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铁路供电系统应急处置水平探讨论文

提升铁路供电系统应急处置水平探讨

□ 翟小毛

关键词: 接触网;铁路供电系统;应急演练;事故模拟;演练模式;故障抢修;应急培训

随着我国铁路电气化的稳步推进及高速铁路的跨越式发展,接触网成为铁路运输保障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点多面广和设备复杂,接触网同时也成为其中一个薄弱环节,一旦发生接触网故障,牵引机车无法运行,将给铁路的运输秩序带来严重干扰,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及大额物资的顺利转运。所以,接触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也成为铁路交通领域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一环。经验和教训表明,通过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可以有效缩短故障延时,将故障、事故损失降低。而安全敏感性的强弱、应急处置能力的高低,基本上决定了接触网应急抢修的结果,因此,规范日常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变得尤为关键。笔者对铁路供电系统内太原铁路局集团公司侯马北供电段、郑州铁路局集团公司郑州供电段接触网应急演练组织体系进行了实地调研,就此进行演练跟踪、问题剖析、特情预案准备与应急方案优化,并提出提升供电系统应急处置水平的意见与建议,其目的是为了提高高铁接触网应急管理水平,提升应急演练效果和保障铁路运输的秩序。

OSCE被称为是一种形成性评估、教育性评估或教育诊断性评估,而非单纯的评价性评估,该测试可以在教育训练期间进行,可对受训者做出回馈,以改善其今后的学习。因此,采用OSCE进行技能训练时,可以多种方式让学生观摩,通过回馈、自省、讨论来增强学习效果。如在身体检查与评估课程中,教师可以OSCE作为回示教,让学生分别担任考生、考官和标准化病人。

一、高铁接触网应急演练组织总体现状

1.规范规章制度

太原铁路局集团公司和郑州铁路局集团公司供电系统结合总公司《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抢修规则》、《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故障抢修规则》,均制定了《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抢修工作实施细则》、《高速铁路接触网应急抢修管理实施细则》、《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故障抢修规则》、《高速铁路接触网应急预案》、《供电系统应急指挥管理办法》,并在实行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多次修订补充。针对接触网应急演练,按年度制定《供电系统年度事故(故障)应急演练安排》,细化了段级演练管理实施细则。

2.定期组织演练

按照系统所制定的《供电系统年度事故(故障)应急演练安排》,太原、郑州铁路局集团公司均能够按照规定周期每半年组织一次局级高铁接触网应急演练,侯马北供电段和郑州供电段能够按照规定周期每季度组织一次高铁接触网应急演练,两段下属高铁供电、运行车间能够按照规定周期每月组织一次高铁接触网应急演练。

针对演练模式,可采用多种模式进行:一是桌面演练,即通过采用讨论模式,演练人员从应急指挥分工、自身职责、突发情况等方面展开讨论,梳理流程,主要采取的是段级演练、车间级演练模式;二是模拟演练,即出动演练,针对具体的应急抢修薄弱点,有针对性地从故障通知、料具准备、人员分工和到达现场等方面进行实战演练,具体的抢修恢复设备过程进行口述的演练,主要采取的是局级、段级演练;三是现场演练,即基于日常实作演练,进行全面性应急演练,主要采取的是车间级演练。

3.定期进行检验

结合春融、防洪、防寒等季节性特点,两供电段及所属车间及时调整、增加应急演练项目。比如,均有在汛期前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应急演练,重点以接触网倒杆断线为演练内容。

4.跟进演练项目

在每次组织应急演练期间,由演练组织者和段安全科、技术科严格按照应急抢修预案及应急演练方案组织,并在演练后对应急演练过程中存在的组织分工、料具准备等问题进行全面点评,将应急演练的组织情况纳入半年度安全评估评分项。在每次段级、车间级组织应急演练后,详细填写事故(故障)应急演练记录,对存在的问题及整改要求进行明确,及时保存相关的影像资料备案。在组织段级应急演练后,段安全科及时下发《安全简报》及演练通报,确保全段相关专业能够汲取教训,引以为戒,有效地解决了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短板。

二、高铁接触网应急演练典型做法

1.制作应急演练音频资料

侯马北供电段为强化应急演练效果,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规范应急抢修管理,制作专项应急演练指导书及接触网断线等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置标准视频,采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方法,方便职工学习掌握。

郑州供电段研发的牵引供电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立足于“平战结合”管理理念,以智能化移动终端为载体,构建出“中心”加“现场”的指挥模式。该系统将移动视频监控融入应急指挥,强化语音、视频、数据的整体联动,实现对段、车间、班组三级远程指挥。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该系统根据天气预警信息、周边环境信息、设备故障跳闸参数等各种数据,自动启动专家诊断系统,及时分析并判断出故障性质,实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应急专家小组。当确定故障范围和地点后,系统及时标注故障点位置,并在相关车辆上开启导航系统,引导抢修车辆奔赴现场,通过随身携带的单兵头盔、4G手机等视频终端,第一时间将现场实时信息(图片、视频)快速回传到指挥中心,使指挥人员及时掌握现场情况,辅助抢修人员进行快速应急抢险,达到调度指挥科学化,生产管理规范化的目的。在应急处置过程中,段生产指挥中心利用单兵头盔、接触网作业车车载视频等装置,对整个应急过程进行监控,强化了应急处置流程的标准化和流程化。

2.利用大数据应急指挥系统组织演练

但令我沮丧的是,大病来袭的我在剧咳中竟然没有引起任何一个人的注意。别人不注意也就罢了,居然连老婆綦丽也没有注意。他们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到裘子的身上。尽管裘子的笑话己经讲完了,他们却仍把目光停留在裘子的脸上放肆地大笑着。好在老婆就坐在我身侧,我赶紧凑过去对老婆说:我的假牙掉了。

从高铁目前的建设规划中不难看出,伴随着隧道的不断增多和加长(尤其穿越山体和地质灾害带的隧道、大桥)、设备的老化,隧道内接触网事故的发生率不断加大,密闭空间应急处置和救援向来是工程建设单位和维护单位面临的难点。此种特殊位置事故应该单独立项,专门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与流程,并加以模拟训练。如此次调研的石太客运专线太行山隧道全长27.848千米,最大埋深445米,为双洞单线隧道,是目前我国最长的高速铁路山岭隧道。但相关的抢修人员组织、培训、器材等方面的发展明显滞后,高速隧道接触网抢修属于盲点。由于此前无现成的事故案例和完整的抢修流程以供参考,而且管内新建隧道未发生影响较大故障,因此调研发现郑州铁路局、太原铁路局集团公司供电系统均未对隧道接触网故障列出单独的预案和物料,如用于快速固定预埋件的高标号速干水泥不在备料里,超长隧道配置的大功率无线对讲机也未装备,人员培训也几近于无。

前面结果显示壳聚糖与肉桂醛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储藏时间及加热处理而加深.因此,考察处理后肉桂醛/壳聚糖微球中川陈皮素的释放行为.图4显示加热处理会降低川陈皮素的释放率.室温静置处理后,肉桂醛的含量对川陈皮素释放影响不大.加热处理后,肉桂醛含量越高,川陈皮素释放率降低.肉桂醛/壳聚糖微球图片显示50℃处理后微球粒径变小(图5A).从SEM图看出,加热处理后,肉桂醛/壳聚糖微球表面结构更致密,因此降低了川陈皮素的释放 (图5B).

3.定期对整体情况通报点评

高铁接触网事故发生点有一定的特殊性,抢修路途环境较城网复杂,部分抢修线路经常改变。在出动抢修的过程中,汽车驾驶员一定注意安全行驶,但有的驾驶员因赶时间超速行驶,不遵守交通规则,如在通往高铁的方便路段多为乡村土路、泥泞公路,再加上客货混装等因素,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反而给抢修带来次生事故,类似事故在铁路系统内曾多次发生。车间的专职司机,应保持其情绪稳定,身体状态良好,精力充沛,做到人有情绪不驾车。加强对驾驶员的业务技术教育和培训,保障驾驶员技术知识及时得到更新,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技术不合格的驾驶人员不准上岗操作。没有出车任务的时候,驾驶员也必须每天坚持对车辆进行检查并留有记录,以提高驾驶人员的责任感。系统内应建立对驾驶员的驾驶理论、相关业务、安全里程等项点的考评制度,并将其纳入考核范围。

当前HSE管理体系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共同认可,HSE管理体系建设、体系运行正在成为企业的重要任务。应从HSE管理体系运行的实际出发,以深入剖析、系统研究为基本路径,找到解决HSE管理体系运行问题和提升HSE管理体系运行效能的策略和方法,实现对HSE管理体系的系统改进和科学优化,在企业管理层面和功能体系上促进企业内在、全面、跨越式地发展。

2016年9月,郑州南站至小李庄路段发生跨越铁路的电力线断线后,调度中心立即发出故障报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利用系统迅速判断出故障发生原因和故障位置,引导相关车辆奔赴现场,仅用时96分钟,就将事故处理完结,极大地缩短了事故处置时间。郑州供电段采用此智能系统,实时掌握应急演练各个环节情况,为掌控事故现场情况提供了高效的手段。

三、对高铁接触网应急演练组织的思考

1.高铁隧道内接触网故障抢修是当前弱项

核医学检查显示:单纯FT3显著升高且摄碘率降低14例;单纯FT4显著升高且摄碘率降低10例;FT3、FT4升高且摄碘率降低30例,共计阳性患者54例,阳性率为90%;超声检查阳性患者45例,阳性率为75.0%,核医学检查与超声检查联合显示阳性患者60例,阳性率为100.0%。

高速铁路隧道接触网故障分为:轻度破坏,如线索脱落中度破坏,如整体预埋件脱出、打弓断线;严重破坏,如地质灾害造成的长距离整体破坏等。针对不同程度的破坏应分别建立抢修预案,培训相关人员,备足抢修物料。同时,由于高铁隧道内故障有时候会涉及工务、电务,因此应急预案里应该有与工务和电务沟通的项点,避免由于特殊位置设备分界不清,造成维修时结合部出现问题干扰维修进度。

2.汽车驾驶员是当前抢修忽视的一个重点

安全职能科室及时对全段应急演练情况进行梳理,定期通报点评。在组织流程评价中不能单一按照处置时间来评价,而是应该将全流程分步骤进行时间对比,再结合完成工作量的质量评价,形成最终的考评,统筹优化,最终形成最合理的应急演练流程。

四、对高铁接触网应急演练管理的建议

1.利用大数据集中指挥系统组织演练

借鉴郑州供电段大数据应急集中指挥系统,将信息化整合到演练中,借助高、精、尖的设备做到对事故处置的快、准、稳。

2.加强应急培训及应急演练

针对目前高铁新员工较多、应急处置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高铁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培训工作,积极组织故障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要定期开展跨部门的联合演练和季节性应急演练。

3.对新问题新情况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新办法

对特殊地段和区域(如长大隧道、长跨大桥、地貌复杂区域等),相关部门应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应用专业知识和特殊料具,进行针对性演练,以保证特情处置效率。

4.为应急演练组织建立综合评估模型

通过演练找出预案和各科室、车间的实际应急响应行动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建议,以便修订预案,改进应急培训工作,最终提高接触网故障抢修的应急能力。

五、结语

当面临接触网故障的时候,相关人员应做到临危不乱,按照既定预案、响应程序和处置要求,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充分应用各种手段和应急资源,对事故进行处置,做到对事故影响时间和范围的有效控制,将接触网故障对铁路运输秩序的干扰降到最低。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在前期要做大量的调研、实验、演练,在摸索中制定出合理的故障应急预案,并在实际处置中加以检验和完善。目前类似高清工业相机、无人机、机器人等各种高科技设备都被引入铁路供电系统,在故障处置中如何将这些高科技设备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也是铁路供电员工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

DOI: 10.3963/j.issn.1006-8864.2019.02.031

(作者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标签:;  ;  ;  ;  ;  ;  ;  ;  

提升铁路供电系统应急处置水平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