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英语阅读障碍的原因及对策探讨_英语论文

高中生英语阅读障碍的原因及对策探讨_英语论文

高中生英语阅读障碍成因及对策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对策论文,英语阅读论文,障碍论文,高中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实验)》]对英语课程的总目标进行了如下的描述:“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育部,2003:6)

      “阅读活动是一种多种因素、多向交流与反应的复杂解码过程”(束定芳、庄智象,1996:130)。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贯穿在整个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检测考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是近年来的检测重点。阅读理解题,作为检测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和语篇能力和水平的题型,多年来一直出现在高考英语试题中,且占权重较大(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2015:204)。

      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既是英语课程任务中的培养目标,也是高考英语对考生的检测目标。阅读能力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两个方面,而影响这两个方面的因素视为阅读障碍”(徐汝昌,1997,转引自鞠昌霞,2015)。本文力图通过访谈及调查问卷等方式探究高中生英语阅读障碍的成因及对策。

      二、研究方法

      为弄清学生英语阅读障碍的成因,笔者首先在某中学2015级高一年级165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同学做面对面的访谈,对结果作具体分析。接着对该16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阅读理解能力测试。该调查和测试总计回收有效答卷1237份。为便于数据统计,笔者从中随机抽取1000份样本,在excel软件辅助下,作分析研究之用。

      三、研究过程

      (一)访谈分析

      本次访谈题目为“你认为影响你阅读理解题的成绩的因素是什么?(请最少说出五个因素,并按影响程度排序,最影响的放在第一位。)”。答案集中在五个方面:词汇、短语的意义及句意等,语感及阅读技巧,心理因素及考试状态,训练量,其他(含文化背景、文章的难易程度、选项设置)。约有60%的学生把首要因素归于词义和句意等语言知识本身。约有37%的学生认为自己语感不好,对于一些如“找中心句”等阅读技巧不能很熟练地掌握。考试时的心情和情绪状态也能影响学生水平的发挥。约有36%的学生觉得考试时“紧张”、“头脑一片空白”,甚至“头晕”。通过问卷后与部分学生的交谈和他们平时考试成绩的表现,笔者发现知识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受到主观因素影响的程度要小于相对较弱的学生。约有31%的学生认为自己阅读量不够。部分学生反映自己不想做英语阅读理解题;还有一部分学生把多数课余时间用来做其他学科题目。约有29%的学生认为自己对阅读材料中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不是很了解或者话题不熟悉;还有部分学生反映题目或选项设置的不合理,有时不能认同参考答案,或者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要遵循作者的思维方式或角度来答题?”另外,约有13%的学生提到了类似“运气”的字眼。学生把以为自己不会做的题目,通过“猜测”找到答案,并且做对了,看成是运气好。

      (二)问卷分析

      《课标(实验)》指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教育部,2003:6)。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该问卷主要从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维度调查学生阅读障碍的成因。一共四十个题目,我们把它分为四大类:有关单词和词汇的熟悉程度因素(8题),有关阅读方法和技巧(18题),和情感态度(考试焦虑)因素有关(5题),和文化背景,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关(9题)。选项分为三类:A答案为“能”,B答案为“不能”,C答案为“不知道”。

      从单词、词汇等语言知识方面的数据来看,认为自己在单词和短语方面掌握较好,不构成对阅读理解分数影响的学生占参加调查总人数最高比例是26.5%(能识别完形材料中的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的形式),最低为16.3%(能理解阅读材料中的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的意义),说明2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词汇量建构方面基础较好。而认为没有很好地掌握词汇,对阅读造成影响的学生占总人数的最高比例是44.7%(理解阅读材料中出现的所有词汇在语篇中的基本意义),最低28.0%(能识别阅读材料中的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的形式)。而另外一部分的学生对于高中的阅读理解的难度并没有完全的认识,或者说对自己的单词量并没有清楚估计,所以选择最后C项(不知道)的学生有很多。

      从阅读方法和技巧等语言策略和技能的数据来看,我们的学生经过了初中三年英语的学习,从上课时的课文阅读技巧到考试时做题的一些技巧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从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纯技巧的内容学生知晓率很高。但是其中“能根据高考阅读理解问题类型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这一设问,近半数以上的学生选择不能,这就说明这类学生不重视考题的设置,没有认真审题,缺乏必要的应试技巧。虽然做对阅读理解题目的前提是读懂文章,但是即使读懂了文章,如果缺乏对题目的正确分析,也不一定能做对题目。有时阅读理解题目的设置比文章本身还要复杂。

      从关于情感态度对阅读影响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简单的涉及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多数学生都认为自己可以做到。而在实际做题中,这类学生读懂了文章的表层文字叙述,但是并没有体会到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真正意思,没有体会到作者的真实感受,半懂不懂。这一点是大部分学生很容易犯的通病,也正是突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之处。而有关于考试焦虑方面,我们能看出多数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能力能够在考试中得到正常的发挥,而有20%的学生存在考试紧张的因素。

      从七个与文化意识有关的问题回答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能够做到克服中西方文化意识的障碍,完整地理解文章的人数最多也只占了41.8%(熟悉阅读材料中有关英语国家与中国日常生活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最少的仅占了13.3%(能理解阅读材料中出现的成语和俗语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50%以上的同学认为对“中西方文化认识的差别知识”的缺乏已经变成了他们英语阅读理解的障碍。

      对以上四个方面的问卷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受到语言能力的制约(最高项只有40.5%的学生认为能掌握阅读解题策略),尤其是考试焦虑等情感态度因素的制约(仅有20.8%的学生认为能在此方面表现好)。

      (三)测试分析

      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提出了高考阅读理解题的考查要求,即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既理解字面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既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也理解全篇的文脉,并据此推理和判断,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并能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能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结合中学生应有的背景知识正确判断生词的含义(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2015:204)。因此笔者设计的测试卷从词义猜测、推理判断、细节理解、主旨大意、写作意图、文章结构六大命题要点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实际情况。测试题共包含阅读材料五篇,选择题二十个。

      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对阅读理解六大类问题的驾驭程度不尽相同。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70.75%),并能理解阅读材料细节信息(66.5%),但是对于整体篇章结构的把握(49.2%)及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33.9%)较为欠缺。另外,统计结果还显示学生对不同话题的阅读应对能力也有明显差异。

      四、研究结果

      (一)语言能力层面

      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策略、情感态度以及文化背景的局限,都不同程度地导致学生阅读障碍的产生。情感态度尤其是阅读焦虑与阅读障碍关系最为密切。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而影响外语学习的主要情感因素是动机、态度和个性特殊(束定芳、庄智象,1996:46)。在外语阅读时,尤其是应对重要考试时,出于阅读信息大、时间紧,情感因素严重地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进程,效果也就可想而知。由于中西方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加上我国的外语学习环境,还有学习方法不得当,不少学生认为外语学习困难,往往事倍功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弥补他们在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缺点和不足,成为摆在每个外语教师面前的难题和不容回避的任务。

      (二)阅读考查要点及材料话题层面

      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各方面较不均衡。对于不同题材的文章,学生阅读障碍的主要表现是不能很好地把握篇章结构和上下文的关联性。

      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读者对输入材料中信息的理解建立在他是否具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并能及时激活这些知识上。任何语篇都是语言使用者在一定语境下产生的。所以学生对话题和话题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阅读速度。相对于与学生生活关联性较高的话题,科技文和议论文是学生一般感觉较难理解和解决的问题。因为学生对这类话题和相关背景知识的积累较少,所以难以快速、准确地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相较于细节信息和文章的大意,文章结构、上下文关联则是障碍所在。

      五、相关建议

      鉴于上述分析和讨论,我们要重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语言知识为基础,以背景知识为前提,切实抓好基本语言素质的训练;扩大阅读量,课堂内外相结合,通过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有较大的提升。

      (1)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降低考试焦虑发生的可能。

      (2)在阅读训练选材上,增加不同话题的文章涉猎,增强学生对不同题材文章的驾驭能力。

      (3)在阅读理解指导上,加强学生使用阅读策略能力的培养,形成篇章整体感知。

      (4)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重视基本词法和语法的讲授和操练,减少语言知识干扰。

      阅读能力是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标志。笔者通过访谈、问卷等对高中生英语阅读障碍进行了探究,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尽管高中生英语阅读障碍成因较为复杂,互有影响,但只要我们把词汇教学、话题背景知识输入、语言学习技能和策略等与隐性的情感态度培养结合起来,形成一套贯穿于整个高中英语教学、阶段明显、步骤清晰的综合教学体系,就能使之既能在宏观上贴合外语教育的理论指导和发展方向,又能在微观上依据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学情做出及时的动态调整,最终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和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

标签:;  ;  ;  ;  ;  

高中生英语阅读障碍的原因及对策探讨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