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普及的内容与我国科普工作_科学精神论文

现代科学普及的内容与我国科普工作_科学精神论文

现代科普的内容与我们的科普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容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01)05-0076-04

1989年,美国芝加哥科学院的科学家米勒提出,现代社会要不断进步,必须努力提高公众的科学修养。就是说,要让公众理解科学。他提出了公众理解科学、提高科学修养的三条标准:第一是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术语和概念达到基本的了解;第二是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了解;第三是对科学的社会影响达到基本了解。这对公众来说,是一个相当高的要求。[1]要想达到以上标准,我们的科普就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在科普的内容和科普工作中注入新的理念,开拓新的路子,运用先进的手段,真正“让科学走进生活,让公众理解科学。”

一、现代科普的内容: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方法

(一)现代科普要以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

著名科学家徐善衍说:“科普的意义绝不仅仅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重要的是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传播于整个社会。”[2]我们知道,欧洲在17世纪就诞生了现代科学,这种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然而,西方科学进步不是单纯的技术进步,而是体现在科学内在质的进化,即科学合理性上。自古希腊以来,西方为自然立法的精神——表现为数学化、逻辑化和理论化——已孕育了近代科学理论的“质”。经过中世纪尤其是文艺复兴的催化,这种从宗教神权的阴影下解脱出来的近代科学精神便实现了现代转化。可以说,推动西方三次科技浪潮的,是其内在的科学精神。相比之下,我国的历史与现实状况颇值得深思。从第一至第十五世纪,我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走在西方的前面,其中还有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发明,但是,步入16世纪之后,我们却落伍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对此曾提出疑问:中国的科学为什么会长期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的或中古型的理论?中国文明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欧洲相似的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从中西不同的科学和文化背景角度进行比较,人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严重缺乏“科学精神”。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精神呢?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的基础,它是近现代文明与文化的内核,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在科学精神的丰富的内涵中,主要包含追求真理与崇尚理性、合理的怀疑性与批评精神等重要方面,科学精神要求人们在生活与工作中,充分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养成实事求是的认识态度与工作作风,不盲从,不轻信,更不迷信任何未经科学充分检验与验证的理论、观点。[3]长期以来,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遗毒严重制约了公众科学精神的养成,不少人受各种新旧迷信与邪教的侵蚀,极大地阻碍了社会文明的进程。而只有大力普及科学,用科学的精神武装人们的思想,让科学的思维与方法深入人心,才能更加有效地反对各种假、伪科学,保证科学的纯洁性与严肃性,促进科学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现代科普不仅要宣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播当今世界上最新、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不单要普及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普及社会科学知识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古往今来,从石器、青铜器、铁器、蒸汽机、电力时代到计算机、互联网的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的每一步演进,无一不是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特别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更是清晰地显现在人们的面前。科技新成果更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展现群体突破的态势,新材料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达到每秒百万亿次以上。多媒体、软件和网络技术与程控交换机、大容量光纤、卫星通讯、宽带网络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化生存”新时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实施,揭开了生命奥秘的神秘面纱,由此而生发出来的克隆技术、基因复制技术、转基因技术、基因开发技术、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等等,不仅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而且也对哲学、伦理、法律等意识形态产生着难以估量的影响,以纳米技术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的兴起,已经显示出十分迷人的应用前景。这些新技术、新成果在21世纪里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可了解它们的公众却寥寥无几。因此,科学普及不仅仅向公众传播教科书中比较成熟的科技成果,更要把目光瞄准世界科技的前沿,向公众介绍科学技术领域最新、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充分了解一日千里的科学技术。不然的话,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就会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就会拉大我们与发达国家公众科学素养的差距。

科普的内容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还包括社会科学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可多年来,我们的科普工作并没有对普及社会科学知识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关注,重“自”轻“社”现象依然存在。我们用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去帮助人们科学理解、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问题方面,还做得很不够。当人们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时,如果思想观念不能及时更新,就难免产生疑惑、彷徨。近年来,“法轮功”邪教的滋生蔓延,封建迷信的沉渣泛起,就与一些人缺乏必要的社会科学知识,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正确观察、分析和认识改革开放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着很大的关系。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有利于塑造和培养人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具有为自然科学和各种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规范方向、激发动力,进而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作用。

(三)现代科普要大力传播科学方法,让公众了解并掌握

过去我们的科普一直存在着一个误区: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忽视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方法的掌握。其结果是,虽然有一部分人具有较高学历,也掌握了大量的科学知识,但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科学方法,结果做起事来老是犯错误,走弯路。

向公众传播科学方法,首先就要向他们宣传科学方法是如何形成的。我们知道,科学方法是认识主体研究和揭示自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工具,是主体达到对客体的真理性认识的手段。[4]科学知识是科学方法的前提,科学方法的形成是建立在对相应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之上的。但是,仅仅有了知识,并不一定就能形成科学的方法。因为科学方法的形成涉及到三个层次的因素,即知识层次、技能层次、智力层次。当然,最根本的是知识层次。方法是精神或物质活动的手段,知识要转化为活动手段,离不开操作技能。技能层次的因素乃是知识转化为方法的必要手段,是科学方法得以形成的更直接因素。科学方法中的技能因素表现为科学认识和实践中具体的方式、手段、操作等等,包括观察、实验技能、逻辑——数学推演技能、计算机特别是智能机的运用技能等等。智力层次的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等,各种智力要素形成最佳组合,就构成了创造力。总的来说,科学方法的实质在于知识、技能、智力等各种因素的综合统一、协调作用。知识是科学方法中的实在因素和根本内涵;技能是知识实现方法论功能的具体手段,它决定着方法应用的具体方式和途径;智力是保障科学方法正常运用的必要条件,更是保障科学方法创造性应用的前提。[5]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受过较高层次的教育,也掌握了不少的科学知识,可在实际工作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掌握和运用不了正确的科学方法,结果总是事倍功半,事与愿违。

可见,正确地掌握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远比去接受科学知识要难得多。但如果公众了解并掌握了科学方法,并将它运用于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当中去,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就会有力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我们的科普工作:让公众理解科学

现在,人类已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猛烈冲击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科学技术如此贴近每个地球人可谓亘古未有,科普需求空前巨大。我们的科普也要强调它的与时俱进性,科普的目标也应提高到相当的高度;提高国民的科学技术素养,培养同当今科技发展相适应的专门人才及高素质的劳动者。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良好的科普氛围,让公众理解科学

良好浓厚的科普氛围,是开展科普做出实效的必要条件。今年,我国经国务院批准,从2001年起,每年5月的第三周为全国科技活动周。设立全国性的“科技活动周”,展示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将加深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关于科技方针政策的理解,在全社会形成和发扬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风气。设立全国性的科技周,可以在短时间内调动社会各界力量,营造一种科普氛围,引起全社会对科普工作的重视。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都有自己的科技周,在很大的范围内促进了全国性科普宣传局面的形成。[6]

“让科学走近生活,让公众理解科学”是当今科普的主题词。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科普”一词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过去的“科普”有“从上到下”的意思,表示懂科学的人向不懂科学的人传授科学知识,有灌输的味道。而今提倡的“让公众理解科学”,其含义已远比过去的“科普”丰富得多,让公众理解科学,是把公众当成了科学技术知识的主体,强调了公众的主体性、参与性。公众参与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学技术有监督的义务和责任。让公众理解科学中的科学,不仅是知识,而且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思维方式;不仅是一种知识成果,而且是一种认识过程。让公众理解科学,科学家、科普作家、科学传媒和科技部门,与公众的关系是平等的,公众有权表述自己的意见,有权对他们提出批评建议。让公众理解科学,是科学普及自身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社会对公众提出的新的要求。如果千百万公众理解了科学,就能更好地发扬科学精神,更好地普及科学知识,更充分地发挥科学的功能,使科学沿着更加健康的道路前进。

(二)科普要坚持“以人为本”,有“的”放“矢”

科普工作必须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公众的需求,提供给他们相应的东西。

面向领导干部的科普 面向领导干部的科普,可以使党政军各级领导干部及时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掌握国际科技发展的前沿知识,开阔视野,掌握正确的科学方法、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面向青少年的科普 青少年是世界的未来,以往的科普工作往往把青少年这个层面作为重中之重。不久前,《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正式公布,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纲要》的重点就是要唤醒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对科学的追求。这份《纲要》就是我们做青少年科普工作的依据。

面向社区的科普 面向社区的科普,简而言之,就是普及“身边的科学”,与生活在社区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如饮食、医疗、保健、环境等密切相关的科学。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社区科普”。在21世纪里,社区科普将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面向农村农民的科普 面向农村的科普重在借科普来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改变落后的传统习惯,破除封建迷信,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面向企业职工的科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该成为科普工作的重要主体。面向这一庞大群体的科普特点,就是围绕企业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运用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对职工的技术培训,组织科技报告、讲座,使职工充分了解与企业发展相关的高新技术知识。在这里,我们还不能忽视非公企业的科普开展,这是一个新的课题,有很多具体情况与我们原来的企业科普有一定距离,如何突破它,占领这一阵地,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实践。

总之,只有确定了科普工作的重点人群,针对不同的层面,开展相应的科普活动,才能有的放矢,收到实效。

(三)科普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1.科学家应该成为科学和公众之间桥梁的架筑者

科学家对于普及科学知识,有着自己的优势。他们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在专业领域里游刃有余。他们在让公众理解自己的科学发现、理解这种发现的社会价值方面,有很大的发言权。他们最能使公众对他们所做出的发现和发明进行科学的理解,避免科学上的差错。事实上,许多科学家在使公众理解科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英国科学家霍金是物理学家、宇宙学家,他撰写的《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在全世界发行了上千万册,被译成几十种语言。

2.科普作家是科普的主力军

在科普史上,主要是科普作家把科学的知识和科学的精神进行最广泛的传播。科普作家既能正确地领会科学知识,又能用形象化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传播科学知识。从公众理解科学这个角度而言,科普作家的作用更大,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它放大了科学家的发现,它通过自己特殊的手段把科学家的成果交给了公众。法国科普作家凡尔纳、美国科普作家萨根,都是这一类人的杰出代表。

3.传播工作者也是科普工作中的生力军。

现在,传播媒介越来越多样,传播手段越来越高级,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可以通过传媒及时与公众见面,让公众理解。传播工作者由于传播手段的优势,能迅速地让新的科学成果、新的科学思想被公众所理解。他们既要及时把握最新的科技信息,了解科技动态,把重要的科技进展及时地传达给公众。同时,又要把握科技信息的真伪优劣,努力提高作品的科学性,不能把假科学的、非科学的成果,当做科学成果。

4.教育工作者是科普的基本力量

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传道解惑的使命,传授的科学技术知识的过程是反复的复习、实验、考试,因此,掌握得特别扎实。他们向学生传播的科学思想,对于学生的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分外重要的作用。

5.科普工作管理者是公众与科普之间不可或缺的纽带

我们所说的这一类科普工作管理者,他们既不是科学家、科普作家,也不是传媒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而是一群长年工作在科协系统、社科联系统从事科普管理工作的科学工作者,虽然他们自己不一定亲自作科普讲座、写科普作品,但他们却起着前面四种人所不能起的作用。在我国,仅中国科协就有几乎涵盖所有学科的170多个全国性学会和11000多个省地级学会,有遍布全国的1000多万会员。[6]在向全社会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技知识方面,这是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但谁来组织他们呢?就是上面所说的那种科学工作者。他们熟悉各学会的性质、特点,了解学会中专家学者的专业和特长,懂得如何把学会中的专家学者介绍给公众,懂得如何组织、策划各种类型的科普活动,懂得科普工作的管理。他们是我们科普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人,是公众与科学之间的连结纽带,是科普工作的幕后策划人、管理者。

由这五种人组成的科普队伍,才能胜任不断发展的现代科普需求,才能架起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桥梁。

(四)增加科普投入,引入激励机制和科普评估机制

科普要增加投入 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每个中国人一年由财政支出的科普经费只有一角钱。投入不足的直接后果首先表现在科技场馆少,展示手段陈旧落后。据了解,全国现有科技馆大约200多座,而且多数名不副实,其中拥有常设科普展览的科技馆仅30多座。由于场馆太少,以至于有的城市一年的科普活动就是在某条街上摆上几组图片陈列半天,层次较低且效果不佳。场馆太少,设施简陋,已成为我国科普的一个瓶颈。

科普场馆等硬件的投入固然重要,但科普作品创作的投入也不容忽视。由于缺少大投入,我国目前几乎没有与风行的《探索》、《发现》叫板的科教大片。

当然,科普的投入不一定只依赖财政的支持,可以广开渠道吸引社会各界力量资助科普事业。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一个企业如果赞助象科普这样的公益事业,会享受减免所得税等政策。

科普要引入激励机制 近年来,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创作和科普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其中一个最简单的原因就是评职称、晋级时,在人们的眼中,搞科普的不如搞科研的,科研易出成果,评职称也有份量,而科普作品却被认为是“小儿科”,好象上不了台面似的。科普要想做成一项大事业,一方面需要引进激励机制,给科普工作者以动力,激发起他们的工作热情,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工作当中去;另一方面,要改变社会上的旧观念、老眼光,给予科普工作者应有的待遇和地位,不能视之比搞科研的低人一等。

科普要引入科学评估机制 我们的一些科普活动虽然搞起来了,但往往“门前冷落鞍马稀”,效果并不明显。对此,我们应借鉴一些国家的经验,对科普活动进行科学评估。今年5月开始,我国开展第4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活动,通过调查,可以及时了解公众的科学素养变化情况,摸索出中国公众科学素养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这对及时制定科普政策,有效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以使今后的科普工作更有实效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我们的科普活动只有在建立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之上,才能扬长避短,拾遗补阙,把科普工作做得更好。

总之,科学在发展,科普的内容、形式、方法也应该随之而变。我们要从过去狭义的科普概念中走出来,为其注入新的现代科普理念,大胆创新,刻意求变,在全社会大力开展科学普及,让公众理解科学,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标签:;  ;  ;  ;  ;  

现代科学普及的内容与我国科普工作_科学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