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李世信

李世信

(蒙山县汉豪乡卫生院 广西 蒙山 546707)

【摘要】 目的:探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促胃动力药物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辅以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和抗抑郁药氟西汀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促胃动力药、质子泵抑制剂和抗抑郁药联合治疗FD,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6-0186-0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占消化不良患者总数的20%~40%。该症具有发病率高、易反复、病程持久等特点,不但影响患者消化吸收功能,而且威胁患者身心健康。故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有效治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5例,给予促进胃动力药、质子泵抑制剂和抗抑郁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其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18~67岁,平均(42.1±5.3)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3.4±1.2)年;所有患者均采用排除性诊断,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腹胀、烧灼感、食欲不振、嗳气、早饱、恶心、呕吐、抑郁、失眠、焦虑、头疼,具有以上症状超过3种,且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且经B超、胃镜、钡餐造影及实验室检查,无引起上述症状的肝肾、胃肠道及附属器官器质性病变;排除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炎症溃疡、糜烂;有恶性肿瘤、糖尿病、胰腺疾病、食管炎、风湿、肝肾功能不全、精神障碍、腹部手术、神经疾病、胆囊或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者,及近期使用其他抗酸药、抗抑郁药物。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促胃动力药物治疗,予以多潘立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84,规格:10mg×36片)10mg,餐前30min口服,3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辅以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抗抑郁药(氟西汀)治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上海信宜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335,规格:20mg×28粒,)20mg,餐后30min口服,2次/d;盐酸氟西汀胶囊(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80114,商品规格:20mg×7粒/盒),口服,1~2片/次,3次/d,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治疗期间两组均停用其他药物,避免摄入浓茶、咖啡及辛辣刺激等食物,排除干扰。1个月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 1个疗程,每两周随访一次,检测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指标。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用药前后症状及体征变化、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

1.4 评定标准[1]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且停药半年内无复发;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改善,但停药2周内复发;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常规、心电图机肝肾功能无异常改变。观察组头痛1例,食欲减退1例,未停药,自行缓解;对照组轻度腹泻3例,头痛2例,对症处理后缓解。

3.讨论

FD属于功能性胃肠疾病,常无器质性病变及全身性疾病,但患者长期消化不良,极易影响正常饮食及营养汲取,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有效治疗FD是改善消化功能的关键。既往临床常采用促胃动力药物治疗,如多潘立酮,该类药物属于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可直接作用于胃肠壁,收缩胃肠平滑肌,增加胃肠蠕动,进而加速胃排空,同时,还能增强胃窦和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幽门收缩,进而防止胆汁反流、抑制恶心与呕吐,临床多采用该类药物治疗FD,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故此,临床大量研究FD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以探讨FD治疗方法[2]。

迄今为止,探究FD病因病机尚未定论,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空腹或餐后胃肠动力明显减弱或呈现痉挛性收缩,同时,胃窦-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及协调功能异常,进而导致胃肠电节律紊乱及胃排空延迟;(2)胃酸分泌异常:胃酸分泌过盛或胃肠敏感性改变。有研究证实:FD患者对酸性物质具有较高敏感性;(3)精神心理因素:精神心理障碍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密切,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或负性应激反应时,会使胃酸间歇性分泌及中枢促皮质释放因子(CRF)分泌增加,导致内脏感觉处于高度敏感状态,若此时胃肠运动障碍,则增强对黏膜损害[3]。本文研究中,针对以上FD病因,采用多潘立酮、奥美拉唑和氟西汀联合治疗。

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具有脂溶性和弱碱性,主要是抑制胃酸分泌。该药主要由细胞色素P450中的多态性表达酶承担代谢过程,故此,代谢动力学主要表现为血浆浓度高、药物代谢率较低等特点。同时,该药在酸性环境中极易浓缩、聚集,并特异性分布在胃黏膜壁细胞的分泌小管中,当受环境影响时,可转化为具有活性的亚磺酰胺,并与H+-K+-ATP酶的巯基呈不可逆性结合,产生亚质子泵和磺酰胺之间的复合物,降低该酶的生物活性,进而强烈而持久的抑制胃酸分泌,短时间内使胃液PH值接近于中性,以保护胃黏膜[4]。

氟西汀是一种高特异性、高选择性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本品是一种口服抗抑郁药,通过特异性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5羟色胺的浓度,从而发挥调节5羟色胺的功能,而5羟色胺可经不同受体亚型,不仅可发挥调节精神神经功能的作用,而且还是调节胃肠功能的重要递质,利于改善FD临床症状[5]。本文研究结果也显示,联合抗抑郁药氟西汀治疗后,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消化系统症状,亦进一步证实FD与精神因素的关系。

相关研究证实[6]:针对FD患者胃动力缺乏、胃酸异常及负性心理应激等不良因素治疗,可有效促进胃肠道动力,抑制胃酸分泌,抗抑郁,能全面缓解FD症状,使FD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本文研究中应用多潘立酮、奥美拉唑及氟西汀联合治疗FD,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不良反应轻微。结果提示:多潘立酮、奥美拉唑和氟西汀联合治疗FD,治疗效果显著。但因受病例资料限制,尚缺乏Hp感染、激素分泌异常所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病例,为此针对该症的治疗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对该症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促进胃动力药、质子泵抑制剂和抗抑郁药联合治疗FD,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乌兰.2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诊疗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4(11):123-124.

[2]唐国洪.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5,05(08):133-133,134.

[3]张博,王一.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成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08(12):56-57.

[4]李萍,邱忠伟.奥美拉唑联合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探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11):2450-2451.

[5]魏艳,吴猛军,彭向红.黛力新联合多潘立酮与兰索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12(07):138-139.

[6]王新亭,李明明,陈欣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伴有精神心理因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重要治疗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08(05):173-174,175.

论文作者:李世信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  ;  ;  ;  ;  ;  ;  ;  

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李世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