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重度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论文_彭川漫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 410000

【摘 要】目的:观察在重度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以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8例重度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对照组与分析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分析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相关指标。结果:分析组患者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重度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药物治疗中,将阿托伐他汀、苯磺酸氨氯地平以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应用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颈动脉粥样硬化;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疗效

在临床血管类疾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较为常见[1]。根据流行病学的相关研究情况显示,高血压会与血脂异常情况产生互相影响,并且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2]。重度高血压患者容易合并有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这会导致患者死亡率升高,给其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3]。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需要在控制住患者血压水平的同时,减轻患者靶器官损伤,并且降低其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几率[4]。我院针对此类患者选择不同类型的药物治疗方案,现根据实验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4月—2018年3月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重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当中选择88例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开展研究,患者纳入标准为: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标准、自愿入组、签署知情同意书、意识正常。患者排除标准为:继发性高血脂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精神功能障碍患者、所选药物禁忌患者、合并免疫功能疾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糖尿病患者、入组前半年内患有脑卒中或者心梗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对照组与分析组,每组各44例对象。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为53—71岁;分析组男性25例,女性为19例,年龄为52—72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后无差异存在(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患者每日服用1次,每次20mg。对照组患者同时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患者每日服用1次,剂量为5mg,连续接受8周治疗。

分析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患者每日服用1次,剂量为150mg,治疗周期同样为8周[5]。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根据其主要症状缓解情况将疗效分析无效、控制以及显效,治疗总有效为控制+显效。无效:患者治疗后相关症状未出现任何改善,部分患者病情甚至加重;控制:患者血压出现了下降,且粥样硬化斑块有所减少,但患者相关症状仍有发生;显效: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基本消失。此外,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主要为接受治疗后的IMT、PV、TNF-α以及hs-CRP。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中的主要数据需接受SPSS21.0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n(%),接受X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利用t值验算。若结果对比后P<0.05,则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效果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比较n(%)

2.2 患者临床指标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指标对比分析(±s)

3 讨论

伴随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以及环境因素等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数量出现明显增多,且其中不乏重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这类患者靶器官容易出现严重损伤,很多患者会合并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这会导致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6]。为有效缓解患者相关症状,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十分关键。

阿托伐他汀是治疗这类患者的常用药物,其药物成分可以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提高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并且在逆转斑块方面有较好效果。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一种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患者服用之后,药物成分可以对患者心肌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外的钙离子内流进行选择性拮抗,不断降低患者心肌的收缩力与耗氧量,对患者血管进行扩张,从而达到降压效果。与此同时,苯磺酸氨氯地平还可以对患者动脉血管进行扩张刺激,不断降低患者血管的外周阻力。我院在上述两种药物基础上加入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是厄贝沙坦与噻嗪类利尿药物氢氯噻嗪共同组成的复方药物,有较好的降血压协同功效,其治疗效果比其中任何单一药物的成分降压作用都更为有效。患者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之后,可产生协同效果,将患者体内缓激肽降解为无活性代谢物质,并且阻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其药效维持时间也较长,对于患者治疗有较好保障。

在此次研究当中,两组患者入院后分别接受不同类型的药物治疗。在对比相关数据后可看出,分析组患者治疗效果远好于对照组,且治疗后各项指标都要优于对照组,体现了三种药物联用的优势。

结语:

对于同时患有重度原发性高血压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治疗来讲,让其同时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以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的效果较好,且主要指标可得到显著改善,该方案值得实施。

参考文献:

[1]米红,林绍霞,吴志福.坎地沙坦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降压疗效及心脏重构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06):763-766.

[2]樊彩妮,赵海鹰,蒋玲,王浩.苯磺酸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24(07):674-677.

[3]戈陈艳,杜林哲,张雪萌,焦娇,石婷.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8,24(08):841-844+848.

[4]宋云方.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动态血压水平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34(07):607-611.

[5]李雷,杨荣礼,卢海龙,李平静,郝敬波,赵旭东.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01):95-97.

[6]王红,刘潇,葛音.通心络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HCY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6,36(07):1150-1152.

论文作者:彭川漫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  ;  ;  ;  ;  ;  ;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重度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论文_彭川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