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_软件技术论文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战略思考(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发展战略论文,软件产业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论文,资助项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微电子、计算机、软件、通信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技术产业革命正以迅猛之势改变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信息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倍增器,人类已开始从工业化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在世界新技术革命中,信息技术不仅作为一项独立的技术而存在,而且广泛渗透于各个高新技术领域及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成为它们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手段。随之兴起的信息产业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及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产业的核心部分是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服务。它们时刻都离不开软件的支持。在信息技术中,微电子技术是基础;计算机及通信设备是载体;软件是核心,是计算机的灵魂。没有软件的支持就没有计算机应用,更谈不上信息化。

软件不仅为人们所熟知,而且已经引伸为代表某种意识形态的时髦名词。可以说,未来信息社会的竞争就是软件的竞争;未来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软件技术的发展。软件将成为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和跨世纪的支柱产业。

1 我国软件产业的现状与问题

1.1 现状

我国软件产业起步于80年代初,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和发展,已具有一定的开发和小规模的生产能力。然而,总体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企业规模小、人员分散、抗风险能力差。目前,我国从事软件开发的企业已有数千家(其中100多家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其中服务型企业居多。但在这些企业中,没有哪家企业可以担当起中国软件产业“领头羊”的角色。

从市场情况来看,我国软件市场成长较快。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4年我国软件营业额为49亿元,1995年为68亿元,1996年为92亿元。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国产软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30%;在软件及信息服务市场上,国产软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50%。这些软件基本上属于应用型软件,基本上由国外著名系统软件作为开发平台。

1.2 问题

面对纷繁复杂的软件市场,中国软件产业在不断发展与壮大的同时,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

(1)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的出台,我国软件产业已纳入国际市场的一部分,市场竞争无情而激烈。美国向来执软件产业之牛耳,连日本这样一个软件大国也无法与之匹敌。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软件产业发展后来居上,其软件产业已在国际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在世界银行对7个软件出口国的比较分析中,从提供软件服务的规模和质量来看,印度名列第一。1995年印度约有90%的软件出口,交易额达数亿美元。目前,印度已有许多软件生产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认证。而我国软件产业起步晚,总体技术水平较低,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的企业为数不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

(2)总体技术水平较低。国内软件业总体技术水平较低,只能在低水平的国内市场“练”,无法“长”本事,这与我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有关。美国的软件产业之所以水平高,和它的社会信息化程度高密切相关。

(3)不正常的人才流动。由于诸多复杂因素的作用,许多软件专业技术人才纷纷流向待遇相对较高的地区:国外、外资企业、合资企业。这对我国计算机软件产业发展已构成严重威胁。“跳槽”之风在计算机业界盛行,成为一种极为不正常的现象。据统计,1996年北京试验区从业人员流动为2080人次,人才流动率高达17.44%。越是专业技术水平高的技术骨干,流动性越大。这种不正常的流动,给原来的公司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加剧了中国软件业的无序竞争。

(4)缺乏高级复合型人才。我国以前的教育体制只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而对高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这里高级复合型人才指的是高水平计算机研究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具有工程化知识背景、技术创新管理能力强、有企业家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5)盗版猖獗。软件盗版目前正困扰着世界各国软件生产企业,我国亦是如此。软件工程开发工作量多、知识面广、投资巨大,而复制软件容易且费用低廉。一项新开发出的软件刚上市又叫好,其盗版软件即蜂拥而至,使软件开发者在经济上蒙受巨大损失。长此以往,将使许多人丧失继续开发软件的积极性。

(6)缺乏风险投资体系支撑。软件产业是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很适合进行风险投资。美国微软公司及其它软件公司都是借助于这些风险投资发展起来的。目前,微软公司已有足够的实力开发出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使其迅速商品化、国际化。而我国尚未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有关运用风险投资体系对软件产业支持的政策及措施仍未出台。

(7)软件企业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正如计算机硬件产业离不开微电子和芯片加工一样,计算机软件产业同样离不开必要的基础性生产设施。目前,我国软件生产企业从事的是手工作坊式及小公司式的软件生产模式,根本谈不上规模经济,也就无法满足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这也就是我国软件企业长期难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

2 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世界软件技术正处于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未来世界谁掌握最新的软件技术,谁就可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占据优势。我国的软件技术和软件产业已经过10余年的发展,在面临上述问题的同时,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关键时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有迟疑或决策不当,就会失去良机,失去进入信息社会的入场券。为此,应该有自己的产业发展战略。

2.1 软件技术选择战略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必须以先进的工程化、工业化生产技术为前提条件。先进的软件技术是软件产业得以健康发展的源泉。因此,有必要推行软件工业化、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模式。

(1)国际软件技术趋势。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信息系统日趋复杂,软件日益显示出其群体特性。要想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发出大型的软件系统已不再是手工作坊式及小公司式的软件工作人员所能完成的工作,软件的工程化、标准化、工业化已成为必要的途径。

从国际软件技术趋势看,软件工程技术日益普及,软件开发、平台、环境开始广泛使用;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研究开始转向对软件生产过程的研究;对于软件复用的软件构造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大规模应用系统集成技术成为主要技术热点;开放化、标准化成为主流。

(2)主要关键技术。目前,在系统软件、公共应用软件等方面我国无法与国外软件技术抗衡。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计算机软件产业应从应用软件中的主要关键技术入手,选准自己的突破口。主要关键技术如附图所示。

2.2 软件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

(1)软件基地建设。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搞好“研究开发、产品开发、质量检测”三位一体的软件产业基地建设,形成软件产业发展的龙头和基础。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三大国家级软件产业生产基地:北方基地(北京)——基础软件产业基地;上海浦东软件园——应用软件产业基地;南方基地(珠海)——出口软件产业基地。同时,通过这些国家级软件产业生产基地的辐射,带动若干地方或行业软件基地的建设。

(2)骨干软件企业建设。目前,我国软件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因此,急需扶植、建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软件企业。建设这些骨干软件企业的要求是:

①规模化:提高软件的生产能力及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使企业成为有若干骨干技术人员规模的大中型企业。

②高档次:企业应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和品牌,树立企业名牌战略及企业信誉形象。

③规范化: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规范软件生产过程。力争取得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使国产软件向国际市场进军。

④多类型:软件企业间应合理分工,各有侧重,互相支持,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群集。

⑤合作化:软件企业应与国际大公司进行广泛的技术合作。企业只有置身于国际市场中,摸爬滚打,才能掌握最新的动向,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与国外的研究机构、生产单位和外商建立广泛的联系,研究合作双方都感兴趣的技术和生产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力,同时也使自己的产品更具竞争力。

2.3 人才战略

软件产业是非资源约束型产业,是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可以说,人才是软件企业的财富。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稳定的技术骨干队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同时,由于软件技术水平发展迅速,有必要让他们及时更新知识。同时,企业在物质和精神上满足他们的需求以及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才能稳住人才。另外,软件营销人员的培养和高素质管理队伍的建设,也是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2.4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软件风险投资机制和生产基金的战略

在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中,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就是资金短缺。因此,将有限的资金投向何处、投入多少,以及何时投入、怎样投入等问题,一直是困扰投资部门及企业的难点。笔者认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软件风险投资机制和生产基金是发展我国软件产业的正确途径。

(1)风险投资机制。软件产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有了高的投入,才能有高的产出。软件成果向商品化、产业化的转化过程也是一个技术创新过程。然而,我国在这个方面的工作与国外的差距甚大,这与缺乏风险投资机制的支撑有很大关系。许多软件成果因得不到资金支持,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难以形成商品,创造出价值;再加上软件的时效性,最终导致成果和前期投入的浪费。同时,企业再无足量资金投入到新产品开发,形成运行不良的“怪圈”。因此,国内有必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这是中国软件产业能否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2)建立软件生产基金。由于软件产品的个体性,给软件开发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可行的途径。公布软件的标准规范,建立软件生产基金,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个体创造的软件成果,充分发挥软件开发人员的个体创造力。

2.5 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的长远发展战略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由于技术淘汰率高,知识更新速度快,学习效应强。因而,必须依靠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在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实施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的长远发展战略。一是选择竞争能力强的软件技术。竞争能力强的软件技术可以生产出竞争能力强的产品,能迅速占领市场;二是选择能带动产业升级、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软件技术,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现代化、高级化;三是突破现有某些的技术范式,创新技术轨道,创造有利条件。

2.6 形成良性循环的软件产业发展模式

软件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只有形成人才、技术、产品、市场的良性循环,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践证明,目前TRDM模式是一种良好的企业发展模式。这里T(Teaching & Training)表示人才储备,即基础教育和技术培训相结合;R(Research)表示技术储备,即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创新研究;D(Development)代表产品储备,即科研成果与新产品开发;M(Market)代表市场开拓,即要面向国际、国内两大市场。这是发达国家用实践证明了的有效模式。

2.7 建立合理的软件产业结构

建立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模型研究与样品开发、产品开发与商品化以及市场服务四个层次的产业结构框架,形成研究、开发、产品与市场的良性循环。统一规划、重点建设若干软件产业基地和骨干软件企业,使研究、开发、评审三位一体。软件产业结构如下表所示:

4 结束语

正值世纪交替之际,是我国实现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可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我国软件产业作为民族支柱产业应勇敢面对未来,迎接挑战。在竞争激烈的计算机市场中,要想占有一席之地,进而进军国际市场,就要将发展软件产业作为一个主要的突破口。我国软件产业应尽快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紧跟世界先进软件技术的同时,要不断创新,发展有特色的软件技术,使之最终跨入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行列。

标签:;  ;  ;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_软件技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