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氨氯地平、依那普利联合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论文_葛丽,许宏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心血管科2013.2-2016.2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依据治疗药物分组,其中对照组(n=40)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n=40)基于对照组加用依那普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明显低于观察组之95.0%,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优良,值得推广。

【关键词】氨氯地平;依那普利;老年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105-02

老年高血压有较高的发病率,且血压控制效果差,有较大的变异度,多数存在靶器官损伤合并症,致残率与致死率较高。临床高血压多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流行病学资料[1]显示年龄约80岁超高龄人群中高血压发生率为74%,其中高血压超过2级者占60%,通常需采用联合降压药物,为两种及其以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推荐对高血压患者采用CCB(钙离子拮抗剂)联合利尿剂或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降压方案。本科室对高血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前者为CCB,后者为ACEI,为探讨其临床疗效,现将患者80例纳入本研究,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心血管科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依据治疗药物分组,其中对照组(n=40)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n=40)基于对照组加用依那普利。对照组中24例为男,16例为女;年龄为60~79岁,平均(67.3±4.5)岁;病程为2~20年,平均(7.6±1.3)年;合并症:16例冠心病,8例为糖尿病,5例血脂异常,1例扩张型心肌病。观察组中22例为男,18例为女;年龄为61~78岁,平均(68.6±4.9)岁;病程为1~21年,平均(7.9±1.7)年;合并症:18例冠心病,9例为糖尿病,4例血脂异常,2例扩张型心肌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合并症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均衡性。

1.2 一般方法

两组患者于用药前7d均停止服用其他降压药物。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剂量为5mg,每天1次。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依那普利,剂量为5mg,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若血压仍未达到控制标准对照组增加氨氯地平剂量至10mg,观察组增加依那普利剂量为10mg。若患者血糖异常或血脂异常则相应降血糖与调脂。

1.3 疗效判定标准[2]

相较于治疗前患者血压收缩压降低不低于30mmHg,舒张压降低不低于20mmHg或下降至正常范围判定为显效;相较于治疗前患者血压收缩压降低低于30mmHg,舒张压降低低于10mmHg但下降至正常范围或降低范围为10~19mmHg判定为有效;血压未降低或舒张压降低在10mmHg以内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本组数据主要应用软件SPSS 20.0,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行卡方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见表1。

3.讨论

调查显示[3],2002年老年人(>60岁)高血压发生率为49.1%,但血压控制率与治疗率仅为6.1%与24.7%。我国为高血压高发人群,将降压药物合理选择出来不仅可对患者血压予以有效控制,还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对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不全及冠心病等心血管事件予以预防。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一部分存在糖尿病、血脂异常伴随症,基于此大动脉粥样硬化后降低其顺应性,削弱动脉弹性,增生血管壁纤维,进而升高血压。老年高血压主要特征为收缩压明显上升,且提升脉压,低血压较频繁,且合并靶器官损害或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为此一定要对降压药物予以合理选择。理想降压药物应具备如下特点:服药便利、平稳、不良反应少与有效。

氨氯地平为CCB,可促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且扩冠效果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为血管内膜提供保护,将心肌血供改善。该药物作用时间较长,35~50h为其血浆半衰期。该药物分子侧链带有正电荷,结合于带负电荷细胞膜可将血管平滑肌细胞钙通道作用持久发挥出来。该药物作用持久、稳定,将晨峰血压有效控制住,可作为联合降压用药的理想药物。依那普利为ACEI类药物,通过对周边组织ACE进行抑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量,同时对激肽酶进行抑制减少缓激肽降解。CCB联用于ACEI可对后者激活RAS作用进行抑制,且前者直接对冠脉平滑肌产生作用,后者可特异性抗增生动脉壁;前者可舒张心肌,促使舒张期心肌充盈量增加,后者可将不良心肌重构逆转,避免充血性心力衰竭;前者可将肾入球小动脉扩张,后者可将出球小动脉库扩张。故而二者联用可将协同降压作用发挥出来,且发挥互补肾脏、冠脉与心脏作用,改善纤溶功能,不仅可增强临床疗效,还可将不良反应减少,如依那普利可将氨氯地平诱发的外周水肿减轻。本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明显低于观察组之95.0%,对比差异明显(P<0.05),与报道相近[4]。

综上所述,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优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树根,丁家崇,刘显庆等.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4,(1):1-2,3.

[2]杨建芬,李秀增.氨氯地平加依那普利在门诊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6):639-640.

[3]胡定波,张烽,唐玲等.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或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J].江苏医药,2012,38(8):921-924.

[4]李穆.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3):19.

论文作者:葛丽,许宏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试析氨氯地平、依那普利联合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论文_葛丽,许宏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