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引文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_艺术论文

论引文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_艺术论文

论援引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叶圣陶说:教师要“设身处地,从学生方面想,怎样讲可以给他们启发,怎样讲可以增进他们的理解。”所谓援引法,即在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与教材实际,有意识地插入、引进一些课外但与课内讲授内容有关的理论、事例,如名言、诗词、对联、典故、轶事、史实等,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最终优化教学的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援引法的作用主要有:

1、激发情绪,营造氛围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认识兴趣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援引法因其引入内容的新颖、有趣,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趣。如教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可引文学大师郭沫若题济南辛弃疾纪念祠的一副对联:“铁板铜瑟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先工整书于黑板,后作简要解说:上联形象概括了宋词豪放派苏辛作品的风格及两人的承接关系。下联用“美芹之献”、“《黍离》之悲”的典故,评点了辛词慷慨激越,爱憎分明的特色。这使名人、名词、佳联、佳典有机组配,可谓珠联璧合,琳琅满目,既促成高雅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又提示所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寻欲望。

2、开阔视野,强化理解

理解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直至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只有在丰富的、典型的、正确的感性材料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理解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当感性材料不足或不典型时,理解是粗糙的,低水平的。正确运用援引法,为强化学生理解打下基础。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内容深广、感情浓烈。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背景,容易造成教学中的“隔”。为变“隔”为“不隔”,我采取以下做法:(1)联系学生旧知, 简述小语课本《伟大的友谊》内容,为探新知铺垫。(2 )课前推荐二本书:弗·梅林的《马克思传》、少年文库丛书《摩尔与“将军”》,布置学生阅读。(3)课上引入一份马克思生平事迹材料(以前两书内容为主, 参照课本、注释),主要突出:①马克思立志情况。1835年秋,中学毕业考的作文题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7岁的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②马克思为革命作出的巨大牺牲。1848年、1849年5月、9月马克思一家连遭4次驱逐,经济极度困难、连夫人的围巾、 自己的上衣都典当了。马克思很爱孩子,但他家在1850年至1857年因贫病连续死了4个孩子,其中小女儿得了严重气管炎,不到11个月便死了。 多亏别人资助2英磅,才付清了棺材钱。③马克思刻苦学习事迹。 写巨著《资本论》用了40年功夫,阅读的书有1500种以上。为写劳工法那段才20多页的文字,马克思把馆内有关书籍全仔细研究了。如此,有了大量翔实、典型的感性事例作参照,学生真正进入了角色,深刻体会到马克思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和巨大牺牲,进而由衷地在心底掀起敬仰的感情波澜。

3、多方比较,活跃思维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一切。”比较不仅作为一种方法,而且作为一种思维过程,是人们常用的认识工具,比较可更好地揭示事物的共性与个性,进而认识事物的本质。阅读教学常常需要比较,而课内外内容的成功比较又往往有助于典型材料的援引。如教学《绿》,学生津津乐道作者在类比中描出了梅雨潭绿的不明不暗,不淡不浓。老师在赞扬学生有鉴赏力的同时,告诉大家,这技法古已有之。接着引征战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的佳段,从“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至“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两个片断,一今一古,一物一人,相互比照,异中有同,这使学生深入把握了类比技法的本质。又如教《芙蕖》一课,为使学生真知该文“新颖的立意”,我采用了同中比异的方法。先摘引宋代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等,指出周氏借莲花反映了“以德为本”的价值观。而清人李渔,是个身带世俗味,市民气的文人作家。他把荷花从人为的扭曲中解脱出来,突出它在俗人眼中的审美价值、实用经济价值。同写荷花,两作者却表达了迥然不同的看法。至此,学生终于捕捉到《芙蕖》清新的气息。

使用援引法要注意五性。

1、启发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援引内容要成为学生理解、识记的催化剂,在“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参证比较处给他们提示”(叶圣陶语),最终达到豁然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如教《绿》,为什么用“女儿”来命名“绿”?浅层原因是文中一连串的比喻联想都与“女儿”丝丝入扣,如“舞女、少妇、小姑娘、盲妹”等,可谓名实相符。这点学生不难把握。深层原因比较复杂,学生未必察觉。教师应着力援引资料予以点破。①《红楼梦》中,曹雪芹借宝玉之口说出的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②朱自清在散文《女儿》中赞许曹氏说法,说我“只觉得事实是如此罢了”,并说女儿“是自然手里创造出来的艺术,使人们欢喜赞叹。”在学生知识缺漏处准确一补,学生对“女儿绿”的把握才算实在。

2、形象性。援引内容要新鲜、隽永、生动, 能促使学生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产生好的兴奋状态。力戒枯燥、单调、泛味。如教《石钟山记》,为加深学生对不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理解,我从周振甫的《诗词例话》“真实”一节里引出苏东坡(一说欧阳修)菊前露丑的故事:王安石写了首《咏菊》诗,头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以为秋菊跟春花不同,不至零落,便写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待苏东坡在黄州亲眼看到菊花纷落的情景,才知自己的续诗错了。苏东坡在文中强调调查研究,生活中却犯主观臆断错误,故事生动、有趣,富有戏剧性,对学生很有吸引力。

3、科学性。援引的内容健康、高雅、真实、准确、精辟, 反对胡编乱造。断章取义,错误百出。如教《孔雀东南飞》,结尾魂化鸳鸯是民歌中的常用手法,学生不太理解。为此我引唐弢在《历史名篇赏析集成》赏析此诗的精彩论断:鸳鸯是人民“压倒封建势力的乐观主义的结论,在他们的心眼里,生和死从来就不是一个可怕的界限,死,并不意味着失败,它标志着最初的牺牲和最后的胜利。”论述精辟、深刻,发人深省,引用时从作者、书名到引文,甚至标点,都必须准确无误。

4、适度性。援引内容只有适度,讲究分寸, 才能防止“过”与“不及”,即既要避免蜻蜓点水,一闪而过,又要克服拖泥带水,繁琐考证。如教《我的老师》,就蔡芸芝先生脸上“榆钱大小”的一块黑痣,跟作者写她“美丽”有没有矛盾的问题,一学生提出疑惑,大家展开了讨论,得出三个结论:①人的感情因素影响他对美的判别。②一个人的美不单指外表,更重要的是心灵。③美需要衬托。老师高度肯定了大家的劳动成果,并当场援引三条名言,一一对应,作为佐证:①情人眼里出西施。②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托尔斯泰)③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脂砚斋)度量适中的三条名言内涵丰厚、形象贴切,恰到好处地对学生意见进行了过滤、升华,使之理论化、深刻化。

5、适时性。即从实际出发,选好时机,当引则引。 或在课头以造气氛,或在课中以助理解,或在课尾以拓思路,灵活多变,没有成法。如教《药》,分析夏瑜的形象,不同时机则引不同内容,讲夏瑜是以清末女革命家秋瑾为原型时,可引秋瑾生平事迹,像诗句“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使人感受到女英雄的壮烈情怀。讲至夏瑜不等于秋谨,他是作者对众多生活原型所作的艺术概括时,可先引徐锡麟、章太炎、邹容等人事迹,强化学生的感性体验,再引鲁迅原话:艺术形象“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促使学生理解达到一定高度。

标签:;  ;  ;  ;  

论引文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