容性,客观上推动现代中国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由此可见,构图方式多元化不止是现代中国画不可阻挡的发展方向,更是涵盖传统油画在内其他绘画形式发展的共同趋势。

【参考文献】

[1]韩梅,冯昌华.浅谈油画创作中诗性写意的追求[J].艺术评鉴,2017(24):42-44.

[2]董保臣,杨俊峰,温泉.油画创作教学中对中国画写意元素借鉴的实践研究[J].艺术研究,2017(01):146-147.

[3]刘瑞国.浅析油画光影与国画留白在作品中的形式美[J].大众文艺,2015(07):129.

[4]康海生.中国油画借鉴国画元素的嬗变过程[J].大舞台,2014(12):21-22.

论文作者:梁庆彪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5

标签:;  ;  ;  ;  ;  ;  ;  ;  

传统油画与中国画在构图上的比较研究论文_梁庆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