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式军
南宁市机械施工有限责任公司 53000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工艺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市政道路属于公用工程的范畴,而路基施工是市政道路施工的重要环节,施工中必须根据工程地质情况,选用合理的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并加强路基施工管理,有效地提高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本文在此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对市政公用工程中道路路基的施工技术要点做了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工艺技术
前言:路基作为道路整体结构的基础,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及结构稳定性有着直接影响。为了达到道路安全使用的指标,路基在公道道路建设中的质量应当具备水温稳定性、刚度性以及强度性、稳定性。
一、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概述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施工较为复杂,涉及到城市的给排水工程、天然气管道工程、通信电缆工程等其他相关城市建设工程。而路基是道路施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结构形态和施工质量对道路路面的承重能力和运力水平保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路基建设的效果会对整个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提高起到积极作用。路基施工由多个操作环节共同组成,在施工时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市政环境中地下管道交错复杂,使路基工程项目质量监管的难度较大,对路基设计和施工造成较大的影响。另外,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施工为辅,因此,通常采取分段平行施工与流水施工的方式。
道路路基一直以来都是道路设计的的首先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如果因为路基土层的问题,而影响了道路铺面的效果,则需要对路基施工工艺进行调整,比如设置不透水层,以此避免地下水渗透,如果路基的承载能力没有达到相关要求,可以选择使用一些性能比较好的加劲材,而如果路基土层属于软土,则可以采取换土或者其他改良软土土壤,也可以选择使用轻质土壤作为新的基层材料,如果市政公用道路施工场地坡度比较高,则需要对其进行稳定性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几个工艺技术要点
1、做好施工测量
在施工测量中,以水准点、中线、导线的复测为重点。熟悉设计图纸,严格根据设计图纸及设计要求进行作业,并严格检查设计图纸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中线复测过程中,应增设加桩的地面标高与临时水准基点,以满足工程施工需求。进行每道工序测量放线时,应明确横断面位置,保证定位准确,为后期道路及结构物的定位做好基础,并使后期路基及结构物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挖方路基施工
土方的开挖工作一般采取分层开挖,并在整个开挖过程中应尽量确保路基排水通畅。土方开挖一般以挖掘机开挖为主并辅以自卸汽车运输,若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则应以人工开挖为主。在整个挖方过程中应严格参照设计图纸的放样坡度进行,避免少挖、超挖或挖洞取土现象造成的返工或浪费。开挖时应自上到下的进行,不能乱挖,并随时确保边坡的稳定性。若在施工时遇到土质改变必须修改施工时,应及时上报情况。
3、填方路基
首先是有填方路基试验环节。在填筑路堤前,先选取一段填方路段作试验路段,对试验段土壤的松铺系数、压实遍数、设备组合等都有所了解,从而实现每班工作人员完成最大和最合理的工作量。通过试验路铺筑工作,可以判定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当试验路段路基填筑平均高度80cm时,对原地表面清理与挖除后,将表层翻松30cm,然后平整压实(压实度≥93%)后填筑;当路堤填土高度大于80cm时,对原地表面清理与挖除后,将路堤基底整平处理并在填筑前进行碾压(压实度≥85%)后填筑。
其次是分层填筑并形成路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确保施工期内路基的排水疏通,每层填土应超过相应标高下路基宽度,每侧至少宽出50cm,以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满足要求。
最后是实现无漏压和均匀碾压。平整完成后用20t振动压路机,根据在试验段内所测定的在相应压实度要求下所需有压实遍数进行碾压,碾压时第一遍不振动,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由内侧向外侧按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时轮迹重叠0.4~0.5m,以保证实现无漏压和均匀碾压。
4、填筑
采取分层填筑、分段施工的方法。在分层填筑时,应当满足一层压实要求后,在进行下一层的填筑压实,在对填料进行压实之前,应当对含水量进行测定,确保含水量符合施工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防止返工的情况发生;在分段施工时,如果纵向搭接的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段填筑,先填筑来的地段应当按照1:l的坡度分层预留台阶,若是同时填筑,则应分层交叠衔接,并将实际搭接长度控制在2m以上,以免引起路基不均匀沉降,从而影响路面平整度。
5、路基压实
路基压实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因此,在进行路基压实时,施工单位要安排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对其压实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在开始压实时,要从路基的边缘开始,逐渐向中间部分进行碾压,从而形成路拱,在碾压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遵守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这样就能防止出现松土被机械推动的现象,就能为土基的压实质量提供保障。在进行弯道压实时,施工人员要从低的一面向高的一面进行碾压,从而形成单向超高横坡,在压实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注意压路机轮胎有1/2重叠,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压实不到位的现象。如果在压实过程中出现路基弹簧土,施工人员要及时将弹簧土挖出来,晒干后在进行回填碾压。压实结束后,施工单位要对其压实质量进行检查,确保路基压实度在98%。
6、做好路基排水工作
(1)科学、合理地布置路基地表排水设施
为了将地表水排出路面,施工人员首先结合地形、水系和排水系统,将路基地表排水设施合理布置在各个区域,打造出科学、有效的排水系统。地面排水的主要工作可以分为集中排水和分散排水。集中排水充分利用地形优势,通过设置横坡、边沟等顺势排除雨水;在地势较为平坦的情况下,则选择分散排水的方式。
(2)合理选择并修正地表排水的进出口
通过采取这一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堵塞、冻结等现象的发生,保证地面流水的顺畅,进而维护路基、路面的安全。同时,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排水对路面以及地带的损害。
7、路桥过渡段路基施工
路桥过渡段是道路和桥梁的交接处,也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在工程投入使用后,路桥过渡段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此部位最容易出现沉降,因此,路桥过渡段的质量非常重要,必须加强对路桥过渡段的施工质量控制。为了避免工程使用产生沉降差,首先要保证搭板和桥面的厚度和结构层是相同的,其次要针对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地基处理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的软基处理技术有很多种,日趋成熟,在施工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地基处理技术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地基处理技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使之达到设计要求。
三、结语
综上,道路路基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到路面的舒适性及耐久性。因此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环节及预期施工设计规划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提高材料质量和工艺技术运用的水平,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及标准进行施工,有效地提高道路施工质量,从而为市政道路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小清.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J] 大观周刊 2012(32)
【2】杨长勤.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6).
论文作者:覃式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路基论文; 道路论文; 压实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路面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