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各样的新型施工技术涌入房屋建筑行业,并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极大地促进了房屋建筑行业的发展。由于现今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房屋建筑行业不断地创新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进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需求,同时促进房屋建筑行业的发展。文中对桩基础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桩基础;房屋建筑;应用
1 关于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概述
对熟悉操作施工的人员而言,桩基础工程技术已经耳熟能详。桩基础施工技术包括高、低承台桩基础施工技术以及单桩基础施工技术等。在高承台桩基础施工技术中,桩高于地表高于承台底面;而低承台桩基础施工技术刚好相反,是指土体和承台地面相互连接并高于桩;单桩基础施工技术是完全不同于前两种的一种施工技术,桩之间互相连接形成建筑结构基础。这三种技术在执行方法还有适应地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房屋建造时,施工人员要根据实地考察,选择合适的桩基础类型的方法,一定要配合施工方案的设计要求和场地情况,这样才可以保证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这项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地基土体结构处理技术然后将桩基和承台连接在一起,让桩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将房屋建筑的压力顺承给地面,这样施工就可以避免房屋建筑的压力对结构的压迫影响,要保证桩基础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从形体上保证良好的完整性和整体性。
2 桩基础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 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2.1.1预制桩施工注意事项
预制桩沉桩阻力:分析沉桩阻力,首先应该考虑沉桩深度、接头形式及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然后综合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施工设备。其中,影响沉桩阻力的主要因素有桩的数量、施工顺序、土质结构及桩的埋入深度等。在通常情况下,沉桩的阻力由桩端阻力和桩侧面阻力共同构成,但桩端阻力和桩侧面阻力的比例并不固定,所以,在沉桩阻力分析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根据情况具体分析。
预制桩桩顶垫材:桩顶垫材是影响沉桩精度和打压效率的重要因素。合适的垫材能有效保护桩帽,在进行压桩时,还能缓和均匀桩端所承受的压力,并将压力传递给桩帽。在通常的沉桩施工中,主要采用橡木、桦木等硬质木材作为桩顶垫材,但这也并非固定的桩顶垫材,其具体选用还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预制桩的运输、起吊和放置:预制桩的运输是房屋建筑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因为其细长的桩身和较大的重量,如果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或翻滚,则可能使预制成果毁于一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进行预制桩运输之前,先要检查管桩的强度,只有管桩强度达到砼强度的80%才能进行倒运,强度达到100%时才能正式运输出厂,并且需要专门的运输车辆进行运输。对于预制桩的起吊,主要避免在起吊过程中发生碰撞,并要轻起轻放。在起吊之前,相关人员应该精确计算起重设备与预制桩的挂点,并保证预制桩与起吊绳索的夹角大于45°。再放置预制桩时,其场地必须是平整且被压实的,以防因场地不平或地基塌陷导致预制桩断裂。同时,放置场地还需要有良好的排水措施,以免预制管被雨水或施工用水浸泡。
2.1.2预制桩具体施工技术
通俗的讲,预制桩施工技术就是使用一定的外力将预制桩打入合适的位点。根据这种外力的不同,可将预制桩施工技术分为振动沉桩技术和静力压桩技术。其中,明确下桩位点是预制桩施工技术的重点,而要精准定位下桩位点,就必须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测量。在打桩过程中,要保持桩的重心稳定,并将桩端垂直插入土中,先以较小的外力把桩体打出土中,以稳定桩身,然后采用相关施工技术加大对桩体的外力作用,使其深入土中。下面具体分析下振动沉桩技术和静力压桩技术。
振动沉桩技术:桩基础施工中使用最普遍的就是振动沉桩技术。振动沉桩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依靠振动器的振动给桩施加冲击力,其振幅由振动器的发动机控制。在振动过程中,为了保证桩身受力均衡,垂直进入土层,需要先以小振幅振动,在桩身一半进入土层后,开始加大振幅,但无论振幅大小,都必须保证桩身垂直。振动沉桩的优点在于可以保障土层的密度和桩身稳定性,进而保障房屋建筑的安全性。
静力压桩技术:静力压桩是指利用压桩机的压力和桩体本身的重力将桩身压入预制位置。这种施工技术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缺乏一定的可控性,容易对施工现场的土质造成破坏,并且这种技术的使用对土质要求较高,土层密度过大会导致静力压桩的速度过慢,影响施工效率,只有密度较小的黏土层或有较轻砂性的软黏土层才适合这种施工方式。由于静力压桩的这些特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分段施工,依据不同的土层深度和土质,施工人员及时调整施工技术和方案,以保证施工效果。
2.2 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2.2.1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设中使用钻孔灌注施工技术,首先要将桩孔中的土排出地面,并彻底清除桩孔底部残渣,再放置钢筋笼,然后灌注混凝土,形成钻孔灌注桩。如果桩孔直径为600mm或650mm,就可以使用回转机进行钻孔。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中常用的桩孔直径为800mm和1000mm,承载力在3~9nm之间。我国建筑企业钻孔灌注桩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一般不采用钢筒保护孔壁,而是使用黏着力较强的泥浆保护孔壁。
2.2.2挖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挖孔灌注桩一般采用机械挖孔和人工挖孔两种施工方式。其中使用人工挖孔时,在孔深达到1m后,就应该浇注混凝土进行护壁,并以插筋方式连接上下圈,在达到施工所要的深度时再进行扩孔,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和所挖孔的质量。在扩孔施工结束后,把钢筋笼安装在混凝土护壁的内部,并灌注混凝土。通常情况下,挖孔灌注桩的直径都大于1m,当孔深大于15m时,桩身长度不能超过30m,并且桩的直径应该大于1.2m,以保证的桩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2.2.3沉管灌注桩施工技术
沉管灌注桩施工需要以锤击振动和振动冲击的方式进行沉管开孔。以锤击振动开孔的沉管灌注桩,其桩的直径应该控制在300~500mm内,长度不能超过20m,孔深一般可达粗砂层和中砂层。如果沉管灌注桩的直径为340mm,则锤的质量应该为1t,单桩承载力应该达到300kN;如果沉管灌注桩的直径为480mm,则锤的质量应该在2~3.5t之间,单桩承载力应该到600kN。在进行沉管灌注桩施工时,其设备操作简单,施工成本低,施工进度快,有助于提高施工企业的施工效率和经济利润。但沉管灌注桩施工设备也有一定缺点,例如,在日常施工中常出现桩身加长、桩身截面缩小、桩身容易断裂、混凝土离析等质量问题。其中,桩身截面缩小的问题主要发生在软硬质土层交界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尽量放慢拔管速度,并保证管内混凝土充足。可见,这些质量问题的出现,其影响因素众多,不仅是设备问题,施工人员要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在实际施工中加强技术监管。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当前土层质量不能承载房屋建筑时,需要运用土层下面的岩石层作为房屋的基础支撑,而这种连接岩石层的常见方式有桩基础和地下连续墙。其中,桩基础发展历史悠久,在现代房屋建筑中普遍使用,而预制桩施工技术和灌注桩施工技术是桩基础工艺中的主要内容,两者各有特色,在实际施工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合理运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土建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建筑质量非常重要,建筑行业对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栋建筑物下部的地基和基础的安全关系到整栋建筑物的生死存亡,要想保证建筑物的施工质量,首先必须促进土建工程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发展,相信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桩基础施工技术也会不断成熟和完善,该技术也能够更好地为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富强.关于房屋建筑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7(12):126.
[2]谢建国.房屋建筑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185.
论文作者:叶树忠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桩基础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土层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阻力论文; 房屋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