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_国民经济论文

50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_国民经济论文

50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方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略论文,现代化建设论文,中国论文,年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化是各个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也是自1840年以来中国进步人士孜孜追求的目标之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怎样将现代化的美好愿望变为现实,怎样具体勾画中国现代化的蓝图,确定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方略,却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思考着新中国的建国方略。1949年3月,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指出,占95%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同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重提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并两次提到“国家工业化”问题。一是在总纲中论述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时问题提到“土地改革为发展生产力和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二是在第四章“经济政策”中关于工业问题提到:应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重工业为重点,例如矿业、钢铁业、动力工业、机器制造业、电器工业和主要化学工业等,“以创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共同纲领》还提出“应加强现代化的陆军”。由此可见,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建国方略,是中国共产党构筑的新中国蓝图中的重要部分。

1952年9月以后,毛泽东多次讲到过渡时期总路线问题。1953年6月15日,他在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提纲中指出:“党的任务是10年至15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完成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改造。”随后,毛泽东在审批一些中央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报告时,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的表述作了一些修改,使之不断完善。将初定的过渡时期“10年至15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改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将“国家的工业化”改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共中央于1953年12月28日,批准并转发了经毛泽东两次修改过的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提纲》,指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鉴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落后状况而设定的发展战略。其目标是以1952年中国的发展水平为基点的。根据1953年3月国家统计局的统计, 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不及3/10,不能自己制造汽车、拖拉机、飞机,不能自己制造重型的和精密的机器,没有现代化国防。国家工业化的目标是:“使我国有强大的重工业可以自己制造各种必要的工业装备,使现代化工业能够完全领导整个国民经济而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居绝对优势,使社会主义工业成为我国唯一的工业。”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质上把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作为主体,“两改”则如鸟之两翼。

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的途径是:把发展重工业作为中心环节,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必须首先发展国营工业,并发展国营交通运输业、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逐步实行农业和手工业的合作化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经济的比重不断地增长;“一五计划”期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基础,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周恩来曾对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了更为详尽的解释。他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要要求,就是要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内,基本建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样的工业体系,能够生产各种主要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基本上满足我国扩大再生产和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需要。”

50年代初期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现代化方略,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在以后的历史过程中党和国家不断作出调整。

1956年4月,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吸取苏联的教训,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工业、也要轻工业、农业的发展方略。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到重要位置。1957年2月,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以重工业为中心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1957年10月9日,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八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过去我们经常讲把我国建成一个工业国,其实也包括了农业的现代化。”毛泽东的这些论述,实际上是对建国前后关于工业化思想的发展,孕育了四个现代化思想的萌芽。

1963年1月29日, 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内容。他指出:“我们要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现代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意义。我国过去的科学技术基础很差。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64年12月21日,周恩来在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为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毛泽东在《政府工作报告》的批语中指出:“我国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

但中央发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号召,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而未能实行。到1975年1月13日, 周恩来在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府报告》中,重新提出要向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粉碎“四人帮”不久,1976年10月29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社论重新提出“按照毛主席提出的宏伟规划,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同年12月25日,华国锋《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讲话》中论述了毛泽东提出的、周恩来在四次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的“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的宏伟目标。”随后,1977年5月9日的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1977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1977年9月18 日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等,都将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是建国50年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和新的发展思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解决了从1957年以来未能解决好的工作重点转移问题,这是党在政治路线上最根本的拨乱反正。全会指出在经济建设问题上,从纠正急于求成的错误倾向和全党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点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出发,必须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措施,对陷于失调的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进行调整,并且对权力过分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并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须的科学教育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对中国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邓小平、李先念、陈云等先后提出,搞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要讲实事求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构思与发展战略的部署,对现代化的进程有决定性的影响。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现代化战略目标和部署的确立经历了一个酝酿过程。1979年底到1983年底,主要是确立到本世纪末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和分前后两个10年两步走的战略部署。从1985年5月到1987年4月,主要是现代化的长期战略目标和部署。在翻两番的基础上,到21世纪中叶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经济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邓小平解释说,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到1000美元。 ”邓小平的设想写入了中共十三大政治报告,成为全党奋斗的目标。

邓小平提出了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为突出特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方略,他认为,改革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开放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科学技术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教育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实现现代化要以不断解放思想为先导,从中国国情出发,抓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保证一个中心。在发展速度上,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在现代化建设的长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一个台阶邓小平理论是围绕着现代化这个中心展开的。因此他被国内外公认为“中国现代化的总设计师”。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活力,提高素质;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1993年3月, 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要依靠优化结构、技术进步和改善管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1996年3月, 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上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表明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到这一阶段后,逐步 由外延性扩大再生产,转变为内涵型扩大再生产。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旗帜,继往开来,制定了跨世纪的现代化建设纲领。1997年9月12日,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从1997年到下个世纪的前10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努力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基础。在这个时期,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要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并在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真正走出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原有基础上提出“科技兴国”战略,敏锐地预见到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把培养创新能力作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首要任务。这说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现代化作为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更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更加重视人的现代化,同时更明确地提出了经济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同步进行、协调发展的思想,使中国现代化方略更明晰,更具时代气息。

50年来,中国现代化方略由粗线条到细线条,由不完善到完善,由重工业等某个部门或方面到全面实现现代化。这表明,党和国家的现代化理论和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尽管中国现代化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历史过程,还需要经过几代人的长时期的艰辛努力,但它毕竟已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头了的一只航船”。

标签:;  ;  ;  ;  ;  ;  ;  ;  ;  

50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_国民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