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市场比较研究_图书馆论文

中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市场比较研究_图书馆论文

中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市场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图书馆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商品化是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文章充分调研了中美两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市场状况,介绍了美国小型机系统销售100套、微型机系统销售200套以上的18家公司及其产品市场占有数量、市场销售收入等,介绍了中国市场上销售推广10套以上的小型机与微型机系统及其产品主要特点和市场发展前景。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的系统在市场收入、数量、软件特点、数据量等方面的差距。文章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并针对中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向提出三点意见。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Market of Library Automation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Zhang Haihua

(Lanzhou Documeniation and Information Centre,Chinese Academyof Sciences)

Abstract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library automation system is theonly way for library automatization.This article inquires into thestatus quo of the market of library automation system in China andthe United States,istroduces 18 American companies which sell 100 sets of minicomputer system and over 200 sets of microcomputer system,the market share of its products and the sales income,and presents some Chinese companies which sell over 10 sets of minicomputer and microcomputer system,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products and the market prospects.The author compares and analyses the gaps in sales income,quantity;data characteristics and data siz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systems,and puts forward three suggestions in accordance withthe developing trend of library automation system in China.

美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阶段始于70年代初期。80年代初期,各种小型机系统纷纷推出,进入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市场,到了80年代中期,各种以微机为基础的单用户自动化系统也推向市场,使小型图书馆也能利用微机来管理图书馆业务。进入9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小型化和微型化,UNIX的普及化,许多以小型机以上机型为主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纷纷移植到386、486型UNIX平台上,许多以DOS为主流操作系统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转向改造成UNIX操作系统,或以局域网来实现多用户多点存取,共享资源。中国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应用阶段始于80年代中期。到目前为止,已有几个以小型机和微型机为主的系统推向市场,但应用面不广,市场显然还不成熟。本文试图对中美两国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市场作一比较,在技术应用、协作、市场机制、管理水平等诸方面作一比较研究,试图寻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以供今后系统建设参考。文中所说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指两方面内容,一是指仅缺乏一两个功能的多项管理系统,二是指已经包括基本子系统的图书馆集成网络系统。

1 美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市场

从70年代开始,以OCLC,WLN,RLIN,UTLAS为代表的一批大型网络性共享书目中心逐步形成,开创了联机共享编目等业务。如OCLC的成员图书馆已达17896个,联机终端与工作站已达13949个,书目数据三千万条以上[1]。围绕这些书目中心,一些图书馆和公司组织技术力量研制了具有接口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这样,各图书馆的自动化系统通过网络接口与大型书目中心联机检索与共享编目。这些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加,象采购子系统可以通过接口与书商的自动化系统联接。现在这些自动化系统适应新技术发展,纷纷增加了新的功能,如图形用户界面、窗口技术、与光盘数据库系统相连,大一些的系统则上了INTERNET网。通过市场竞争,有一些系统失去市场,也有一些系统新进入市场,而优秀的系统则进一步占领市场,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下面所讨论介绍的是指与大型书目网络中心有接口、市场销售超过百余套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1.1 小型机以上的系统

DYNIX公司在小型机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位居第一。1992年该系统加进了与各文摘索引数据库检索的模块,已有客户机/服务器产品问世。到1992年,小型机系统售出647套[2],386与486为主的微型机系统售出436套。1992年收入约5300万美元。

INNOVATIVE接口公司1992年收入为3200万美元,售出系统303套,该公司的系统第一家通过INTERNET更新OPAC,具有图像存储与检索能力,支持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与其相连,另一特点是有一个完全支持CJK字符集的产品。

第三位是CLSI公司,目前售出小型机系统290套,但CLSI公司已被GEAC公司购买。GEAC公司的小型机系统售出274套,1991年收入约6000万美元。

IME公司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既可以运行在UNIX上,又可以运行在DOS的环境上,两者之间转换极为容易,均可运行于局网或其它网络环境。到1992年为止,UNIX的小型机系统售出285套,微机系统售出1383套。新的功能有:全文本数据库检索接口,文件图像存储与检索能力,以及用户自我服务。运行的机型有:DEC的VAX/ULTRIX,HP9000系列,IBMRS-6000,SUN系列,Sperry5000系列机器等。

数据研究联合公司(DRA)全部采用DEC的VAX/VMS系统,已售出图书馆自动化系统239套,1992年收入超过2000万美元。随着VAX ALPHA系统推出,软件向ALPHA机移植,使系统软件最终能在POSIX标准下向UNIX环境连接。现已同INLEX公司签署意向书,购买INLEX系统。INLEX公司已售出小型机系统113套,微机系统100余套。两家合并,使INLEX公司在发行股票方面筹集到大量资金,今后的市场前景更加广阔。该公司1992年收入为210万美元,1992年新产品有ADA产品,包括OPAC终端语音输出和屏幕放大,1993年目标是发展与Z39.50标准兼容的产品。

INFO Dimension公司的小型机以上系统运行在HP、IBM、MIPS、UNISYS、WANG和DEC系列小型机上,已售出238套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该公司能根据用户要求把以上机器上运行的软件向各种平台移植。1993年为OPAC提供了图形用户界面等。

SIRSI公司售出小型机系统213套,已同NOTIS、DRA系统有智能接口,可通过SIRSI系统的命令检索以上两个书目数据库,发展了集成化的图像存储和检索模块,同书商有X.12协议联网。

MULTILIS公司售出小型机系统207套,系统运行于VAX/VMS环境,已向386-486微机的UNIX系统移植,VAX/VMS与UNIX的微机系统在软件功能上完全一致,1992年收入为480万美元。系统能处理各种西文语种,成功地推向了欧共体市场。

NITIS公司售出169套小型机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其中在美国安装了156套。1992年安装了一个基于UNIX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的系统,与Z39.50标准兼容,可应用文献数据库,用户通过Z39.50协议或兼容客户机检索外地系统的机读目录,提出馆际互借请求等。1993年,NOTIS准备打破IBM主机的圈圈,接纳UNIX世界中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全部采用图形用户界面。

VTLS公司售出160套小型机系统、76套微机系统,在欧洲等地推销得较成功,主要声誉归于HP和IBM机器。1993年计划在HP和IBM的UNIX操作系统上推出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其它产品包括ADA语音自动化图书馆服务工作站。

以上这些公司是售出小型机系统100套以上的公司,象cuadra联合公司售出了基于SCO UNIX PC版本的图书馆集成系统93套,这个公司下一步为该软件开辟图像系统和字处理系统的前后台检索软件。

销售100套以下的公司不再一一列出。

1.2 微型机系统

Follett公司共售出基于微型机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17774套。1992年总收入1700余万美元。这些系统均与RLIN,WLN,OCMMLL等大型书目网络中心有接口。该公司的系统主要面向学校图书馆,占有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市场的最大份额。主要系统体系结构是基于PC局域网,也支持Macintosh OPAC工作站,有CD-ROM联合目录产品。1993年推向市场的是包括软硬件和数据于一体的系统,能与Macintosh,Windows和MS/DOS平台相互操作的新型软件结构产品。

Winnebago公司共售出14000余套系统,系统已移植到Macintosh上,面向公共图书馆市场。计划推出规范控制模块和馆际互借系统,1992年总收入为710万美元。

Data Trek公司售出微型机自动化系统2091套,小型机系统仅12套。微机系统在市场上有三套不同配置的系统,一是不支持MARC记录的自动化系统,二是完全支持MARC的系统,三是面向学校图书馆基于Macintosh版本的软件系统。有些系统配上Windows,有图形用户界面。

CTB公司共在全世界范围售出1840套自动化系统,已对系统中的采购和连续出版物控制两个子系统作了重新修改,系统以Intel x86机器为主。占有相同市场份额的是NICHOLS公司,该公司的产品也以Intel x86机器为主,共售出1177套。

CASPR公司售出845套,系统环境有Macintosh,Intel x86机器,Windows下的Intel x86机器。系统已集成了CD-ROM数据库应用,1993年计划把系统转向UNIX平台。

Library Corp公司共售出203套系统,著名产品有Bibliofile CD-ROM编目数据库,1992年产品有多语种处理等。

1.3 美国微机系统的主要特点

由于微机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局域网效果好,技术成熟,因此,微机系统已是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硬件平台,可以在流通、用户界面操作方面同大型机系统相比。目前许多小型机系统纷纷向微机系统移植。这些微机系统一般与大型书目网络中心有接口,基本模块有编目、流通、OPAC等。价格从2000美元到两万美元不等。能运行在Apple和Intel x86微机的DOS,Windows,UNIX平台上。功能十分强,在某种程度上已能替代小型机系统。

2 中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市场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起步于70年代后期,随着汉字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成熟,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于80年代中后期从单项、多项系统向集成系统发展。在各种小型机、微型机上均有应用。但是,这些系统中的大部分是各单位自行研制自己用,应用面不广,数据量也有限,刚刚开始走向市场。以下介绍几个已推广应用数十家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2.1 小型机系统市场

以HP3000系列小型机为硬件环境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首先由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研制出来。该系统以MINISIS和IMAGE数据库为软件开发工具,包括了采购、编目、流通管理、连续出版物管理、公共查询和财务管理六个子系统。在此基础上与中国惠普公司合作,推广到14家图书馆使用,有些使用单位又根据各自要求,对该系统提出了修改方案。1992年对该系统作了改进,可在HP机器和高档次386、486微机上运行。从市场角度来看,未形成专门公司来经销此系统,属于推广使用性质,收入也是象征性的,未形成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价格,但已在市场上有一定影响[3]。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在IBM AS400系列小型机上开发出的“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以操作系统支持的固化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和ATP为主要开发工具,目前包括了图书馆业务管理以及地方文献、古籍善本、公众信息服务等八个子系统,在本省公共图书馆系统内得到推广应用,目前已有一定的市场,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图书馆。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在日本富士通公司的FACOM系列机器上研制了图书馆管理系统,已推广应用到高校图书馆中,已有13个图书馆用此软件。

此外,有几个图书馆自行购买计算机并自行研制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但未再组织力量制成商品化系统推向市场。

2.2 微型机系统市场

从1987年开始,高档386微机、局网技术、专用服务器等推出,中国的许多图书馆利用微机从单项系统转向多项甚至集成系统。从此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微机局网和微机多用户自动化系统。

(1)深圳大学图书馆的“计算机管理集成系统”采用微机局域网技术。最近两年,从dBASE开发工具转向CLIPPER工具,升级到了2版,包括了规范处理子系统在内的所有图书馆集成系统模块,现已在广东省等地推广了20套以上,收到了极好的经济效益,影响较大,是微机局网自动化系统的样板。随着系统的不断改进和经营的改善,该系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随着UNIX多用户操作系统及其微机版本XENIX系统进入中国市场,一些图书馆开始在386级主机以上机器上研制微机多用户系统。典范是文化部的重点项目——ILAS系统,该系统由深圳图书馆组织了八个省级馆合作开发,包括采购、编目、流通、连续出版物管理、书目检索、参考咨询、视听资料管理等模块。该自动化集成系统利用C语言作为开发工具,研制了专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业务功能齐全,适应所有UNIX或XENIX操作系统机器,所以一出世就倍受青睐,到1993年10月,已推广到73家各种类型图书馆使用。目前该系统又移植到小型机上,进一步开拓市场,其经济效益等正在得到实现。由于该系统从研制起就瞄准市场需求,可根据各类用户要求调整系统,灵活性极大。原班研制人员组成专门公司,负责该系统的销售、推广应用与维护升级。特别是在黑龙江省内推广时,成立了推广站,负责推广站范围内系统的服务维护等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一模式正好与市场发展与产品推向市场、参与竞争相吻合。

以上两个微机系统模式代表了中国微型机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与市场状况。其它的微机系统有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微型电脑通用管理系统,已售出10套;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系统推出7套;成都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微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推出7套。其它有微机单用户系统,有的系统推广了十几家,但仅在小型图书馆使用,销售收入也是象征性的,有的只够去用户单位安装培训一次的费用,以后有维护问题再去用户单位就要赔本,这显然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因而也就限制了系统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最近一两年,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一些优秀软件提供了竞争的机会,目前已有一批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在市场中提高了竞争价格,并且进一步占领市场份额。

3 中美两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比较分析

下面试图从市场收入、系统数量、技术与质量、数据量等几方面把中美两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作一比较分析。

(1)市场收入 美国1992年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销售收入约2.7亿美元,这不包括未统计的另外48个系统收入,也不包括OCLC,RLIN,WLN,UTLAS四大网络书目中心的数据与服务收入。中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市场销售没有统计,若以每套软件平均两万元人民币计算,以1992年推出30套计,总收入约60万元人民币。2.7亿美元比60万元人民币,差别是极大的。

(2)数量 到1992年,美国以小型机以上机器为硬件环境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共销售出3350套,其中美国国内售出2296套,美国以外售出1054套。到1993年,中国的小型机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售出27套,另外10套是研制单位自用。微机局网与多用户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美国共销售39876套,美国国内售出36811套。据报道,到1993年10月,中国类似系统共售出127套。39876套与127套是非常悬殊的数字。

(3)软件质量 评价软件质量要依据系统功能和软件工程等方面的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以避免主观评价的片面性。这里不对具体软件质量作任何评价。我们看到,美国大部分图书馆都是通过市场选择适合自己应用的软件系统。而软件公司为了生存发展下去,也已脱离原来依靠的图书馆,把产品推向市场,同时为了更好地站稳市场,不断根据用户要求对软件作出修整。如大多数软件系统除了基本功能外,均与大型书目中心有接口,接受标准MARC记录,能联结光盘网络数据库,能够加上文献数据库联机检索文摘索引数据,增加了图形用户界面和帮助功能,发展了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系统,紧跟Z39.50协议标准,系统通过网络互连相互检索数据。随着计算机小型化和微型化,许多原来的小型机系统纷纷转向微型机,UNIX平台和局网平台。这些技术代表了系统的最新发展。

与美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相比,我国的系统在改进质量、完善与优化系统方面比较迟缓。如目前我们的大部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需要集成本单位的其它检索型文献数据库,,为用户提供联机查询服务,而OPAC的查询界面也需要改进,在系统互联方面要发展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公共检索命令规范,扩大检索范围,系统软件本身要建立优化与维护的机制,系统参与市场竞争,用户群的管理和组织工作等均要加以重视。这些工作反过来会促进提高软件质量。

(4)数据量 美国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一般上马后就有选择地依靠四大书目网络中心之一回溯转换大部分馆藏数据,然后通过联机编目把每年90%以上的数据从书目网络中心传输到本馆系统中。这种方式的数据制作使用户选择自动化系统不必冒太多风险,因为书目数据制作已社会化、商品化。

而在我国,数据制作刚刚起步。进入90年代,北京图书馆根据发布的标准可交换通讯格式,发行了中文编目数据,少数图书馆利用这些数据制作自己的记录,走自制与利用相结合的道路。如深圳图书馆联合五所图书馆共同制作了五万余条书目记录,供购买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图书馆共享。总而言之,我国数据制作社会化程度不高,大多数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用户均走自制数据这条路子,持有的数据量不会超出20万条。各自系统的数据共享也有一定难度。所以与美国相比,数据量小而且标准化程度不高是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一大缺陷。

通过比较,我们得出结论,美国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市场已相当成熟。从1992年收入来看,已成为一个稳定发展的市场,这一行业已产业化。这些大小系统经过市场竞争生存并发展下来。随着Z39.50系统公共检索命令标准协议的推出,各系统发展各自兼容的检索产品,使系统网络化。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公司相互兼并,一些公司倒闭,一些公司又新开张加入这一行业。并且新的公司推出了采用UNIX高档多用户微机系统,图形用户界面更漂亮,功能更强,因而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

我国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无法与人家相比。书目网络中心尚未形成,个别书目制作共享中心刚刚成形。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软件行业未能形成,还谈不上经济效益,图书馆自动化仍处在初级阶段,今后这一领域的市场经济之路还很长。因而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通过比较找出问题,认清我们今后的发展趋向,使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进入更好的良性发展市场。

4 发展趋向

我们必须看到,今后一方面要依靠现有软件与技术,发展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市场,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图书馆跟国家经济形势一样,底子仍然很薄,不可能也不必象美国图书馆那样一下子在几年内全部或局部实现自动化管理。我们应根据国情,逐步实现。已经实现了本单位自动化管理的图书馆应创造条件向局域网建设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4.1 必须重视基础工作建设

指普及使用与共享标准通讯格式的数据,包括规范数据,主题标引标准规范化,系统硬件环境与软件功能优化、加强,移植等。

发展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市场,必须要有一系列的社会化保障作支撑,最典型的便是数据。现在已有一些标准通讯格式的数据,但是由于对发行数据缺乏宣传推广与普及,不能方便灵活地根据用户要求回溯转换。大部分图书馆在向市场推销自己的系统时重软件轻数据,因而反而使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受到影响。如何利用这几年各大系统积累起来的数据这个问题值得研究。如文化部的集成系统中的五万余条回溯数据也可推向市场,为用户设计数据入口,也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打开市场。管理工作也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其次,软件平台的选择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目前虽然有了UNIX平台与开放系统这一说法,但真正标准的UNIX平台是不存在的,各厂家机器上安装的UNIX是互不兼容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软件在各不同机器的UNIX系统下安装要作很大的改动,虽然最终能够运行该系统,但这已经不是开放系统了。目前在知识产权保护形势下,安装自动化系统软件时一起安装操作系统必然要增加系统开支,为了长久的市场因素考虑,必要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版权一定要购买,统筹考虑今后用户使用的平台以及费用等问题。

4.2 走长期合作道路

可交换介质和传播技术大大地影响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走合作道路,一是共同研制与利用系统软件,避免孤军奋战,二是共同制作与利用数据。在目前通讯条件欠佳的情况下,必须利用可交换介质,交换与购买数据。条件成熟的地区和城市,可利用介质或网络技术建立采编中心,集中制作数据,在此基础上形成数据中心,最后发展成地区分布式共享文献情报自动化网络系统。为了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仍然要大力提倡以地区为中心开展馆际合作。

4.3 走社会化、商品化与市场化道路

现在硬件技术发展很快,我们有机会选择最新技术。软件也应从市场上选用,不一定要自行研制,这已从前十五年发展中得出结论。选择的软件一定是经过市场竞争,能够生存下去的。软件产品要商品化,要尽量适合一定范围的用户。产品研制单位的技术人员一定要稳定,否则系统无法顺利进行。实际上稳定是相对的,过去中美两国图书馆因人员不稳定造成系统“夭折”或受影响的教训比比皆是。软件产品出来后要形成一个用户群,面向市场,要适应产品推销与管理等规律。在美国,原来的研制技术人员纷纷从图书馆内脱离开来成立专门的公司,进入市场,专门负责推广、销售与维护其产品。公司不可能顾及所有的地域范围,所以下设地区代理、分销、推广站等,负责各具体地区内系统的推广、销售与维护。这种管理机制为产品开拓市场创造了条件。我国在这方面刚刚尝到了甜头,如深圳图书馆在黑龙江省成立推广站,黑龙江省的系统应用覆盖面就很广,这种模式是系统走向市场的成功例子。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软件产品要引入竞争机制,走市场竞争道路不可能永远依靠现有的几套产品。应该引导技术人员成立公司,组织力量研制新的系统。在竞争中,不能适应用户发展需要,不能紧跟新技术发展的系统就要消亡,而新的系统适应用户需求,采用了最新技术,适应新的市场硬件环境就能在市场中站稳。这种竞争局面去劣存优,为在市场上引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创造条件。从软件生命力和市场竞争这个角度来看,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要想在市场上站稳,必须有阶段性维护,紧跟用户要求和最新技术发展,只有这样系统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总而言之,必须以市场经济规律来发展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走社会化、商品化、市场化道路。

收稿日期:1994年8月15日

标签:;  ;  ;  ;  ;  ;  ;  

中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市场比较研究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