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混凝土裂缝防控与防水措施论文_苏惠明

地下室混凝土裂缝防控与防水措施论文_苏惠明

(江苏金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600)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地下室砼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就裂缝的预防措施和防水的处理措施进行和深入探讨,希望为行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地下室;混凝土;裂缝防控;防水

前言

地下室砼结构由于其所处的环境的特殊性,经常在墙、柱等部位产生裂缝,进而引发渗漏,不仅使结构外观形象遭受不良影响,同时也严重危及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影响建筑整体功能的发挥,也降低了建筑整体的使用寿命。

1地下室砼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

1.1材料原因

地下室砼施工常用的砼生产和制备方式主要有泵送和现场搅拌两种。泵送砼中,因泵送的技术要求限制一般将砼的塌落度控制在140mm左右,其水泥用量相对就偏多,且碎石的粒径小,用水量也多,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砼裂缝的产生几率增加。对于现场搅拌的砼,其质量影响因素多样复杂,砂、石、水泥以及外加剂等材料因素和搅拌的时间等都会对砼质量造成影响。

1.2设计原因

(1)钢筋布置欠缺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保护层过大,由于地下室所处的环境位置比较特殊,连续墙以外的钢筋对保护层的要求比较大,通常在50mm,而保护层偏厚会造成该部位砼在不能得到钢筋的有效约束的情况下就开始收缩,进而产生裂缝并进一步扩大;钢筋间距设计的过大,也会增加裂缝产生的几率;地下墙体中竖直与水平钢筋的设置欠缺合理性,也是引发裂缝产生的重要原因,原则上应该把竖直方向长度更大的钢筋安置在墙体外侧,以有效降低在垂直方向上砼强度受钢筋的削减作用,从而实现对收缩变形的抵抗。

(2)墙体砼受底板的约束作用。在地下室的各部位结构中,底板的砼比墙体的砼浇筑要先进行,所以,底板砼比墙体砼收缩要早,后者在收缩时,前者会对其产生一定的约束,墙体端部就会出现拉应力,进而在底板中形成压应力,双侧应力的同步作用和叠加,当其超出砼的抗拉强度,裂缝就会产生。

(3)墙体砼受柱子的约束作用。在地下室结构中,有些柱子连接于外墙,是墙体的组成部分,而其配筋率远高于墙体中的配筋率,所以,柱子中钢筋对砼收缩的约束作用大于墙体约束,二者约束作用的差异导致的变形也存在很大差异,进而就会造成裂缝的发生。

1.3施工原因

(1)伸缩缝间距设置过长。现行的砼施工的有关规范中规定,地下室砼施工中伸缩缝的设置间距为30m,而伸缩缝的处理难度在施工中比较大,极易引发渗水,所以在施工实际中伸缩缝通常会少设或者干脆不设,伸缩缝之间的间距远不能达到规范要求,而砼在固结、硬化时收缩率一般在0.5‰~0.6‰,在长宽厚的每个维度上都会产生收缩量,其中长度收缩最为明显,长度大其收缩量就随之增大,产生的应力相应增加,当其超过墙体强度本身的承受能力时,裂缝就会出现。

(2)砼浇筑中振捣不到位。砼浇筑中必须保证振捣规范、到位,否则其密实度达不到技术要求,在模板拆除后就会在砼表面出现蜂窝等质量缺陷,而其内部也会存在交错性的连续渗水通道。

(3)砼前后两次浇筑的交接部位没有实施恰当处理。当前期浇筑的砼没有开始初凝时就开展下一步砼的浇筑作业,此时应把振捣装置插进首次浇筑的砼内约5公分,以使前后两次浇筑的砼能够充分融合。当浇筑第二次砼时若首次浇筑的砼已经完成或者正在进行初凝,此时关键是对施工缝进行妥善处理,不然就会在此形成易渗水的薄弱部位。

(4)砼养护不利。一方面是砼墙体的表面温度没有实施有效控制,通常情况下,墙体砼在浇筑完成后的第二天就可以把模板拆掉,其表面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一致,而在砼内部由于水化热不能及时顺利的散发掉,在砼内部及表面之间会形成非常大的温度差,这是同产生裂缝的一个关键原因。另一方面,砼养护过程中,不注意保障其表面的湿润度,水分挥发导致砼干缩产生裂缝。

2地下室砼施工中裂缝的预防措施

2.1对施工材料的质量严格把控

在使用泵送砼时,出于对塌落度的技术考虑,其水灰比应保持较高水平,而水分的大量挥发又会在砼内部产生大量空隙,所以可以在砼的制备过程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以此实现对砼拌合物之间和易性的改善,或者适量加入减水剂,以降低用水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采用现场制作砼的方式施工时,要对砼的配合比实施现场试验换算,因为实验室中设计的配合比是在将材料理想化之后得出的理论结果,而实际施工中采用的砂石均有一定的含水率,这是实验中不曾考虑进去的。砼搅拌所使用的砂石、水泥、添加剂等原材料必须充分满足设计技术要求以及行业规范规定,其配比及实际用量必须严格把控,使用精准的专业化计量工具加以量测和实施,加强现场管理力度,杜绝随意改变各项材料的配比和用量。

2.2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完善设计方案

保持与设计单位的及时有效沟通,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并将施工中遇到的难点对设计单位加以反馈,协商业主和设计单位对方案加以改进和完善是保障施工质量的重要方法。一方面是优化配筋率,使钢筋间距和布设位置的合理性不断增强,经济允许时可增设细铁丝网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裂缝出现的几率。另一方面,要对截面进行合理选取,在结构体形变化突然的部位,要尽量避免使用锐角过渡或者直角过渡的做法,以45°过渡进行取代,在帮助该部位热量产生和散失过渡的同时,也克服了应力集中可能带来的危害。

2.3强化施工管理

(1)根据有关砼施工的规范和技术要求,预留一定范围的膨胀过渡带,砼收缩多集中于初始时段,通过预留膨胀过渡带,为墙体收缩提供有利空间,降低裂缝产生的几率,等砼收缩基本完成以后再将过渡带实施封闭处理。

(2)改进施工方法。砼浇筑时首先要保证振捣必须样按照设计要求和行业规范标准实施,充分保证其全面、到位。将底板、墙体等分开施工,一来可以降低底板前期收缩对墙体砼的约束,二来将墙体内部和外部的环境统一协调起来,可以实现内外的同步养护。在墙体和底板交接的部位借助企口缝或者止水钢板实现二次浇注的合理过渡,同时要特别注意对交接处实施必要且彻底的处理。

(3)减少砼连续墙的裸露时长,在连续墙砼的浇筑施工完毕以后,防水施工以及基坑回填等作业宜及早实施。

(4)冬季施工时,要使用木模板对墙体实施保温处理,且施工中所使用的砂石等原料不得掺有冻结块或者碎冰等。

(5)加强施工养护,地下室的外墙应在其外侧增添带有小孔的塑料管,在其中充以流动的自来水在砼表面形成养护水幕,并注意将养护用水及时排出,避免对基础造成浸泡进而产生附加的应力;在内侧可以借助持水性优良的麻袋等加以铺挂,从而实现维持砼表面湿润的养护目的。

3地下室砼裂缝以渗水的处理措施

3.1改变防水方式

将地下室的防水方式加以改变,将刚性防水替代为柔性防水,以充分适应活动荷载的需求,对于某些外部压力小而内部压力大的地下构筑物(比如蓄水池等),可以将封闭性能好的防水涂料(玻璃钢等)涂刷于其内部的表面,以达到防渗的效果。该种方法多运用在裂缝分布无规则可循或者渗漏区域难以明确的工程中。

3.2封堵裂缝

结构表面处理:把裂缝剔凿成U性或者“倒八字”的形状,通过灌注环氧树脂等胶性材料进行封堵;借助防水砂浆等防水性材料将裂缝填实补平;对裂缝实施必要的防水层后,可以增设一道聚氨酯无机纤维布,以防止防水层开裂而引发的防水效果减弱。该种方法多用于渗漏点清晰明确或者裂缝分布范围小且有规律的工程中。

结构内部处理:裂缝线两侧交叉布置注浆孔(间距200~300)用高压注浆机注射水溶性高分子聚氨酯注浆材料,它遇水产生交联反应,发泡生成多元网状封闭弹性体,同时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二次渗压与高压注浆推力共同将弹性体压入并充满所有缝隙,达到堵漏目的,同时弹性体可有效缓解混凝土结构形变产生的应力,根治渗漏。

4结语

全面、准确地掌握地下室砼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避免,对裂缝实施妥善、恰当的处理,是保障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翁国强.地下室自防水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3(1)

[2]夏光辉.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控[J].大家,2012(4)

[3]刘玉峰.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墙板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J].网络财富,2009(3)

[4]任雪萍,李爱萍.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的原因与防治措施[J].中国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5)

论文作者:苏惠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  ;  ;  ;  ;  ;  ;  ;  

地下室混凝土裂缝防控与防水措施论文_苏惠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