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与整合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探索_折衷主义论文

妥协与整合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探索_折衷主义论文

折衷整合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咨询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3)01-0149-05

折衷整合心理咨询理论及实践原则

从弗洛依德(S·Freud)首创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开始,心理咨询和治疗便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以心理学最发达的美国为例,1959年哈珀(R·A·Haper)发现有36种心理治疗体系;1976年帕洛夫(M·B·Parloff)发现共有130余种治疗法;到了1976年,卡拉瑟(T·B·Karasu)则发现多达400种以上的心理治疗学派[1]。

研究发现,各种心理治疗理论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缺点。比如,人们批评精神分析的疗效不够稳定,疗程太长,疗费太高;阿德勒疗法涉及面过小,不深入,没有对无意识和意识过程进行全面检查;存在主义疗法不系统,缺乏具体的治疗方法和技巧;人本主义疗法似乎过于理想化,重视来访者而忽视咨询者的作用,透出一股强烈的重情轻理的气息;格式塔疗法的概念过于模糊,缺乏系统性,它所提供的试验的方法,控制不好易使来访者陷入多愁善感和混乱;行为疗法有些支离破碎,过于重视目标行为,缺乏对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的探索;合理情绪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重视认知方面,虽然后来也使用了行为和情感上的方法,但仍显得简单化和常识化,且过于强调来访者的责任而忽视社会力量的影响,对解决复杂的问题难免缺乏效果;现实疗法强调行动和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但忽略了早期发展和无意识过程,似乎把人的复杂行为简单化了[2]。

鉴于上述情况,从20世纪70年代起有越来越多的咨询师采用了折衷整合的心理疗法,以期提高疗效,缩短时间。折衷主义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技术的折衷主义。以一种基本理论为框架,吸收和整合其他学派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整合。二是综合的折衷主义。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理论体系进行整合;还有一些人重视研究咨询治疗中的一些共同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整合各种理论和方法。笔者论述的折衷疗法更倾向于这一类。三是非理论的折衷主义。不倾向于某一理论,而是根据来访者的症状而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技术[3]。现今,大多数的咨询师都认为自己是折衷主义取向的,如杨和费勒(Young and Feiler)调查了100多名咨询师和100多名教育者,发现采用两种以上理论的占75%;史密斯(D·Smith)对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分会及咨询心理分会的400多名成员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倾向于折衷取向的最多,约占41%(心理分析约占11%,认知行为约占10%,以人为中心约占9%,行为疗法约占7%)。因此有人预测,折衷整合的方式将成为未来心理咨询治疗的主导方向和趋势[4]。

根据多年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总结出一套折衷整合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概而言之:对于异常的心理状态,无非表现在认知(包括意识和潜意识)、情绪和行为三个方面。因此,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应采取适宜的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矫治。认知、情绪、行为三者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只有都得到纠正,才能全面深入地进行心理治疗。我们倡导的折衷整合疗法应遵循的原则为:

(一)人性化原则。来访者由于其特殊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导致了目前的症状,但来访者仍然具有完整的人格价值,况且他依靠自己和其他方面的力量,能克服和战胜心理问题。因此尊重、关心来访者,真诚地对待来访者,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就能充分发掘来访者潜力,为咨询成功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用性原则。心理咨询治疗属于实用心理学科,其目的就是解除来访者的心理痛苦。因此在符合道德原则的前提下,本折衷疗法可采取任何有效的方法和理论达到治疗目的,而不必拘于某种模式或理论。

(三)整体性原则。心理活动具有整体性,从刺激到反应、从认知到行为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只有对这个有机整体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才能彻底地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单一心理咨询治疗理论的最大缺陷就是只注意心理的某一部分,由此导致其疗效必然会受到许多限制。

折衷整合心理疗法的实施过程与步骤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杰里·柯里(G·Corey)所说:咨询师需要深厚的理论根基和丰富技巧,但如果没有良好的咨访关系,这一切都将失去作用。良好的咨访关系对咨询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咨询师从始至终应与来访者处于一种宽松友好、相互信任的气氛中。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关系是一种相互合作的工作关系,强调双方的主动介入,而不是那种温情备至的亲情关系,以免来访者产生依赖性,达不到“助人自助”的目的[5]。当治疗开始的时候,应尽量给来访者更多的指导和安排。随着治疗的深入,来访者进一步好转,应逐渐让来访者自己思考和安排咨询中的事情,以加速其独立生活的进程。

一、在认知方面进行矫治

一般说来,认知决定了情绪与行为,认知问题解决了,情绪和行为问题也会随之得到解决。可见矫正认知是很重要的。在认知方面矫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供信息。来访者对某些事物缺乏认识和了解,如果能及时地提供相应的信息和知识,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态,为进一步的矫治创造条件。甚至有时仅仅提供信息,就可以彻底解决来访者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来咨询,只是需要我们告诉其大学学习方法而已。

(二)问题解决。有的来访者不知如何处理面临的问题,需要咨询员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常用的问题解决方法是利用平衡表,在表中列出做某件事的好处有哪些、坏处有哪些,最好的结果、最差的结果等,由此引导来访者理智地做出选择。如某毕业生不知如何选择单位,可利用平衡表,列举各单位的长处和短处,在比较中引导其正确选择一个单位。

(三)纠正错误认知。由于天性禀赋和环境因素影响,人们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认知。埃利斯的ABC理论认为:事件A并不会直接导致反应C,而对事件的评价B才是导致反应C的更直接的原因。由此可见,不合理的认知导致不良情绪和行为。

1.不合理认知的表现

(1)双极思维。表现为注意事物的两极,忽略中间事物。如,不成功,就是失败。

(2)灾难化。把一件不好的事看成是非常可怕、灾难化的想法,由此陷入极端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中。如,考试不及格,我彻底完了。

(3)折损或不相信积极因素。忽略或否定积极事件和自己的素质。如,这次考试成绩好,是因为我的运气好;我修好了机器,但这谁都能做到。

(4)情绪推理。判断过于依赖于情绪。如,我感觉很危险,所以一定是危险的。

(5)贴标签。忽视实际情况,给自己、别人贴上固定的标签。如,他是失败者,而我一无是处。

(6)最大化/最小化。不合理地夸大消极面,缩小积极面。如,课程A得优是因为我的运气好,课程B及格说明我多么笨。总之我不是学习的材料。

(7)度人之心。坚信自己懂得别人的心思,而不考虑其他可能性。如,进门时他不理睬我,一定是瞧不起我。

(8)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看事物的方式就是他人看事物的方式,或坚持认为他人应遵守与自己相同的价值标准与生活准则。如,我认为妇女应操持家务,所以我妻子应把家务活都包了。

(9)草率下结论。不看证据,仅从假设出发直接得出结论。如,今天我上楼走了13个台阶,听说数字13不吉利,我可能要倒霉了。

(10)以偏概全。以一件或几件事来出得一个全面的结论。如,某青年恋爱时被一个女孩拒绝,便认为天下所有的女孩都会拒绝他。

(11)“应该”和“必须”陈述。抱有一些精确固定、刻板僵死的观念,用这些观念来约束自己和别人。如,我必须做一个成功的人;别人必须公平地对待我等。

(12)折损或不相信他人。不相信别人对自己的好的评价。如,别人表扬我,是因为出于礼貌,或者是不了解我[6]。

根据贝克(A·T·Beck)的认知理论,认知分为三个层次:自动思维、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自动思维是指大脑中自动产生的对某一事件的思维和想法,具有即时性和可意识性。如,朋友拒绝和我一同旅行,他不喜欢我了。中间信念指当事人的态度和观念。如,我必须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等。核心信念是当事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如我不可爱;人是自私的;世界很腐败等。中间信念、核心信念往往处于前意识状态,当事人不能清楚地意识到。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核心信念→中间信念→自动思维。要想彻底地纠正错误认知,首先应纠正自动思维,其次纠正错误的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

2.纠正错误认知的方法

(1)苏格拉底对话。即采取步步诱导的方式,启发引导来访者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认知。

(2)向来访者提问:证据是什么?

(3)假设来访者的朋友有此错误认知,让来访者劝解其朋友,从而使来访者能以“旁观者清”的角度领悟自己的问题。

(4)以其他人为参照点。以与来访者有不同观念的人的生活经历说明来访者观点的错误。这个人可能是来访者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甚至是咨询员本人(自我暴露)。

(5)阅历检验。与来访者一起探讨其信念如何起源,如何维系至今,包括对其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经历,或者按照来访者的年龄段进行回顾检查,逐阶段纠正其不合理信念,并尽可能让来访者自己做每一阶段的治疗总结。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检验来访者的童幼年经历,因为这个时期来访者还很幼稚,识别力低,容易对事物形成肤浅、刻板、绝对化的观念。有时,这些不合理观念一直伴随来访者长大,成为其心理问题的源头。一般情况下,可使用理性—情绪角色扮演来纠正和重建早期记忆。

(6)理性—情绪角色扮演。通常在试用过上述种种方法后使用。当来访者知道其信念是不合理的,但情感上或习惯上仍难以摆脱时,此方法尤其有效。它不仅在认知上进一步深入治疗,而且也能矫治情绪。其方法是:咨询员请来访者扮演其心理上强烈认可的不合理信念的“情绪”角色,咨询员扮演“理性”角色,通过对话等方式使来访者受到指导。然后,二人再互换角色,使来访者加深理解,获得领悟。

(7)空椅法。格式塔疗法最常使用这种方法。其过程是:把一空椅假设为一重要人物(与来访者有重要关系),然后让来访者与空椅对话(实际上是与那位重要人物对话),倾诉自己的想法。然后,来访者坐在这把空椅上,假设自己是那位重要人物,对另一空椅(假设为来访者自己)讲话。在此过程中,来访者可逐步理清思路,达到领悟。同时,也是对情绪的一次重新调节。

(8)设计行为实验。与来访者商议制定行为计划,让其到实际生活中去检验自己的想法和观念的不合理性。

(9)家庭作业。咨询员可给来访者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让其在咨询以外的时间完成。其内容包括:完成不合理信念表、自动思维表、应付卡,阅读有关书籍,回忆早期事件等等。

(10)顺其自然。有一些来访者内向敏感,过于内省,容易陷入注意不安→感受不安→更加注意不安→最后固执于不安的精神拮抗中,导致不合理信念产生。对于这样的来访者,最好采取森田疗法,即向其说明其症状的产生主要源于其神经质性格,越急于摆脱症状,症状越会加重。解决的方法是树立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思想,即承认症状,忍受症状,带着症状去学习工作,从而进入行动→成功→喜悦的良性循环,使症状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11)使用矛盾意向法。这是弗兰克尔(V·E·Frankl)发明的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当来访者被某种心理症状缠绕时,劝解来访者不要与症状斗争,相反,采取一种让症状继续下去的行为和想法,以此来解脱症状。例如,对于失眠者,不是让其想着如何能睡着,而是想如何能不睡,如何能彻夜不眠。这样,反倒可能入睡。矛盾意向并不是对所有的症状都好使,但有时对一些顽固的病症却很有疗效。

(四)揭示潜意识的冲突和动机。来访者在童幼年时期遭受心理创伤,通过压抑作用把这些创伤放入潜意识。这样来访者虽有心理症状,却对致病原因模糊不清。对此可采取自由联想、移情分析、抗拒分析等方法,揭示其潜意识中的冲突。尤其应该详细了解其童幼年的生活经历、重要事件及与重要人物的关系等,以此推断其潜意识的创伤。从笔者咨询实践看,来访者往往能逐步意识到童幼年创伤事件,但不能与现在的症状联系起来。要向来访者说明,现在遇到了与其童年类似的事件,其正在用童年的幼稚的方式来应付这些事件。来访者已经是成年人,如果能用成年人的方式来对待目前的问题,其症状就会迎刃而解[7]。另外,我们在咨询中也发现,有些潜意识中的内容,并不是早期心理创伤,而是目前的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冲突等。如一些焦虑来访者往往如此,并且他们可能还带有一些绝对化观念,也需要在认知方面进行矫正。

二、在情绪方面进行矫治

情绪同认知有着密切联系。一般说来,认知得到纠正后,不良情绪就会得到缓解。但有时,还需要一些特殊的方法来调节情绪。主要为:

(一)放松。沃尔普(J·wolpe)发现,只要保持肌肉放松,就可解除情绪紧张。放松有很多方法。一般是先紧张肌肉,然后放松肌肉,反复多次后便能掌握放松的感觉。之后,可按头→颈→躯干→四肢顺次放松。还可采取其他方法放松,如想象放松法、深呼吸放松法、借助于生物反馈仪放松等等。

(二)疏泄。让来访者充分地讲叙自己的经历,抒发自己的情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经过这样的疏泄后,便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情绪。

(三)理性—情绪想像。合理情绪行为疗法经常使用,其过程为:一是让来访者主动地想像使自己陷入困境的情景,此时便会体验到相应的不良情绪。二是让来访者调整认知,以改变情绪。此时来访者可能感到难以忍受,但咨询员坚持要求继续下去,并鼓励其尝试各种方法,直至其情绪缓解。三是停止想像,让来访者报告自己是怎样通过形式合理信念改变情绪的。四是让来访者按此方式,实践和练习一段时间,进一步巩固加强合理信念。

三、在行为方面进行矫治

认知得到矫正后,行为一般会随之改变。但是,对于一些习惯性的、知易行难的症状,仅仅在认知方面矫正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行为上进行矫正。

(一)模仿学习。这是建立在社会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分主动模仿和被动模仿。被动模仿包括看电影、录像、咨询员示范、听录音等,来访者不参于其中;主动模仿来访者不仅要视察,而且要参与行动,因此更有效果。

(二)角色扮演。来访者和咨询员各扮演一定的角色,对生活现实进行重复和预演。在扮演过程中,来访者可学习到新的有效的行为,改变或抛弃旧的不适当行为,并进而改变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看法。

(三)强化。这是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建立的,其类型有正强化和负强化。所谓正强化,当来访者出现一个好行为时,给予奖励,以使这种好行为保持下来。奖励的方式可以是给予对方喜爱的东西,也可以是微笑、点头或表扬。所谓负强化,当来访者出现不当行为时,便给予一定的惩罚。如批评、罚款等。需要注意的是,强化应在一种轻松自然、来访者情愿的氛围中进行。

(四)运用于实际生活。对来访者来说,最关键的是其能把在咨询中学到的内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因此,在认知和情绪方面矫正以及进行角色扮演等训练后,应鼓励来访者到生活中实践。这样,可以检验、矫正、巩固在咨询中学到的认知和行为方式,甚至会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新的体会和认识,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行为方式。不过,进入实际生活前,咨询员应与来访者认真讨论,拟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对可能发生的各种事件做好充分的预防措施。同时,也要对来访者时时加以鼓励和必要的自我监督及他人监督,保证其始终如一地坚持下来。

(五)系统脱敏。由沃尔普最早发明并应用,其原理是利用交互抑制作用达到治疗目的。具体地说,就是利用人的肌肉放松状态去抑制焦虑和紧张状态。由于人的放松状态每次只能抑制一个较低程度的焦虑,故开始时只呈现一个低焦虑情景,待处于放松状态的来访者适应后,再呈现一个稍强一点的刺激情景,这样逐渐加强,直至来访者适应最令其焦虑的情景,治疗便告成功。

(六)暴露疗法。系统脱敏采取的是循序渐进的方法,所需治疗时间较长,而暴露疗法正好相反,开始便让来访者进入其最担心和焦虑的场景,由于来访者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心态便会稳定下来,在短时间内可取得治疗效果。需注意的是,实行暴露疗法时,一定要有人陪同。同时,对有心脏病之类的来访者不易实施。

认知、情绪和行为三方面的矫正工作并不是顺序进行,而是交叉并行的。每方面可采取的矫正方法技巧很多,当然不必全部使用,而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有效的一种或几种。在一种良好的咨访关系中,经过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矫正后,来访者症状基本消失,能适应生活和工作,便可适时结束咨询。当然,上面阐述的仅是一个理想化的过程,实际咨询过程可能要比这复杂曲折得多。

标签:;  ;  ;  ;  ;  ;  ;  

妥协与整合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探索_折衷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