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施工中后浇带可以更好的保障建筑的整体质量,使建筑由于温度改变而形成的裂缝减少,提升建筑的安全性。所以我们要对后浇带的施工问题高度关注起来,在详细的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而且依据详细的施工状况使用强有力的方法来实施监督与检验,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为建筑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本文探讨了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后浇带尽管在房建中所占的面积不大,然而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是一种可以有效解决沉降差、降低结构收缩应力的构造方法,也是确保结构有效连接的关键程序,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后浇带施工的技术要点实施讨论。
1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作用
由于混凝土施工的结构裂缝是由于内外温差所造成的,所以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技术可以对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行很好的避免。后浇带的设置及后期混凝土的浇筑,对房屋建筑的整体结构强度有很好的提升作用,能有效的保证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后浇带施工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后浇沉降带,采用将高层建筑和裙房两个结构分开施工,在工程主体结构有一定的沉降量之后再进行另一部分结构的浇筑。第二种是后浇温度带,主要作用是使混凝土施工中富有足够的伸缩自由度,从而有效减少温差变化问题所带来的混凝土裂缝。最后一种是后浇收缩带,其作用是为了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后对房屋结构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2房屋建筑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2.1抵消温度形变引起的内部应力
一般来说,建筑行业的工程相对较大,工期较长,需要不同工种的协同工作和工作人员的相互配合,同时也时刻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影响建筑物建设的环境因素来看,温度无疑是对建筑物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点,当天气突变,尤其是温度突然升高或降低时,因建筑材料热胀冷缩的固有特点,整个建筑物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严重的会导致应变开裂。混凝土材料虽然物美价廉,强度高,使用简单,但是其特有的收缩性特点会导致其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混凝土在硬结期间若温度突变将造成内部挤压力逸出,若挤压力逸出过大时会导致裂缝产生。建筑后浇带给钢筋混凝土预留出变形的空间,将减少环境因素对建筑物的影响,从而提高建筑物强度。
2.2弥补裙房结构的不足
房屋建筑的地基建设是工程进行的基础,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从实例分析中来看,由于地基建设决定建筑结构强度,因此保证地基的重力合理是建筑物稳定的根本。地基重力过大过小都会对建筑物结构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当重力过大时会引起建筑体沉降从而导致地基形变,严重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浇筑后浇带可以将建筑工程分为计算地基沉降量和计算浇筑时间这两个环节,利用工程力学的相关理论合理预测地基重力位置和建筑结构,保证建筑物质量。
3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后浇带的合理设置
针对具体的工程实际情况来确定后浇带的断面形式,而且要保证混凝土结构和后浇带断面形式要保持一致性。在选择断面形式时,需要充分考虑板和墙的厚度,当厚度在60cm以上时,则需要采用企口缝,当厚度不超过30cm时,则可以采用平直缝。对于处于两者之间厚度的情况,则会应用阶梯缝。在实际施工扶贫款痛苦,要尽量避免设置平直缝,这就是由于平直缝承压能力较弱,很容易造成变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严格控制施工宽度和施工间距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建筑的整体性,这是确保建筑稳定性和相关性能的基础。因此要对施工宽度和施工间距进行有效控制。对于高度在22层以下的建筑物,而且内部埋设有应力钢筋时,可以通过设置大跨度后浇带,在后浇带设置过多成后,再进行钢筋切割,然后将钢筋进行焊接,以此来避免后浇带两端出现下垂及弯曲的现象。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后浇带宽度宜控制在7m以内,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来确定后浇带间距,当施工区域炎热潮湿时,施工间距可以适当减少,相反区域环境下则可以适当增加施工间距。
3.3做好施工模板的支护
在搭设模板过程中,通常会适当降低后浇带垫层的面标高,为清理后浇带底部残留物带来方便,然后要利用水泥浆对其进行覆盖,并利用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当进行墙板模板支护施工时,可以利用拉钩来处理墙体后浅带两侧的钢筋相交点,避免钢筋骨架出现位移现象,并将保护层垫块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预留的后浇带,并针对强筋之间的距离,采用松木板来固定后浇带侧面,将其作为侧模来使用。利用木方来对侧模进行加固处理,施工时,可以选用双层的钢丝网,和钢筋支架来进行施工。在梁和板的支模方式中可以利用钢管架或者门架支撑的方式来对后浇带当中的梁和板底模进行支撑,在后浇带进行二次浇筑的过程当中如果混凝土的强度没有达到设计所需要的强度之前是不可以对支撑架进行拆除施工的,并且在后浇带的二次浇筑施工没有进行浇捣施工之前也是不可以进行拆除的。经过严格的计算,对支柱的尺寸大小以及配筋的大小需要做出精确的设置。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保证板钢筋骨架的位置,如果板的架立筋比8mm小的时候,就需要利用小于12mm的钢筋在后浇带的边线外100mm处进行设置,从而沿着后浇带的方向进行布设。
3.4后浇带混凝土施工
要结合房屋建筑设计,采用分块和分区的方式进行后浇带模板的搭建。有些钢筋表面出现锈迹,因此在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时,必须确保钢筋表面锈层被清理。在浇筑前,必须做好浇筑计划,计算好混凝土浇筑的厚度。混凝土表面凿毛清理后,并利用水进行冲洗确保其清洁性,两侧混凝土必须充分保持湿润,一般湿润保持时间要控制在1d以上,并进行界面剂涂刷工作。在浇筑过程中确保操作手段规范化,避免违章作业,确保每一项工序都能够与施工方案相符合。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微膨胀混凝土,这样能够确保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浇筑时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施工,待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根据工程特点及具体要求来逐层对模板进行拆卸。
3.5垂直施工缝处理
一般来说,地下室顶板混凝土会采取垂直施工缝技术。因此在处理垂直施工缝的时候,我们首先必须确认混凝土是否达到初凝状态,并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和垃圾。及时拆除钢丝网,并且清洗钢丝网片,保持钢丝网的干净。对于木模板处的垂直施工缝,需要利用高压水进行冲毛。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规范要求,尽早拆模并进行人工凿毛。当混凝土表面硬化后,在处理时需要利用凿毛机,当出现严重的蜂窝或孔洞时,需要采取适宜的修补措施。在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开始之前,需要利用喷枪来对表面进行清理干净。
4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业也蓬勃发展,当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和研发。在这些施工工艺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是其中被广泛应用的施工技术种类,并且后浇带施工对提高房屋建筑得施工质量有非常好的效果,虽然后浇带施工技术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经过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完善和不断的研究,这些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促进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为房屋建筑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蕊.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7(11)
[2]李怡坤.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设科技.2017(20)
[3]薛红星.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09)
[4]汪兵.房屋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7(08)
论文作者:侯国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物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地基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