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论文

新媒体时代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论文

新媒体时代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

李浩遵

摘 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行业和新媒体进行联系与合作,其中就包括少儿电视节目。少儿电视节目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儿童最为向往的娱乐休闲形式,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少儿电视节目无论是观众的数量还是节目本身的水准都呈现下降趋势,这就需要少儿电视节目媒体人创新策略,变劣势为优势,不断加强少儿电视节目与新媒体的融合,最终实现二者的互利共赢,特别是促使少儿电视节目在新媒体的助推下不断取得新突破,再创辉煌。

关键词: 新媒体;少儿电视节目;发展策略

随着电视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节目制作水准不断提升,少儿电视节目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多姿多彩的内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和家长的赞赏,有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孩子更希望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来观看少儿节目,主要原因一是播放时空的自由性,只要有网络新媒体就可以播放节目;二是选择的自由度更大,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想看的节目。也正是由于以上这些因素的存在,使传统少儿电视节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电视观众的数量在日趋减少,如何突破现有的桎梏,如何实现观众的回流,成为摆在少儿电视节目人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见解。

1 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

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起步比较晚,这与我国的国民经济和家庭收入有很大的关系,直到1958年才有第一档少儿电视节目——《两个笨狗熊》,之后随着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日臻成熟,少儿电视节目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在稳步上升,这种很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的少儿电视节目一经推出就深受孩子及家长的喜欢。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改革开放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外国少儿电视节目开始涌入中国,这使得外国的少儿电视节目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呈现出井喷态势[1],在这个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少儿电视节目是中央电视台的《七巧板》和《大风车》,尤其是《大风车》一经推出便风靡全国,深受青少年的喜爱。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电视制作技术和科技的发展,各种少儿电视节目层出不穷,而且不仅仅中央电视台在制作少儿节目,每个地方卫视也基本上都有少儿频道,都在制作少儿电视节目,其中的种类也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动画片、益智类游戏、实践综合类、儿童竞技类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吸引了无数的少年儿童观众。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少儿电视节目正在受到巨大的挑战,各家少儿电视频道都在想方设法取得突破,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新媒体环境下少儿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

2.1 有明显的成人化趋势

目前,新媒体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比传统电视更多的信息与内容,这当然也包括少儿电视节目,所以,少儿电视节目为了抢占市场,抢回儿童观众,就会刻意地借助新媒体[2]。在借助新媒体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形式就是模仿,无论是节目的形式还是内容都在刻意的模仿,这种不加甄别的模仿会带来许多的弊端,其中主要一点是成人化的痕迹很重。原因之一是目前拥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大都是成年人,而新媒体的用户主要是成年人,这就导致新媒体节目在制作的时候会将成年人作为主要目标受众,其节目的形式与内容主要以成年人的需求为主,而少儿电视节目人不加甄别地借用就会导致少儿节目的成人化倾向非常严重。

2.2 与儿童的实际需求相背离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少儿电视节目在制作的时候是严格按照少年儿童的需求,每一个节目都是精挑细选,都非常有利于少年儿童的身心成长,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各种节目从形式到内容等的变化都非常快,任何一档节目如果不能及时迎合大众的口味就将被淘汰。这就导致少儿电视节目在借鉴新媒体节目的时候,过于注重吸引观众的眼球,会想办法在新、奇方面下功夫,而很少关注节目的素养,很少考虑新节目对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甚至以低俗来吸引观众关注,这与少年儿童的需求严重相背离。

SiBCN陶瓷先驱体的分子量一般都达到了百万级别,而如果完整的对其进行分子模拟研究,将会产生大负荷工作量,而且计算时间也会相应的变得很长,而且如此巨大分子量的计算会导致计算机死机、奔溃,同样的这种计算所得到的结果也存在很大的误差。有研究表明,在计算模拟的过程中,建立的单胞来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的结果仍然能够符合准确性与要求[6-9]。所以我们在materials studio建立具有周期性的SiBCN先驱体的单胞初始模型,并同样的在Forcite模块下进行稽核结构优化,优化后的模型如图4所示。

2.3 缺乏创新

节目内容是吸引观众最有力的手段和力量,特别是少儿电视节目,不仅要获得小朋友的认可,更要获得家长的认同,因为只有家长认同了,才能允许孩子观看,而只有孩子认同了才能留在这个节目上不换台。在新媒体节目不断出新的情况下,少儿电视节目可以借鉴但不能无选择地借鉴,否则就是东施效颦,不仅得不到观众的认同,还会使观众感到厌烦。所以,少儿电视节目在借鉴网络节目内容的时候,要善于甄别,将与自身发展、自身风格相近的节目内容引进过来,进行适当的改编与创新,使之和自身原有的风格相近,不仅使原来的观众能接受,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其他观众[4]。例如,某电视台创作的《家有宝贝》就是一档适当借鉴网络节目但又具有自身特点的少儿电视节目,该栏目在创意理念、艺术手法、题材开拓、表现手段上具有创新性,既融合了当今真人秀节目的理念又兼备自然、不造作的孩童纯真展示,体现了少儿节目的较高水准。所以,传统少儿电视节目要想在新媒体的攻势下取得重大突破,就需要对其内容进行变革、创新,让好奇心极强的儿童对这档电视节目充满兴趣,当然在创新内容的时候可以适当借鉴网络节目,但不能全盘照抄,而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好节目有好内容,收获更多的少年儿童观众。

3 新媒体环境下大力发展少儿电视节目的有效策略

3.1 大力开辟新媒体通道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媒体必将发生巨大的改变,其中新媒体就是其最主要的产物之一。新媒体的出现为信息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为人们的娱乐形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节目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3]。所以,传统电视节目要想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唯有与新媒体主动融合,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开辟广阔的制作与播放通道。例如,现在很多少儿电视节目在制作完成后,既在传统的电视平台上播放,也在网络平台播放,让那些新媒体技术不是很发达的地区的孩子也有观看的渠道,也让科技水平发达地区的孩子有了更多选择,特别是新媒体具有点播、重播、回放、下载等功能,使传统少儿电视节目的播放通道得到较大范围的扩展。新媒体带来新革命,少儿电视节目在新媒体强大的冲击下,不能坐以待毙,而是要主动出击,借力打力,不断拓展制作、播放的新渠道,实现传统少儿电视节目走出去。

3.2 借助新媒体创新节目内容

这一缺点主要与前两点有着莫大的关系,少儿电视节目制作者为了以更快的速度制作出新节目,就会想方设法抄袭,比如,抄国内的网络节目,抄国外的网络节目,所以,看似刚推出的少儿电视节目其实很多都有网络节目的影子,这一点对电视节目的健康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会让观众觉得少儿电视节目制作人不再用心做节目了,这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少儿电视节目越抄袭就越得不到观众的热爱,越得不到热爱就会越着急,越着急就会越想方设法去抄袭,这样少儿电视节目的观众就会越来越少,这就是缺乏创新与创意所带来的恶果。

1.3 受害状况 5次大的冻害中,2009年11月中旬的冻害虽然最低温度只有-8.1℃,但时处初冬,正值猕猴桃树体养分积累和缓慢回流关键期,树体尚未正常休眠,树体细胞还处在活跃期,树体抗寒抗冻能力差,遭遇低温,造成大量猕猴桃枝蔓、芽体、叶片受冻。而此期地温尚高,由于地面热辐射,冻害部位主要发生在地面上30~50 cm以上部位直至架面附近,主要表现为主干及枝蔓形成层受冻褐变坏死,受损极为严重。其余4次均为休眠期冻害,主要表现:

3.3 定位要准确

在新媒体节目中,这种观众的分类意识正在削弱,很多节目已经没有明确的观众界定。但是,少儿电视节目在借鉴网络节目的过程中,在应对新媒体节目的挑战过程中不能人云亦云,不能忽视一个媒体人的社会责任[5]。具体而言,少儿类电视节目可以将少儿群体以3岁为年龄单位,进行观众年龄段的划分,通过对其喜爱的内容和观看时间进行调查与分析,从而科学地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增强节目对少儿群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所以,少儿电视节目无论在内容制作还是播出时间上都有严格的定位,只有内容定位为少年儿童,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才能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只有时间定位准确,才能在合适的时间得到少年儿童观众的欢迎,这一点也是少儿电视节目与新媒体节目的最大不同,同时也是少儿电视节目制作人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综上所述,少儿类电视节目作为向少儿提供娱乐和教育的重要电视节目,在快速变化的新媒体环境中遇到了问题。这就需要少儿电视节目制作人在困难中科学分析,在抉择中勇于做决定,从而在通道、内容创新和定位准确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获得观众的认可,从而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少儿类电视节目。

面对农村留守儿童这类特殊的社会群体,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同时根据留守儿童的发育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云璐.谁能为中国少儿说话——浅析中国少儿电视节目[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2010(4):66-68.

[2]柳宸光.浅谈新形势下少儿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发展[J].电视指南,2017(12):199,201.

[3]钟之静.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定位缺失与发展策略[J].传媒,2007(6):67-68.

[4]王洪岩,王晓敏.浅谈当代少儿电视节目的科学创新发展[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6):26.

[5]程应军.地方电视少儿节目发展的创新路径[J].电视指南,2017(14):19,34.

(作者单位:山东广播电视台)

作者简介: 李浩遵(1985—),男,汉族,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导演,研究方向:电视编导。

标签:;  ;  ;  ;  

新媒体时代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