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为消除我院临床医生对我科室血常规检测结果的怀疑,查找原因和制定预防措施,从而加强检验结果准确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间,我科室《临床沟通记录》和《差错事故登记》中有关血常规的记录,对病人重采标本检测、与临床联系,进行沟通和交换意见以及自查。结果:临床医生对我科室血常规检测结果是有抱怨,怀疑结果不准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病人自身、医护标本采集、标本送检的原因、又有本科室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的原因。结论:医生对检测结果有抱怨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采用多种预防措施,加强血常规检测前、中、后的质量管理,有助于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减少临床医生的抱怨,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血常规;结果;影响因素;预防措施;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6-0019-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test results by eliminating the complaining, finding out the causes and preventing the blood test results in our department.Methods: From June, 2015 to March, 2016, the records of blood routine were recorded in "clinical communication record" and "error accident registration" in our department. Re-sampling of patients, and clinical contact,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of views and self-examination.Results: The results of clinicians to my department blood test results have complained that the results are not accurate, the reason is manifold. Both the patient itself, medical specimen collection, specimens of the reasons for submission, but also the work of the staff un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reason is not strong. Conclusion: The doctor complains about the test results is caused by many factors, using a variety of preven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blood routine testing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quality management, help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est results and reduce the complaints of clinicians,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o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血常规检测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临床医生对检验科水平评价和对病人正确诊断和治疗,因此,要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必须对检测标本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本文选取100条沟通和自查记录,分析导致血常规结果异常的因素,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间,我科室《临床沟通记录》和《差错事故登记》登记记录,选取临床医生怀疑血常规结果不准确80 条和差错事故的记录20条。
1.2 方法
80份记录由检验科人员、管床医生、责任护士逐一对这些结果进行讨论分析。首先是对标本的信息、抗凝剂、采血的时间、部位、采血顺序、采集量、采血和送检过程等进行分析;另外详细询问病人采血时状况,最终形成统一共识,另外20份由检验科查找原因。
2.结果
3.讨论
血常规是临床常用的检测项目,其质量直接影响临床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果血常规结果得不到保证,必然会影响临床对检验科水平评价以及临床诊治的准确性;严重时可能导致误诊,耽误患者治疗时机,影响治疗效果等医疗事故。因此,保障血常规的准确性,需要充分了解影响血常规检测的主要因素,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保障血常规结果的可靠性,最终消除临床医生对我科室检测水平的怀疑和检测结果的疑问。经分析,临床医生对血常规结果因不准确而有抱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造成:
3.1.1患者自身 患者得知需要抽血导致自身紧张、激动、恐惧、兴奋等心理变化都将可能引起血常规结果短暂变化;早、中、晚WBC计数时波动范围较大;采血前进食喝水,血液会有生理性稀释作用,RBC和 Hb检测结果会有所下降;剧烈运动后血液浓缩,此时迅速采集血液标本可使RBC和Hb检测结果增加约10%,由此可见患者自身对血常规测定结果的影响。
3.1.2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过程是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实验误差中实验前误差占实验室总误差的50%~80%,因而检测前质量保证对减少实验误差显得尤其重要。部分医护人员对标本采集过程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结果的影响。首先,采血应避免在输液的同侧进行,更应杜绝在输液三通管内采血,输液会引起血液稀释,严重影响检测结果。因此,输液时尽量不要采集血液标本,最好是输液前或输液过后2h再采集血液标本。压脉带使用时间超过1分钟、反复攥拳以运动上臂,使静脉暴露更明显;采血时采血针在静脉中来回穿刺等,易造成血肿,这些都将导致组织液混入血液标本中导致溶血和血小板聚集,使白细胞出现假性增高而血小板出现假性减低[1]。采血后未充分混匀,血液形成凝块;采血量不足时导致抗凝比例错误;采血人责任心不强,漏采、抗凝剂试管使用错误、甚至将其它试管中血液倒入血常规试管中、采集其他病人的血液等,都将使检测结果与患者的真实结果相差较大。
3.1.3标本送检 标本在运输过程中的剧烈摇晃,会使血细胞发生碰撞,造成溶血;试管破损和标本流出导致标本浓度的改变;遗忘、漏送,标本超出送检时间,血细胞形态会随着时间和EDTA浓度发生改变,出现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肿胀、消失。这些都将影响血液检验的质量[2]。
3.1.4标本在检测过程中血细胞分析仪的自动程度越来越高,仪器的正常运转,适当室内温度,当日室内质控在空都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条件。检验人员要严格把关,拒绝不合规范和要求的标本。检测过程中标本量不足、有凝块会导致仪器采液量不足甚至可能阻塞仪器;肉眼观察不出的微小血液凝集,也将影响血常规的结果。同时,检验人员责任心不强,病人信息输入错误导致的张冠李戴更是不可接受。
在今后的工作中,针对以上问题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2.1患者因素 做好病人的解释和沟通工作,有效安抚病人不良情绪。并积极指导病人做好前期工作,使其充分认识到血液检验的重要意义[3]。原则上选择晨起时空腹采集的血液标本为宜。标本采集前避免剧烈运动或运动后休息>30min采集标本。对于同一患者在非急诊下动态观察血常规指标,患者最好固定某一时间采集标本,以尽量减少不同生理状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便于临床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对照[4]。
3.2.2标本的采集 血液标本采集者是否正确、熟练地掌握了标本采集方法,这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尤为重要。标本的采集是一项基本功,采血人员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必须具有高度责任意识,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无误后方可采集标本。强化质量意识,对导致血液标本可能出现误差的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能够极大的避免采集因素导致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出现误差。
3.2.3标本的送检 标本采集时应注明采集时间,及时送检或储存。标本应尽快检测,尽量减少运输和储存的时间。因为标本送检、储存过程中,血细胞的代谢活动、生物降解等因素会直接影响标本的质量。
3.2.4标本检测中和检测后定期对检验人员培训、考核,确保检验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能够符合检验要求。检测仪器应定期保养和校准,并密切关注检验过程中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运行情况。检验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认真进行操,把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降到最低,消灭过失误差,尽量减少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对有疑问的检测结果要追寻原因,及时纠正潜在引起检验结果偏差的影响。在完成检验工作后,检验人员不能单纯根据仪器出的检测数据,就发出血常规的检测报告,而应当根据检验结果绘制出的直方图和仪器的警告信息所反映出的问题,确定是否还需要进行下一步检验。患者检验结果与临床症状是否相符,与以往的检测结果相比较,通过综合判断以确定检测报告是否可以发出,确保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持续不断的采取适合实际情况的质量控制措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够不断提高医院检验质量的工作;检验前、中、后的质量控制各个环节都必须做好技术规范化。一个准确的血常规结果需要医护、检验、患者等多方面的密切配合。相信不断改进和提高的检验质量,临床对血常规结果的抱怨也将越来越少。
【参考文献】
[1]李松琦,董彩霞,谷宇辉.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9(08):1436.
[2]陈秀兰,邱方成.血液标本采集和运送对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7):168.
[3]舒立云.试析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问题[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02):244-245.
[4]赵晋芳.浅谈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3077-3078.
论文作者:匡克洪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标本论文; 血常规论文; 血液论文; 误差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患者论文; 病人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