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周振宇

嘉峪关市规划设计院 甘肃省 嘉峪关市 735100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相应的建筑物的建筑技术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沉降观测技术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今后的使用安全。因此,对建筑物沉降观测必须加以重视,切实提高沉降观测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保证高层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沉降观测技术;高层建筑;应用

1.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的意义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技术的正确使用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在建成之后的安全和稳定,因此需要引起工程项目参与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高效及时的沉降观测不仅能为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数据信息,例如相关的技术指数等,同时设计部门可以根据观测的结果了解建筑工程的地质信息,以提高工程的设计质量,使建筑结构发生问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保障建筑的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保证建筑工程最终可以通过国家相关单位的验收。所以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观测技术人员应当准确的实施沉降观测技术,提高观测结果的质量,保证各个相关参数的准确性,并根据观测结果找到症结的所在,从而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确保建筑物在今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建筑物的沉降与建筑物自身的安全性直接相关,要保障建筑物安全,首先就应当提高沉降观测数据结果的准确度,一般来说,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1)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设计需求和建筑的主要特点对沉降观测的准确度进行选择,这一过程应当符合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具体要求。(2)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物沉降观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技术人员要将沉降观测的位置设置在沉降特征十分明显的位置,这样有助于整体掌握建筑物的沉降特征。(3)沉降观测点除了有利于我们观测外,还有拥有一定坚固性,以便为顺利的观测建筑物沉降提供有利的条件。在进行建筑沉降观测的过程中,要求在建筑物纵横两个方面保持一定的对称性,并且要掌控好不同观测点之间的距离,通常来说相邻观测点的距离应当保持在15-30cm范围内。(4)要控制好第一次的观测的时间,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否则会严重影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从而不能及时掌握最佳原始的观测数据。

3.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3.1建立水准控制网。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或城市精密导线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要求:(1)一般髙层建筑物周围要布置三个以上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不大于100米。(2)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3)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大于1.5米),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髙程。

3.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3.3沉降观测。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稳固后及时进行。一般髙层建筑物有一或数层地下结构,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等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髙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髙,施测时一般用N2或N3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髙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随着结构每升髙一层,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0.00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

3.4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髙程值。从而确定出沉降量。

3.5统计表汇总

3.5.1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

3.5.2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

3.5.3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我们可以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的反馈到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特别座在沉陷性较大的地基上重要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的观测显得更为重要。利用沉降曲线还可计算出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倾斜度:

Lmn-------m,n点的距离。

对沉降观测的成果分析,我们还可以找出同一地区类似结构形式建筑物影响其沉降的主要因素,指导施工单位编好施工组织设计正确指导施工大有裨益,同样也为勘察设计单位提供宝贵的一手资料,设计出更完善的施工图纸。

3.6注意事项。(1)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2)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3)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气呵成;(7)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髙是否有变动;(8)将各次所观测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当建筑物每天(24h)连续沉降量超过1mm时应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

4.结语

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在工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其具有专业性强、耗时长、易受外界影响等特点,因此,我们必须严格按照项目设计书及现行的相关工程的规范进行测量及观测。并且,适当的运用合理先进的观测技术及数据计算方法,以便能够得到更加精确的测量数据,从而准确的反映出建筑物沉降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罗辉拉.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沉降观测技术研究[J].城市建筑,2013,04:72.

[2]张学军.高层建筑施工中对沉降观测技术的有效应用[J].价值工程,2013,21:128-129.

[3]邵瑞杰.浅谈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5,09:58.

论文作者:周振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  ;  ;  ;  ;  ;  ;  ;  

浅谈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周振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