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职生写作兴趣策略研究论文_ 刘景华,黄暂平

农村中职生写作兴趣策略研究论文_ 刘景华,黄暂平

刘景华 黄暂平(安化职业中专大福校区)

摘要:应用文写作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差。本课题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了现状,总结了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四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改变了呆板、生硬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兴趣;指导;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11-280-02

应用文写作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每一位中职学生而言,掌握好应用文的写作,对其升学、就业、工作、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应该是中职语文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尤为重要的内容,而具备有应用文写作能力是每一位中职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

纵观现代中职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大力提高自己记叙文与议论文写作能力的同时,却常常忽略了应用文的写作。应用文写作看似非常简单,但要写好一篇规范的应用文很难。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学生不喜欢。相对于阅读教学及记叙文等的教学,应用文写作显得枯燥、单调,教师教之无味,学生学之无趣,导致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而对于写作中较难的策划书、求职信、简报等应用文的学习,学生更是望而却步,平常的学习也只是为了应考,学习上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

二是教材内容陈旧,体例单一。当前教材中所选用的应用文写作的范例过于陈旧、不全面,同时也缺乏质量较高的范文,范例没有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针对学生在校所学的具体专业,学生很难从那些例子中感性地认知应用文写作的基本写法。

三是应用文写作课堂缺乏趣味性。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课堂很难出新意,老师依然以“格式+范文+要求”的固定步骤逐一讲解,企图通过写作知识和范文的学习,让学生通过自感、自悟来学习和体会应用文写作技能,这样的课堂呆板而生硬,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激发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兴趣。

四是应用文写作没有引起老师们的足够重视。在写作教学中,老师更着重于大作文写作能力的训练,忽略了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训练。应用文写作在对口高考试题中占有12分,但一般只能得到8分;有的只关注于备考,忽略了应用文写作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中职学生普遍语文基础差,语文表达能力不强,也是导致学生对应用文写作不感兴趣的原因。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它能引起学习的需要,是学习的一种动力。所以,只有当学习者本身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使整个学习积极起来。那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技能呢?

近年,我们的课题《 农村中职生记叙文和应用文写作指导策略研究》对此进行了研讨。我们做到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收获知识

课堂是传递知识的殿堂,那怎样紧紧抓住短短的课堂四十五分钟,让学生牢牢掌握一节课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呢?在课堂教学中,我大胆尝试,大胆创新,打破传统的固定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设置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音乐、朗读作品、扮演角色,把生硬的理论知识转变以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呈现,把老师硬生生的教转变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让学生在角色中、情境中、创新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收获知识,自然地了解应用文的特点,掌握应用文的基本写法。

在教学《应用文写作——求职信》这一内容时,我模拟大型的招聘会,让学生们扮演参加招聘会的招聘单位人员、求职者、采访记者,模拟招聘现场的情境,让学生在角色表演中学会换位思考。掌握写作求职信的前提是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明确自己的求职目的,同时要充分了解招聘方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讲解求职信的基本写法时,我没有用一贯的老师讲授的方法,而是选用了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求职经历,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达?芬奇的个人资料,讲述达?芬奇的求职故事,齐读达?芬奇的求职信《致米兰大公书》,让学生了解大家所关注的名人是怎样写求职信的,让学生在快乐的朗读、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了解求职信的特点,进而准确掌握求职信的基本写法。

二、让学生在手工制作中寻找乐趣

受到学生手工制作课的启发,我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进行大胆尝试,将应用文写作与手工制作相结合,让学生在手工制作中学习应用文的写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十六七岁的孩子,特别是幼师专业的学生,平时喜欢自己设计制作一些手工作品,比如剪纸,制作贺卡、手工娃娃等,利用这一点,在教学中我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将课本中的一些应用文体的写作改成动手制作。比如,在举行班科联系会前,我特意选择了《应用文写作——请柬》的学习,我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卡纸,在课堂上先熟悉请柬的基本写法,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为每位科任老师精心设计并制作一张请柬。这一节课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小组同学积极配合,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让每位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牢牢地掌握了请柬的写作,更重要的是学生不再觉得应用文写作是枯燥、乏味的课,反而对每次的应用文写作课满怀期待。

三、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展现自信

自信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动力。心动不如行动,虽然行动不一定会成功,但不行动则一定不会成功,让学生充分行动起来,在活动中承担各项任务,让他们找到自信,也找到学好应用文写作的动力。

在教学《应用文写作——倡议书》时,我不仅在课堂上学习了倡议书的写作,在学生掌握了倡议书的基本写法之后,我组织全班同学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全民阅读”的倡议活动,活动中学生自己构思写作了一份全民阅读活动倡议书,自己设计了这次活动的活动方案,自己安排部署了活动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的任务,自己设计了活动主题。这次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全校师生踊跃参加,赢得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夸赞,每位同学也从这次活动中获得了极大的自信,上课更认真,发言更积极,对应用文写作的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现价值

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应用文,了解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我要求每位同学每个假期必须参加一次社会生活实践,比如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申请参加社团服务小组,开展相关方面的社会调查,参加社会上公开组织的一些演讲活动,为私人经营小店老板设计广告词,参加相关单位或企业的招聘等等。在这些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一开始大多数学生不敢参加,生怕自己表现不好,完成不了这些任务,慢慢地在一次一次的实践生活中,学生们表现越来越优秀,完成情况也越来越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拥有了锻炼自己的机会,而且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从中找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兴趣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自信心越来越足,也让学生们深深地领悟到应用文写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学好应用文写作的愿望。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既要通过课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应用文的特点、作用和写作要求,同时又要能够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对文章发表个人的点评意见,更重要的是具备有写作能力,能写出各类规范的应用文章。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该课程学习的指导原则。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职校老师,必须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在快乐中领悟应用文写作的理论知识,同时又要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快乐,找到自信,实现自我的价值。

鲁 迅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学习兴趣是学生求知的起点,也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如何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就会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习,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之,应用文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如何才能够激发学生应用文写作的兴趣,这将是我们从事中职语文教学的所有老师长期需探讨的课题,我们有责任正视应用文写作滞后的现状,应积极投身到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开拓思维、不断创新,打破僵化、沉闷的教学传统,真正实现应用文写作为生活服务的目标。

课题来源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XJK18CZY092。

论文作者: 刘景华,黄暂平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3

标签:;  ;  ;  ;  ;  ;  ;  ;  

农村中职生写作兴趣策略研究论文_ 刘景华,黄暂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