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慧化技术探索城乡建设管理新模式论文_王艳丽

论智慧化技术探索城乡建设管理新模式论文_王艳丽

安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人防办)村镇办 陕西安康 725000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乡关系的调整与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结构性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博弈,而是融合发展、共享成果的共生过程。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不仅要避免走“城市兴、乡村衰”的老路,更要走出一条城市和农村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新路,更好推动乡村振兴,从而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关键词:智慧化技术;探索城乡建设;管理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城市规划和管理一直都是城乡建设的重点内容,如果能够进行有效的规划控制,必然会让城乡建设更加科学。从规划方案的制定到规划方案的全面实施,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步骤,结合具体施工措施,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进而加强城乡建设的合理性,最终为化隆县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1城乡建设重要性

1.1保证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

经济的发展是通过城市建设发展水平体现出来的,且根据经济发展规模的不同,对于城市发展的要求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城乡建设的发展需要经济发展作为主要推动力,而城市规划和管理是保证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条件,由此可知,城市规划和管理在促进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上有着重要作用。

1.2保证城市发展与现今社会发展相适应

城乡建设中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社会的构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涉及的利益群体相对较多,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存在一定的变化性,而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和控制,满足人们的需求,平衡群体利益,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1.3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动态管控效果

城市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开展能够对这一动态变化过程进行合理控制,实现空间结构上的拓展,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性,在提升城市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人文和历史的传承与发展,突显城市的个性化特征,最终为我国社会建设提供助力。

2创新城乡建设管理模式

强化和深化大数据挖掘与城乡物联网建设,推进管理变革与创新,正确处理与应用信息技术、管理技术,集工程建设、城乡规划、智慧拓展、科技手段于一体,通过网络技术、数据库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抽取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技术等技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技术深度融合,建立各种数字资源整合,加强城乡建设管理工作,实现城乡建设管理的数字化感知、网络化传输、大数据处理和智能化应用,实现城乡建设技术自动化、智能化、升级自主化的柔性组织形态和新型管理模式,深入推进城乡建设管理进程。

3智慧化技术

大数据分布式存储与组合检索技术,针对物联网感知数据海量、异构等特点,搭建基于Zookeeper、Hbase、Hive、HDFS的分布式大数据存储系统,Zookeeper是一个高可用的分布式数据管理与协调框架,基于对ZAB算法的实现,能够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通知与协调,实现对数据变更的实时处理。Hbase是一个构建在HDFS上的分布式列存储系统,其典型特征是大表、面向列以及稀疏,适合存储海量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支持实时数据读写。结构化数据采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存储。基于分布式架构Hadoop设计的时空索引方法,为了充分利用Hadoop在处理海量数据下分布式主从节点间的交互机制的优势,实现对海量时空数据的快速检索,将建立的时间索引、空间索引以及数据源索引结构存储在不同节点中,即在Hadoop的分布式主节点上分别设计时间索引、空间索引和数据源索引,以实现时空大数据的快速检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做好城乡建设管理模式下的智慧化工作

4.1建设智慧城乡服务平台

建立智慧化展示体系和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管理工作机制,利用所产生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平台使用流程和管理制度共享,为交互式、开放式城乡管理与民生服务建立信息化支持,建设智慧城乡服务平台及数据共享中心,着重开展服务平台的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系统开发业务,做好建设智慧城乡数据服务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加强组织与统筹管理,加强业务指导和规划引导,整合信息,建立完善、标准、规范的网络安全体系与统一、标准、规范的应用集成,结合“互联网+城乡一体化”行动计划推进城乡智慧化建设工作,提高智慧化技术的利用水平,形成“基础设施集约、数据资源融合、应用服务智慧”的新模式框架,形成信息资源体系,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综合分析和决策支持,以及统一有序的智慧化城乡建设信息服务的顶层设置,全面提升信息化、智慧化建设能力和应用成效,提高信息化能力和自动化水平。

4.2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本质上是构筑城乡共生关系,需要畅通城乡人口双向迁徙、资源要素双向流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个循环”。在人的方面,要促进城乡人口双向自由迁徙,通过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一体化建设,让城镇人口能够顺利下乡,农村人口能顺利进城,让下乡的人群能归心农村、扎根农村,让进城的人群能落户城镇、融入城镇。在物的方面,要推动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即农村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向城市合理流动,城市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有序下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要实现和谐共生。城乡融合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3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

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编制城乡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其一要求规划编制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重视社会公平与公共利益,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积极提升社会群众的生活质量。其二在规划与编制过程中,需要坚持统筹协调与科学布局的理念,引导大、中、小城市与城镇以及村庄协调发展,重视地区建设与区域的协调发展,积极处理好多个方面的关系,进而推动城乡建设的共同进步。其三在编制与规划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对环境与生态的保护工作,严密控制城市建设项目规模与数量,科学且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在过程中需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进而推动城乡发展从粗放式转变为集约式。

结束语

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经历了“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三个阶段,当前正处于由智慧城市转变成新型智慧城市的结构转型期。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智慧运行的理念,是城市治理智慧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构建智慧社会的基石。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治理智慧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但目前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面临着一个严重问题:新型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已经较为完备,但落地实施仍很困难,主要是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民生等各个方面,导致城市基层感知数据采集难、互通难,城市治理智慧化无法得到基层数据的决策支撑,以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出现许多“小智慧”“假智慧”现象。如何让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落在实处,加快城市治理智慧化,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1]任全球,刘昌才,何君缘.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恩施州城乡社区自我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1):73-74.

[2]张伟强.浅谈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的相关性[J].居舍,2019(03):171.

[3]邹秀琼.机构合并下的档案管理探讨——以城乡院合并为例[J].城建档案,2019(01):70-71.

[4]本刊讯.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J].招标采购管理,2019(01):6.

[5]王耀民.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城乡规划管理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9(02):98.

论文作者:王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  ;  ;  ;  ;  ;  ;  ;  

论智慧化技术探索城乡建设管理新模式论文_王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