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地基处理及路基防护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李鲲

软弱地基处理及路基防护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李鲲

云南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

摘要:在进行桥梁施工期间,软土路基属于一种普遍的地基种类,也是工程建设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若是解决不彻底,就会对桥梁质量和周期产生一定限制。公路桥梁工程中对软土采取措施就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若是处理不善就会引起公路桥梁沉降,使得交通受阻。因此在桥梁施工中要把握科学的软土处理措施及加固操作,全面解决软土路基情况,保证工程的正常开展。

关键词: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公路设计;应用

前言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城市道路体系逐渐系统健全,城市道路建设及修护在广泛进行,其中道路的软土路基解决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城市道路项目建设期间,若是地基不稳,为避免建设后地基塌陷导致道路不稳引发事故,就要对软地基实施必要的解决措施,确保沉降够坚固,增强软地基的稳定性和轻度,以实现设计标准,这就是软地基处理。

1公路设计中软弱地基处理的主要原则

①要先明确软土区域的地质特点,若是工程地质环境复杂多样,还要进一步开展工程地质划分,根据各个分区科学处理。在勘察设计期间若是地质工作落实不到位,在施工期间一经发现,就要及时勘察探究,加以弥补,深入掌握地质环境特点。②设计规划要经济科学,还要从实际出发。③工程所需材料要准备充足、确保质量合格;施工设备要配置齐全、规格达标、性能符合标准。④施工期间要依据施工技术要求和操作标准贯彻执行,以确保质量合格,软土地段要尤其把握填土速率,防止出现路堤滑移或出现其他意外情况。要能具备质量第一的施工意识,贯彻执行以上内容要求,就能确保软土路基建设,能够实现安全、高效、优质的目标。

2软土的工程特性

(一)含水量多,抗渗性。软土一般是由于长久沉积产生的土质。含水量通常有37%~72%,或者说是流动土质,在实践分析下,了解到软土渗水性低。所以建筑以软土为基,通常含水多,渗水性低,这就导致地基排水无法顺利进行。(二)抗剪性不足,软土土质松散,这种性质的土质就无法抗剪应力。然而抗剪性低就使得如此性质的地基,在抗荷载力时沉降情况就很显著,在荷载力低的区域沉降就少,因此就会引起路面出现裂缝等情况。(三)显著的结构特征因软土构成要素,导致软土具备显著结构特征,如此的结构只要出现局部破坏,就会危及到全面软土结构,使得整体处于流动状态。所以,在施工期间要明确把握不能扰动软土。还要注意的是,工程所需材料要准备充足、确保质量合格;施工设备要配置齐全、规格达标、性能符合标准。施工期间要依据施工技术要求和操作标准贯彻执行,以确保质量合格,软土地段要尤其把握填土速率,防止出现路堤滑移或出现其他意外情况。

3道路软基处理方法

3.1表层排水法

水会极大影响路基软基强度和限制路基稳定性,大多数软土路基就是由于水侵蚀导致病害情况,在此前提下,施工企业建设期间一定要足够重视路基排水,建立健全公路路基排水体系,全面统筹规划排水体系。要科学处理表层排水措施,防止软土路基沉陷。软土路基土质若是含水过多,工程人员在填土之前要先对地表沟槽进行挖掘,确保地表示的顺利排出,保证软土地基满足施工操作标准。回填土在回填期间,要确保能减少土质含水量,运用透水性能强的回填土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排水固结法

在软土路基建设中,最普遍的路基特点就是土层特别薄、含水多,对于这种问题,最好是采用排水固结措施。排水固结措施就是在软土路基上面铺设一层砂垫层。砂垫层能够促进软土的固结,和排水层作用相似,并且,砂垫层起到地下排水层作用,减少填土内的水位。很明显,排水固结措施能够改善软土地基土层薄、含量多这两个情况。

3.3砂垫层法

砂垫层通常运用在软土较薄的路基地带,因路基软基含水多,采用砂垫层法,能够进一步固结软土路基,降低软土层含水量。工程人员要把公路地基的软土全面处理掉,并在地基上铺设一层0.7~1.3m的砂垫层。路基积水能够经由砂垫层顺利排出,确保地基完好性。砂垫层可以有效增强软土地基稳定性,确保工程质量。

3.4挤密法

利用灰土进行夯填操作,也叫做灰土桩挤密法。利用素土进行夯填操作也叫做土桩挤密法。这两种措施通常是为了解决厚度大的填土地基和湿陷性黄土,由于都存在资源分布广、深层挤密和原位处理的特点。石灰桩法实施的是人工地基和设备地基成孔注入合理配比的石灰渣、粉煤灰等进行必要的夯实和振密操作建造成桩体,石灰体中的掺合料和生石灰搅匀之后水分产生反应,使得生石灰体积变大,这期间就易导致堵管情况。

4路基防护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4.1边坡坡面防护

对于公路坡面防护通常是防止路基被自然环境中的水力、风力、气候等影响,一般在边坡种植草皮、灌木等植被,保护表层不被雨水冲刷,改善土层湿度避免裂缝的出现。如此就能避免因雨水和风力导致的塌方、沉陷等情况出现,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边坡的稳固性。植物防护操作简便、价格经济、效果显著等优点,在利于植物生长的土质边坡上要充分考虑植物防护措施。

(1)植被防护

通过植被来完善路基的防护施工,不仅能增强公路路基稳固性,还能利于路基生态环境的优化。公路路基植被通常选择的是铺草皮、种草植树等方法,因植被对边坡的覆盖性和根系的加固性,确保路基边坡免受雨水冲刷侵袭。铺草皮适应性较强,能满足各类型的路基边坡防护,铺设厚度在1cm为宜;种草防护措施在坡度平稳的边坡上较适合;植树防护措施对于土边坡防护较适合。

(2)工程防护

在岩石层位置,适宜选择工程防护的技术。工程防护包括框格、抹面、捶面和喷浆、护墙、护坡等。框格通常是采用石块混凝土材料,在边坡位置建立框架,来增强边坡表层的粗糙度,减低水流速,在维护框架质量的前提下规划设计各种造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边坡美化程度。

4.2冲刷防护

公路路基冲刷防护包括直接防护和间接防护。在沿河路基通常运用的是直接防护,避免因河水冲刷而导致的坍塌,一般运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石笼、抛石和钢丝石笼等措施,结合各种边坡情况采用对应的冲刷防护措施。若是边坡总会浸水且水较深或者面临抢修情况,就要进行抛石措施;若是河流湍急,就要进行混凝土框架石笼的措施;钢丝石笼对于抢修工程和临时项目较适合。

间接防护就是借助顺坝、丁坝等工程构造来引导水流向,减缓水流速,从而减轻水流对路基的直接作用力。在砌筑这些导流结构物时,要明确分析,研究出科学的施工措施,要防止因这些结构物的建造而使得附近农田、建筑物而受到冲刷侵害。

4.3支挡防护

区别于前两种措施,支挡防护就是利用支挡构造物来稳固路基,避免路基变形位移。一般的支挡构造物包括垒石、垄石、石垛、挡土墙等,由于其承重性,能给路基提供必要的支撑。其中运用最广泛的就是挡土墙。挡土墙一般有以下几种,重力型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和板柱挡土墙等几种。其中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适用于石料多、地基情况好的环境,而悬臂式挡土墙则是受力均匀,体型小。

5 结语

在开展工程桥梁建设期间,对软土实施改进措施要结合实际需求采取各种方式,因各施工技术的差异,因此要确保在处理时能符合施工地基稳固性的条件。要从公路载重分析,确保公路交通运行通畅,减少道路安全隐患。对软土地基解决完善,才能进一步增强公路稳定安全性,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更佳效益。

参考文献

[1]赖夏蕾,简文彬,许旭堂,等. 福州淤泥质土动力特性室内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6(6):15-19.

[2]吴昌胜,朱志铎.沪苏浙高速公路软弱地基处理评价[J].岩土工程学报,2015(S1):105-109.

[3]吴茂胜. 塑料排水管在高速公路软弱地基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J]. 塑料工业,2016(6):136-139.

论文作者:李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2

标签:;  ;  ;  ;  ;  ;  ;  ;  

软弱地基处理及路基防护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李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