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块诊断对彩色B超的应用研究论文_廖昕

廖昕

广西柳州市柳江县百朋中心卫生院功能科(B超室)545102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彩色B超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20例乳腺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共有135个乳腺肿块,所有患者先后分别采用常规超声和彩色B超诊断,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 在120例患者135个乳腺肿块中,其中有良心肿瘤118个,恶性肿瘤17个。同时常规超声检查的乳腺肿瘤诊断准确度为88.1%。利用彩色B超检查其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度为90.3%。

结论:彩色B超在乳腺癌肿块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显示肿块大小、形态及分布区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乳腺肿块;彩色B超;临床诊断

乳腺肿块是乳腺疾病的一种,指的是乳房内部生长异常肿块结构,其主要包括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肌瘤等良性病变,和乳腺癌等恶性病变[1]。近几年,女性乳腺肿块发病率增加,且恶性肿瘤居多,及时鉴别良恶性肿块有助于及时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20例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在乳腺肿块诊断中采用彩色B超诊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20例乳腺肿块患者,共135个肿块,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21~65岁,平均为(37.4±5.2)岁,且均经过超声、钼靶检查发现肿块,表现出乳房胀痛、疼痛不适、乳头溢液等症状,并经过病理证实。同时,肿块最大直径2.5~80.1mm,平均(17.4±8.5)mm。所选135例患者先后进行常规超声诊断和彩色B超诊断。

1.2 方法

先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在病灶被探查到后,以乳头为中心,对病灶的形态、大小、周围组织、内部回声、边缘等进行观察,并对患者锁骨、腋窝下淋巴结的肿大情况进行探查,观察肿块血流状况,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进行分析。再进行彩色B超诊断,所有患者取平卧位,将检查部位充分暴露,缓慢均匀地平移后,对肿块及周围组织进行扫描,任意旋转图像,获取最佳的观察角度,观察重建的不同图像,对肿块进行全面的、多角度的观察,并对病灶的形态、大小、周围组织、内部回声、边缘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状况进行观察。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数据处理利用统计学软件SSPS 12.0,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并用χ2检验,用( ±s) 表示计量资料,且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所有患者乳腺肿块中,通过术后病理证实,135各肿块中有恶性肿块17个(12.6%),良性肿块118个(87.4%)。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彩色B超诊断,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数据如表1、表2所示。

结果,根据表1、2可知,常规超声诊断灵敏度=10/(10+7) *100%=58.8%,特定度=109/(9+109) *100%=92.4%,阳性预测值=10/(10+9) *100%=52.6%,阴性预测值=109/(7+109)*100%=94%;误诊率=9/(9+109)×100%=7.6%,漏诊率(假阴性率)=7/(7+10)×100%=41.2%;准确度=(10+109)/135×100%。=88.1%

彩色B超诊断的灵敏度=12/(12+5) *100%=70.6%,特定度=110/(8+110) *100%=93.2%,阳性预测值=12/(12+8) *100%=60%,阴性预测值=110/(5+110)*100%=95.7%;误诊率=8/(8+110)×100%=6.8%,漏诊率(假阴性率)=5/(5+12)×100%=29.4%;准确度=(12+110)/135×100%。=90.3%;彩色B超技术诊断在灵敏度、特异性、诊断准确度等方面均高于常规超声(P<0.05)。

3 讨论

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目前常采用的诊断方法为超声、钼靶X线摄片诊断,但由于钼靶X线摄片的影像特征常不具特异性,且具有放射性,诊断存在一定不足[2]。而随着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检查成为乳腺癌早期诊断、筛查的重要方法。而对于彩色B超成像检查技术而言,其显示的图像更为清晰,可对解剖关系进行清晰显示,从多切面、多角度切割病灶,显示病灶的立体形态,并提供清晰的肿块与周围组织关系及三维重建冠状切面图等[3]。因此,利用彩色B超检查技术,可使乳腺肿块图像更为直观,有助于对肿块形态、轮廓、内部结构进行观察,从多方位对病变的大小、位置进行判断,使乳腺癌的诊断更为客观、准确,提高诊断率[4]。同时,对于乳腺肿瘤而言,其具有不同的类型, 在间质部内促发不同的诱导,进而在诱导作用下浸润于周围组织。这样,受到癌肿浸润性生长的刺激,其周围的正常组织便会迅速增长[5]。通过彩色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肿块,由于其显示的放射状低回声主要由乳腺周围组织浸造成,而高回声为组织增生牵拉造成,以此根据病理学基础判断肿块良恶性。在本次研究中,彩色B超的诊断准确率为90.3%,诊断率提高,但也存在一些诊断误差,其误差主要由探头扫描范围有限、疾病交叉性等因素造成。

综上所述,在乳腺肿块诊断中,彩色B超可有效提高肿块良恶性的诊断率,为临床诊断提供丰富、完整的空间信息,提高诊断准确率,及时发现恶性肿块,为乳腺癌的早期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春芝, 夏永丽.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综合临床, 2013, 19(2):530-531.

[2] 和伟. 彩超对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探讨[J].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22):63-64.

[3] 王三忠. 乳腺肿块超声弹性误诊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16):129-130.

[4] 吴丽平. 彩超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 27(17):88-89.

[5] 张玉敏. 基层医院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探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 15(2):216-216.

论文作者:廖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0

标签:;  ;  ;  ;  ;  ;  ;  ;  

乳腺肿块诊断对彩色B超的应用研究论文_廖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