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PCI术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综合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分析论文_谭熙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四川凉山 615000)

【摘要】目的:探讨放弃PCI术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综合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诊断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手术分为PCI手术组和非手术组,非手术组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随访2年,非手术组患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死亡病例显著高于手术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非手术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0±0.2)年,手术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8±0.1)年,相比有较大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重冠心病患者治疗首选应为PCI手术,非手术组患者的生存率相比于PCI手术组明显较低。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冠心病;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2-0090-01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在临床上是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可引起心肌缺氧缺血、血管坏死,心力衰竭可引起血压循环障碍,两者同时发生可加大患者心脏负荷[1],如不及时治疗可提高患者死亡的风险。临床上对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但是因为某些因素部分患者拒绝手术治疗,为了研究手术对疾病的利弊,本文中对我院28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诊断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根据是否手术分为PCI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患者中男7例,女7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62.9±2.7)岁,平均BMI为(23.2±0.9),平均住院时间为(14.0±3.8)d,观察组患者中男9例,女5例,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62.2±2.1)岁,平均BMI为(23.3±0.8),平均住院时间为(14.2±3.1)d,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平均住院时间等基础资料进行相比没有较大的差异性(P<0.05),可进行分析。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心率、血脂测量和药物治疗,有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药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等,在此基础上PCI手术组术前给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片(100mg/d)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d),术后根据患者的病情植入紫杉醇或者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无异常后给患者3min内静脉推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剂量为10μg/kg,然后进行静脉滴注,滴速为0.15μg/(kg·min),时间为2d,术后长期给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非手术组给患者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片(100mg/d)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d)。

1.3 评价指标

记录患者随访2年的生存率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展开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展开χ2检验,若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随访2年,非手术组患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死亡病例显著高于手术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非手术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0±0.2)年,手术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8±0.1)年,相比有较大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冠心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可引起很多并发症,心力衰竭是其中一种。近年来,由于心力衰竭死亡的患者数量不断上升[2],因此,需要加强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视。传统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但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其效果并不明显,治疗后并发症较多,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为了提高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上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主要是PCI手术,可以使闭塞的血管再通,最大化对心脏缺血症状进行改善,具有微创、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的特点,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是因为该手术的费用成本高、血管狭窄程度植入支架数目没有准确的标准以及治疗的局限性等原因造成部分患者拒绝使用PCI手术治疗,只能采用药物治疗[3]。因此,手术治疗还需进一步的优化和研究,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确定植入支架的数目减少医疗费用,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中对我院28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随访2年,非手术组患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死亡病例显著高于手术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非手术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0±0.2)年,手术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8±0.1)年,相比有较大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同时延长患者的生存年限。本文中研究样本量较少,病例不典型,若要完全研究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之间的区别,还需进一步增加样本量,丰富病例类型。

综上所述,严重冠心病患者治疗首选应为PCI手术,非手术组患者的生存率相比于PCI手术组明显较低。

【参考文献】

[1]苏宏宁.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学,2016,18(6):814-816.

[2]韩文忠,郭华,杨宝刚,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6,1(3):138-139.

[3]雷雪婷.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J].心理医生,2017,23(15):92-93.

论文作者:谭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3

标签:;  ;  ;  ;  ;  ;  ;  ;  

放弃PCI术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综合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分析论文_谭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