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胸痛三联征CT检查技术优化及辐射剂量控制论文_姜国清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

摘要:目的 探讨胸痛三联征CT检查技术优化及辐射剂量的控制。方法 将本院接收的疑似胸痛三联征患者62例纳入至本次试验中,根据不同管电压将其平均分组两组,分别是31例,两组均接受CT检查,研究组A管电压设置为100KV,研究组B管电压设置为120KV,对两组冠状动脉评分及各血管断面平均CT值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A与研究组B冠状动脉评分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状动脉、肺动脉主干及主动脉血管断面平均CT值方面,研究组A较研究组B更高,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将胸痛三联征扫描方式应用胸痛三联征检查中,在确保增强效果的同时,尽可能的采用低剂量对比剂,此外,利用低管电压实施扫描,减少辐射剂量,不仅可以控制对比剂及辐射量,同时有助于提升诊断效果,值得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关键词:辐射剂量;胸痛三联征;CT检查技术

急诊科及心血管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急性胸痛,其中发生率较高且病情严重的是急性胸痛三联征,此类疾病具有发病急、疾病发展迅速等特点,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及早明确患病原因,并准确筛查高危胸痛,有助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死亡人数。据有关资料显示[1],胸痛三联征CT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胸痛三联征辐射需要较高剂量,再加之扫描范围广、对比剂使用数量增加,使得临床生在对检查技术进行选择时产生顾虑。本文主要针对胸痛三联征CT检查技术优化及辐射剂量控制进行分析,以下是具体报道。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将本院接收的疑似胸痛三联征患者62例纳入至本次试验中,根据不同管电压将其平均分组两组,分别是31例,研究组A中,有18例男患,13例女患,年龄分布在45岁-75岁之间,均值(59.64±3.15)岁;研究组B中,有17例男患,14例女患,年龄分布在46岁-78岁之间,均值(59.87±3.21)岁,组间基础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组A管电压设置为100kv,研究组B管电压设置为120kv,两组除管电压不同外,其它操作均相同,检查仪器包括美国Mallinckrodt Optivantage双管高压注射器和PHILIPS 128排256层iCT,将管电流设置为600mA,螺距及重建层厚分别是0.16和0.625mm,旋转时间及平均扫描时间分别是0.27s和5.53s,滤波函数iDos4;从心底开始扫描至主动脉方向,利用智能对比剂跟踪技术,对右冠开口位置的降主动脉进行检测,将阈值设置为120Hu;将对比剂注入至右肘正中静脉,对比剂注射总量包括两种:其一,正常体重指数(BMI)处于正常范围内,而且体重在75kg以下时,对比剂注射量为80ml;BMI在25以上或者体重在75kg以上,对比剂注射量则为90ml。对比剂注射方法为分段注射法,每段之间无需时间间隔,详细方法入下:首段50ml对比剂,注射速度为每秒5ml,其次30或者40ml对比剂,注射速度为每秒2.5ml,最后40ml生理盐水,每秒5ml;延迟扫描时间,一直到阈值最短延迟时间。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冠状动脉评分及血管断面平均CT值进行比较。冠状动脉评分[2]:①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肺动脉三大主要血管清晰显示,管腔连续,未见伪影则表示1分;②三大主要血管管腔连续,边缘较为模糊表示2分;③三大主要血管连续,管壁中度阶梯状或者中度伪影表示3分;④三大主要血管管壁存在相对严重的伪影,血管不连续,增加了诊断难度为4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本次试验中的计量资料(x±s)和计数资料(%),检验值分别是t和x2,检验值分别为t和x2,组间对比经P值判定,P<0.05则代表差异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冠状动脉评分

研究组A和研究组B冠状动脉评分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下表1:

表1 分析两组冠状动脉评分

2.2 比较两组各血管断面平均CT值

同研究组B相比,研究组冠状动脉、肺动脉主干及主动脉血管断面平均CT值更高,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果见下表2:

表2 两组各血管断面平均CT值(x±s)

胸痛三联征指的是冠状动脉、主动脉夹层及肺动脉栓塞综合征,此类疾病具有疾病发展迅速、发病急等特点,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以往检查方法不仅检查时间长,而且早期诊断效果不理想,增加了肺动脉栓塞发生率,产生主动脉夹层漏诊现象[3]。现阶段,超过64排螺旋CT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当中,促进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心肌梗死及肺动脉栓塞影像学诊断准确率,临床上,通过有效治疗方法减少了患者死亡人数。一站式胸痛三联征CT扫描具有及早诊断的作用,为患者争取救治时间。

由于肺动脉强化达峰时间距离主动脉强化达峰时间大约是6-8s,要想确保主动脉、冠状动脉和肺动脉,则需要添加对比剂使用剂量,通常情况下,对比剂使用剂量处于100-120ml时间,大剂量使用对比剂在提高过敏率、增加患者心理及经济压力的同时,也对患者肺动脉显示造成了影响,有些甚至出现放射状伪影。有关研究大部分采用一次性注射对比剂方法,本次试验经过分段注射方法给予患者对比剂,第一段为50ml对比剂,第二段为30或者40ml对比剂,第三段为40ml生理盐水,在此过程中,从心底扫描至主动脉弓,确保对比剂浓度及速度,在低流速时对右心对比剂浓度进行调整。

对于胸痛三联征患者来讲,其病情相对严重,而且基础差,反复使用回顾性心电门控的小螺距重叠冠状动脉扫描模式,使其在全心动周期全部曝光,在此期间,患者需要承受较大剂量的辐射剂量,因此需要临床医师在对检查方式进行选择时充分考虑。电离辐射数量增加,很容易提高致癌风险及辐射遗传效应,所以需要加强对辐射问题的重视程度。尽管前瞻性心电门控能够减少胸痛三联征CT检查辐射剂量,但是,其很容易对患者心率造成影响,所以需要在保证穿透力的前提下减小管电压。

经过本次实验结果可知,研究组A与研究组B冠状动脉评分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冠状动脉、肺动脉主干及主动脉血管断面平均CT值均较研究组B更高,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将胸痛三联征扫描方式应用胸痛三联征检查中,在确保增强效果的同时,尽可能的采用低剂量对比剂,此外,利用低管电压实施扫描,减少辐射剂量,不仅可以控制对比剂及辐射量,同时有助于提升诊断效果,值得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阮卫锋,李焯洪,冯庆瑜,等.多层CT低管电压对胸痛三联检查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129-130.

[2] 王树全,王佳伟,汪雅洁.128层螺旋CT一站式低剂量成像在胸痛三联征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7,23(7):1070-1073.

[3] 张芝,刘涛,付建立,等.256层螺旋CT三联检查在急性胸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5):829-833.

论文作者:姜国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分析胸痛三联征CT检查技术优化及辐射剂量控制论文_姜国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