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政策与仁慈帝国_原子弹论文

坚持政策与仁慈帝国_原子弹论文

大棒政策与“仁慈的帝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棒论文,帝国论文,仁慈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新保守主义外交政策权威罗伯特·卡根,于1989年在美国《外交政策》季刊夏季号上发表了一篇奇文,题为《仁慈的帝国》,意指美国为“仁慈的帝国”。

人所共知,美国的对外政策是“胡萝卜加大棒”。实际上,美国人更看重大棒。大棒政策成了美国的传家宝。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1858—1919)曾教导后人说,“说话要温和些,但手中应握有大棒”①。贝拉克·奥巴马总统一上台就强调,武力仍是外交的最强大后盾。因此,“奥巴马外交政策的第一大原则是,确保美国有一根大棒可供挥舞”②。

所谓大棒,是指用现代化的先进武器武装起来的强大的军事力量,是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所说的美国实力中的硬实力,即“威逼实力”。大棒政策是威胁人、打击人的政策,是具有军国主义性质的战争政策。必须“有一根大棒可供挥舞”,既是美国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美国政府的行动指南,同时,它也表明了美国的帝国本质。

(一)大棒在手,操控全球

现在,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其军事力量之超强,是无可置疑的。

首先,美国军费开支之多,无人能比。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美国的军费开支非但没有减少,而且不断大幅增加。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在2010年8月9日的讲话中说,美国的防务预算自2001年以来已经翻番,达到每年约7000亿美元③。目前,除美国外,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国防费用超过千亿美元的。2007财政年度,美国的国防费是6230亿美元,而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加起来的国防费为2771.12亿美元,只等于美国军费的44.48%。

其次,美军武器之先进,无人能比。美军有先进之矛,也在打造有效之盾,并宣称要“建立无缝的防空系统”。美国是核武器的发明者和首先使用者。截至2009年9月30日,美国储存有5113枚核弹头④。此外,美国还有许多贫铀弹、白磷弹、集束炸弹和钻地炸弹,以及近、中、远程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美国在天空有上千颗的军用和民用卫星,并首创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航空母舰被认为是“美国军事力量的象征”。目前,全世界共有21艘航母,美国就占有11艘,而且都是10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美国还有3万吨级的核潜艇以及“宙斯盾”舰等舰船。在空军方面,它也占有绝对优势。目前,只有美国有第五代战机,1997年试飞成功的F—22“猛禽”战机,隐身能力强,超音速,飞得高,飞得远。首批F—35隐形战机,也将在4年后投入使用。2010年4月22日,五角大楼试射了两架无人驾驶的“轨道测试飞行器”,其中一架是X—37B无人空天飞机,另一架是“猎鹰”HTV—2(已失败)。X—37B的飞速高达25马赫,可在太空绕地球轨道飞行9个多月(12月3日凌晨已返回地面),其作战区域是整个地球乃至近地空间,能在1—2小时内攻击任何地面目标。美国《基督教箴言报》说,这是“轨道战争的前兆”。

再次,美军部署范围之广,无人能比。美国现役军人140万,加上预备役部队和国民警卫队,共计约220万人。美军在五角大楼统领下。设有8个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欧洲司令部、南方司令部、北方司令部、中央司令部、非洲司令部、网络司令部和全球打击司令部。美军早已遍布全球,它在140个国家设有上千个军事基地(不包括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基地)。据五角大楼公布的数字显示,美国海外军事基地分布着3.2万多个营地、机库、医院和其他建筑,还租用有1.6万多处其他设施,军人和工作人员有50万之多。在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美军战略东移,亚太地区成了美军的战略重点。目前,它在东亚、西亚和南亚等地的驻军有30多万人。

美国投巨资打造巨型“大棒”的目的,简言之,就是要以武治天下,独霸全球。在“称霸”这个大目标下,具体而言,挥舞大棒,至少可以有以下几种收获。

1.可以使被征服者屈服。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军死伤4500多人,促使美国参加二战。为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美国于1945年8月6日、9日,先后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虽然宣布投降,但他们心里不服,现在只讲“终战”,不说“失败”、“投降”,不愿认罪、道歉,甚至想要“奥巴马总统访问广岛进行道歉”⑤,想“脱美入亚”,想让美军基地迁出冲绳县。2010年5月23日,美国《纽约时报》网站就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发表的文章中说:“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今天对愤怒的冲绳民众说,美军普天间基地将迁至县北部而不是迁出冲绳县,这违背了他竞选时的重要承诺。”他接受美国要求,履行2006年日美达成的协议。“这是奥巴马政府的胜利,却是让鸠山蒙羞的让步”。现在,日本表面上是个独立国家,实际上它是个半独立国家。

2.可以任意打击不顺从的弱小国家。原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不想成为美国的“伙伴”,美国就在1999年3月24日以“人权高于主权”为由,绕开联合国发动了科索沃战争,打散了南联盟,整死了米洛舍维奇。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在1991年海湾战争后,仍不肯听从美国的指挥,小布什就以他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且和本·拉丹有联系为由,在2003年3月20日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萨达姆被绞死了,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伤亡了,一个好端端的伊拉克被搞得七零八落,人民不得安宁。

3.可以加固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北约是为抗苏而建立的军事集团,但它在美国的操控下,并未因华约解散、苏联解体而消亡,而是继续扩大,不断为美国效力。冷战时期,美国部署在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挪威五国的200多枚原子弹,至今并未撤走。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不久前明确指出,北约是且仍将是一个“核联盟”⑥。在亚洲,近年来日本和韩国都有疏远美国、谋求政治军事独立的意向,于是,美国就利用日朝、韩朝矛盾,特别是利用“天安舰”事件和朝韩炮战,搞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并已收到了明显的固盟效果。

4.可以在敌对力量之间当“渔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都不是最初的参与者,而是坐山观虎斗,并以“中立”为名,两边下注。二战后,它还一再充当“渔翁”。在20世纪80年代的“两伊战争”中,美国一方面公开向伊拉克提供15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另一方面暗中向伊朗提供了大量武器(价值82亿美元),这就是1985年9月至1986年10月发生的所谓“伊朗门”事件、现在,美国又在印巴之间两边下注。巴基斯坦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下,配合美军“反恐”,打击塔利班,虽然也得到了美国的一点援助,但受到的损失更大。与此同时,美国却给印度送去了大礼包。它不仅与印度签署了核能协议,而且同印度签订了数百亿美元的军售合同。美国的“重印轻巴”政策已经显现。奥巴马最近还允诺,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5.可以对新兴国家进行威胁。小布什在2002年9月20日发表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中宣称:“我们的军队必须非常强大,强大到足以让潜在敌手放弃为超过或与美国抗衡而进行任何加强军事实力的行动。”2010年以来,美国一再拉拢中国的周边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一再出动“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和F—22“猛禽”战机在中国的大门口耀武扬威。此外,美国已决定派3架“全球鹰”无人驾驶侦察机到日本关岛执行任务,其中的第一架飞机已于9月20日部署到位,其飞行范围达1万英里。美国媒体认为,这“不仅提供监视中国军事部署行动的机会,还保留了在亚洲加强安全和提高威慑力的新手段的可能性”。

(二)升级换代,军备竞赛

人所共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从常规性武器到核武器,一直都处于领先地位。所谓领先,就是领跑军备竞赛。美国正是靠搞军备竞赛才保证了它手中的“大棒”得以不断挥舞。

1.美国发明原子弹,挑起了核军备竞赛

1945年7月16日,美国的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时任美国总统的哈里·杜鲁门为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在7月24日决定对日本使用原子弹。8月6日和9日,先后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证明了原子弹的巨大杀伤力,也证明了美国手中有了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从此,他们就更增强了称霸全球的野心。美国前总统赫伯特·胡佛宣称:“目前,我们、只有我们掌握着原子弹,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全世界”⑦。这就必然会迫使不愿听从美国指挥的一些国家制造自己的原子弹。

1949年8月23日,原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从而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此后,英国在1952年10月3日试爆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使核国家由双雄对峙变为“三足鼎立”。1960年2月13日,同美国闹独立的法国试爆了自己制造的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中国的蘑菇云升空,从此形成了公认的五个核大国。

在冷战时期,国际斗争的主角是美苏两家,也叫美苏争霸。苏联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于是美国就决定要造出更厉害的超级炸弹——氢弹。1952年12月1日,美国爆炸了一颗比在广岛用的原子弹威力大600倍的氢弹。随后,苏联、英国、中国、法国也都有了自己的氢弹。但是,拥有核武器最多的国家一直是美、苏(俄)两家。据2009年美俄双方通报的数字,美国有5573枚核弹头,俄罗斯有3906枚。1991年7月两国签署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已于2009年12月5日期满失效。2010年4月8日,奥巴马和梅德韦杰夫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签署新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规定双方各自部署的核弹头7年内削减到1550枚以下,战略武器运载工具应削减至700件以下。这应该说是个进步,但能否兑现也未可知,但可知的是,2010年9月15日美国进行了亚临界核试验。

2.里根提出“星球大战”计划,挑战《外层空间条约》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1961年和1962年,苏联人和美国人相继遨游太空。这已有外空军事化的可能。为防止地球上的军备竞赛进入太空,1966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外层空间条约》(全称为《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该条约于1967年10月10日生效。条约规定,禁止将载有核武器的物体放置在环地球的轨道上,或安置在天体或外层空间;不得在外层空间建立军事基地、军事设施和进行军事演习、武器试验等。

但是,美国从未认真遵守联合国决议。1980年11月4日,罗纳德·里根当选为美国第40任总统。当时,美国的军事专家们正酝酿一种取代“确保相互摧毁”战略的新的“高边疆”战略,就是大力研究太空军事技术,发展太空工业,以确保美国的军事战略优势地位。里根正是根据“高边疆”战略理论,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

1983年3月23日,里根向全国发表了他的“星球大战演说”。宣称“我们将着手进行一项可以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业”。1984年1月6日,里根签署第116号国家安全决定文件,正式批准了这个耗资惊人的庞大的“星球大战”计划。这是美国继“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的第三个高技术开拓计划。这一计划的实施,加强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地位。后来,由于苏联解体,克林顿总统曾在1993年3月宣布,将结束这一“世纪大工程”。事实上,这一工程并未终止。克林顿和小布什是用被称为“星球大战之子”的导弹防御系统和太空战机、太空武器计划,充实并提高了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

导弹防御系统经过多年多种形式的反复试验,已基本定型、部署到位。现在,世人最关注的是美国的外空军事化问题。2010年4月22日,五角大楼成功试射了“轨道测试飞行器”X-37B无人空天飞机。美国的X-37B无人空天飞机升空飞行,标志着新的更加危险的一轮军备竞赛的开始。

美国投巨资制造的高精尖武器,并不是供人观赏的展览用品,而是用来发动战争、滥杀无辜的利器。美国学者之所以把美国称为“新型霸权”、“善良的霸权国家”、“温和的帝国”以及“仁慈的帝国”等,其目的就是要掩盖它的残忍。

(一)使用核武,报复日本

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法西斯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在欧亚两洲跳出来的一对恶魔,它们联手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60多个国家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美军3000多人死亡。为了报复日本,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在日本投掷原子弹,使日本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也可能是唯一一个遭受原子弹打击的国家。

今年是广岛和长崎核爆炸65周年,据美联社2010年8月9日报道,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掷的原子弹至少造成22万人丧生,其中广岛已超过14万人丧生。但是,这里没有一个属于东条英机之类的甲级战犯。

(二)朝鲜停战,又打越南

1950年9月15日,美军以“抗拒共产党南侵”为由,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在仁川登陆,从此开始了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由于它不承认鸭绿江是中朝两国的分界线,公然轰炸我国东北地区,逼迫中国不得不出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美国投入了它陆军兵力的1/3、海军兵力的1/2、空军兵力的1/5,其服役总人数达570万,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的杀人武器,包括细菌战,据法新社2010年6月25日电,朝鲜战争导致近300万人丧生。经过3年较量,美国不得不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承认这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失败”。

美国前国务卿艾奇逊说,“我们不能再来一场朝鲜战争”。但是,1954年7月日内瓦会议达成协议,法国结束它在印支的百年殖民统治后,美国就认为它应该来填补“真空”。肯尼迪、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都相信,阻止共产党在越南获胜,是美国的重大利益问题,认为防卫南越事关全球遏制的全盘战略。于是,美国就策划入侵越南,以致陷入“越战泥潭”。从1961年5月派100名“特种部队”进入南越到1973年1月美越签署《巴黎协定》,打了12年,到1975年4月30日西贡解放、南北越统一,总共是13年零11个月,结果是“美国输了这场战争”,美国兵有58167人死亡、153303人受伤。在这次战争中,进一步显示了美帝国的残暴性。美军战略空军司令李梅声称,要把越南“打回到石器时代”,实行“地毯式轰炸”、“中后卫”战略轰炸,空袭3650次,投弹约800万吨,它还使用化学武器(落叶剂)等各种杀人武器,杀害越南平民300多万人。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麦克纳马拉在1995年出版的《回忆:越战中的悲剧与反思》中说,美国介入越战“错了,错得可怕”。尼克松认为,越南战争“是不得人心的战争”,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不成功的战争”⑧。

(三)两极终结,一超逞凶

从1989年到1999年,是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10年。所谓重大变化,是指两极格局终结,美国成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借此机会又发动了两场战争,再次显示了它的残忍。

1.海湾战争,又称“第一次伊拉克战争”。“美国之所以敢于开始这场战争,只是因为苏联很虚弱,不再是一个强大的超级大国。世界新秩序是美国的,是由掌管中央情报局的总统维持的”⑨。1990年8月2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给美国提供了一个控制中东的良机。于是,美国就以“反侵略”和“解放科威特”为旗帜,组成28国联军,集结了70多万军队,打了一场被称为“第2.5次世界大战”的海湾战争。从1991年1月17日开始到2月28日结束,共计42天,主要是大轰炸,地面战争只打了72小时。在一个多月的狂轰滥炸中,美军共出动飞机109876架次,投下了885000吨炸弹,并使用了大杀伤性的贫铀弹,造成成千上万的无辜平民死亡。

2.科索沃战争。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和依从美国的北约为打散南联盟、实现科索沃独立而发动的一场战争。南联盟原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它是个不结盟的国家。科索沃问题本质上属于南联盟内部问题,但美国和北约不以各国主权平等的精神和平解决争端,而是以武力相威胁,并炮制出了一个“人权高于主权”的谬论,为其动武提供借口,并且以“制止种族清洗”为名,绕开联合国,悍然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了78天的狂轰滥炸,倾泻了2.2万吨炸弹,包括贫铀弹,造成3500人无辜死亡。美军指挥官克拉克将军曾下令以武力制伏控制普里什蒂纳机场的约200名俄罗斯军人,但英军拒绝执行这一命令,从而避免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⑩。令中国人无比愤怒的是,美国公然向中国驻南使馆发射5枚导弹,造成我馆毁人亡。科索沃战争打散了南联盟,也激化了俄美矛盾,同时意味着美国的战略重心将由欧洲转向亚洲。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美国带头支持,给地区和全球的和平稳定造成了恶劣影响。

(四)“反恐”战争,毕露原形

尽管至今仍有人认为“‘9.11’恐怖袭击是一场阴谋”,“经不起科学检验”,但它还是让小布什在苏联解体后找到了一个明确的敌人——恐怖主义,于是他就发动了两场“反恐战争”,即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阿富汗战争从2001年10月7日开始,至今已进入第10个年头。伊拉克战争从2003年3月20日开始,到2010年8月19日美军的最后一个战斗旅撤出,打了将近7年。目前,美军还留有5万名占领军和1600名文职人员在监控伊拉克。如何评论这两场战争,或许还有争议,但奥巴马上台后,“反恐战争”不提了。为什么?因为它使美国现了原形。具体而言,是美国用自己的炸弹炸碎了它长期忽悠人的民主、自由和人权这三面旗帜。

1.民主。民主是个好东西,人人都追求它。中文的“谐”字,深刻地表明了它的要求,就是人人平等,人人有发言权;大家的事,众人说了算;国际上的事,各国说了算。联合国现有192个成员国,不能由美国一家说了算,但美国坚持搞单边主义、强权政治。联合国不给美国签发打伊拉克的通行证,小布什就让联合国“靠边站”。法国和德国不赞成美国动武,美国就把它们打入“旧欧洲”之列。美国政要博尔顿甚至说,“不存在联合国这种东西”,“国际社会只能由唯一幸存的超级大国领导,这个超级大国就是美国”(11)。这不能说是“民主”,只能说是“独霸”。近几年在多个国家的大选中,美国也是指手画脚,多有干涉。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就对美国人的干涉很不满。这说明,美国搞的“民主”是虚伪的,其目的是实现全球美国化。

2.自由。自由也是一个人人追求的目标,但美国所谋求的不是人类的真正自由,而是要构建美国统治下的“自由世界”。美国发动的两场战争的代号,都有“自由”二字,在阿富汗称“持久自由”行动,在伊拉克叫“伊拉克自由”行动。但是,人们看到的只有美军的“自由”行动,没有看到阿富汗和伊拉克人民生活的自由与安宁。大赦国际组织在2007年5月23日的一份报告中说:“美国政府坚持不懈地追求毫无限制、随心所欲的行政权力,把世界当成自己的‘反恐战’的大战场,直接绑架、逮捕、拘留甚至折磨嫌犯”,“美国政府说一套做一套已经无耻到令人发指的地步”(12)。宗教自由是美国也不反对的政策,但它竟然在“反恐战争”开始时打出了“新十字军东征”的旗帜,这就把“反恐战争”与伊斯兰教挂上了钩。尽管布什总统解释说,“新十字军东征”“不是对伊斯兰教的战争”,但受打击、遭灾难的还是两个伊斯兰国家的穆斯林大众。这是旧恨引新仇,因此反恐越反越恐。

3.人权。人权是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共同追求。它对美国来说,既是一面诱人的旗帜,也是一根打人的棍子。如前面所说,它以此为名打了一场科索沃战争。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行为如何?可以概括为四个字:践踏人权。一是滥杀无辜。美国对无辜平民的死亡,不像对美军士兵的死亡那样在意,那样珍惜,那样死亡一个登记一个。截至2010年8月18日,美军在伊拉克共计死亡4406人,而伊拉克的平民死亡者则“不计其数”,或者说是它不敢公布这个数字。同样,在阿富汗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平民死亡人数统计。更有甚者,一些美国士兵竟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以杀人为乐。“维基揭秘”网站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说:“伊拉克和阿富汗大地上洒满了实实在在的鲜血”,“数以千计的儿童和成年人惨遭杀害”(13)。二是凌辱妇女。二战后以来,美军强奸妇女事件在其所到之处不断发生。日本投降后,从1945年8月至1946年春,有7万日本妇女被迫充当35万美军的性奴隶(慰安妇)。此后,在美军基地附近常有强奸问题出现。三是虐待囚犯。《日内瓦公约》明确规定,战俘应得到公平待遇,禁止侵犯个人尊严、严刑拷打等。但是,美国在关塔那摩、阿布格里卜和巴格拉姆等公开和秘密的监狱里,除用水刑、狗恐吓、暴晒、接连数日不让睡觉等酷刑和折磨外,还让囚犯脱光衣服,赤身叠罗汗或用绳牵着像狗一样跪着走等办法侮辱人。这是公然违反《日内瓦公约》的行为。因此,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2007年3月9日以《我们在人权问题上很虚伪》为题发表的文章中说,美国“是一个臭名昭彰的犯法者”。墨西哥《每日报》2010年10月27日,就美英两国的人权问题发表一篇文章,题为《不相信美英人权的483832个理由》。文章说,“在伊拉克阿布格里卜监狱、美军关塔那摩基地令人发指的虐囚罪行曝光后,小布什—切尼政府已被钉在人权耻辱柱上”。

上述种种情况表明,美帝国并不比罗马帝国、大英帝国等更仁慈些。

注释:

① 畅征:《略论美国的强势外交》,《领导科学》2008年第22期.

② 罗杰·贝克:《奥巴马对外政策逐渐形成》,美国战略预测网2009年2月16日.

③ 法新社华盛顿2010年8月9日电.

④ 路透社华盛顿2010年5月30日电.

⑤ 《奥巴马放弃广岛之行象征着脆弱的日美关系》,日本《产经新闻》2010年9月19日.

⑥ 《美国在欧洲的核武器应该怎么办》,德国《星期日法兰克福汇报》2010年9月5日.

⑦ 胡佛:《论美国的道路(1945—1948)》,纽约1949年版,第14页.

⑧ 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652页.

⑨ 詹姆斯·沃尔什:《全球巡逻》,美国《时代》周刊1991年4月1日.

⑩ 《时任英军指挥官的詹姆斯·布伦特答记者问》,西班牙《世界报》2010年11月15日.

(11) 丁刚:《多边合作求安全》,《人民日报》2005年3月23日.

(12) 《大赦国际说,美国把世界当做大战场》,英国《泰晤士报》网站2007年5月23日.

(13) 《白宫恳求“维基揭秘”网停止公布阿富汗战争秘密文件》,英国《泰晤士报》网站2010年7月30日.

标签:;  ;  ;  ;  ;  ;  ;  

坚持政策与仁慈帝国_原子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