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小桥涵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田丙仑

公路小桥涵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田丙仑

田丙仑

(山东省济阳县公路管理局,山东,251400)

【摘 要】随着公路小桥涵建设的不断发展,研究其施工技术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作了概述,分析了公路小涵桥施工中注意的要素。在探讨小桥涵施工中常见施工缺陷的基础上,研究了公路小桥涵设计的多项关键技术。

【关键词】公路;小桥涵;施工技术;研究

一、前言

作为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桥涵的施工在近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研究公路小桥涵的施工技术,能够更好地提升其施工效果,从而保证公路小桥涵的整体建设水平。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概述

复杂的工程之一即公路小桥涵作业,工作量并不多大的一座小桥涵,然而和大中桥程序没有什么两样,准备期间除了要查看所要路过的道路环境外,还查看地形状况,弯道半径、道路宽窄、路面情况,顺便可以做到重型机械、挖槽机械进场的情况。

快速发展的公路交通极大地增大了桥涵的承载性能,公路桥涵作业施工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便是怎样确保车辆平稳、高速、重载行驶的需要。所以在桥涵作业期间我们要在确保质量过关的同时,还要继续研究作业的新措施,新工艺,让国家的公路桥涵作业技术进入一个飞快发展的阶段。

碎石、水泥、块石、钢筋等都是小桥涵可能用到的原料;所用到的机械设施、作业工具有发电机、搅拌机、模板等等,很多原料需布置储存……这些地方布置要解决――第一就要查看外貌,放料的场地不但便于浇筑时配料斗车的正常工作,而且需符合运料汽车上坡的难易程度等元素;另外,仍需参考作业平台和工棚的摆设状况,作业平台不仅要满足吊机、搅拌机等的适当摆设,而且还考虑到建造平台所拥有的土方量或机械工时的长短。施工之前仔细地勘察埋在地下的钢筋砼结构物和各种管道、电缆,有地下管线处在作业前先进行刨验,在作业之前加以抉择;施工机械进场后,测量工作者放出作业基顶边线、基坑边线,放样时,一定需要施工队管工旁站在现场确认,测量工作者必须要详细地明白地交代桩位和数据。后来运用机械搭配人工施工的方法进行基坑作业。

三、公路小涵桥施工中注意的要素

1.工程现场管理

要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建立严谨规范的施工章程。包括建筑材料的管理使用,机械设备的操作维护,人员的安全操作,技术指标的控制与检测。建立适当的激励监督制度,规范人员行为。尤其是技术行较强的岗位做到专人专岗。操作性较强或者较为危险的设备未经允许不得靠近。根据当地实际和施工现实状况,做好施工数据的记录与核对,这样既可以保障施工进度,又能不断修正出现的问题。

2.各个施工环节的注意要素

小桥涵施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基底处理,钢筋安装,模板安装,混凝土施工,外表修饰。在工程进行时,这几个模块最好步步为营,分步进行,工作细化,把大的,复杂的问题展现出来,从而加以解决。即一个模块完成后,立即进行质量检测,以避免误差或最快减少损失。在这些模块中,原材料的质量对施工质量影响重要,因此原材料的堆放、运输以及安装精度,安装结构的严谨度都需要严格控制。

3.做好施工现场的通车保障和外围处理

施工的车辆都要经过道路进入现场。施工设备的调动也要一个通畅的交通条件。道路施工时,要设立安全警戒标志,最好结合交通部门引导交通秩序,避免堵车和发生其他意外。施工挖出的土方不能随意堆放,以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可做施工后的回填或做成小堤坝和绿化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小桥涵施工中常见施工缺陷分析

1.不注意合理的设计

过去对小桥涵进行设计时,有时设计人员仅仅注意小桥涵的功能需求,而不注重小桥涵的后续施工,这使小桥涵的施工常常会出现问题,因此要保证小桥涵施工,需要加强小桥涵施工的合理性。比如对结构较复杂的小桥涵、周边环境比较复杂的池桥涵、功能较多的小桥涵等,都必须合理设计,在实际施工中才能顺利进行。

2.不注意小桥涵的基础处理

所谓的基础处理,是指在施工以前必须要进行的处理,它包括对小桥涵的全面调查、周边环境的调查、负荷力的调查等。有些施工人员没有做好小桥涵的基础处理,就依照小桥涵的日常施工方法立即施工,在实际施工中,有些小桥涵的施工隐患被发现,有些施工隐患却由于匆忙施工没有被发现,这使小桥涵的施工质量出现缺陷。在进行小桥涵施工时,必须要注意基础处理。

3.不注意施工的日常管理

所谓的施工日常管理是指对人员管理、材料管理、施工质量管理等。部分施工队伍本身的综合素质不够,在实际的施工时只注意利润不注重质量或者只注意施工工期不注意施工的细节,这造成小桥涵施工时常常出现缺陷。

五、公路小桥涵设计的关键技术

1.计算设计流量

流量计算值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会对整个路线的安全性和工程成本等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进行计算设计流量时,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计算方法,以确保流量计算的合理性。修订公式时,要将水系的流域面积、流域坡度、长短度和植被情况等全部考虑进来,再从涵洞设计手册中选择常用公式。当然,不同地区的水利部门经过多年观测和总结,会归纳出一套相对完善和针对性较强的计算方法,尽管它未经过严格的理论推导,但实用性比较强。

2.合理选择涵洞类型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适用于农田灌溉区,其构造简单,具备较好的适应基础性能,受力较强,且无需墩台,成本低。但是,这种涵洞过水能力较弱,且施工过程中接缝处和防水层的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后续可能会由于漏水问题而对路基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石拱涵则常用于山区公路,具有较大净空间,一些较大的洪水流量也可顺利通过。石拱涵结构坚固且跨径大,具备较强的承载潜力,但是这种涵洞自重大,相应的恒载也较大,所以对基承载能力要求较高,而且施工过程复杂,被破坏后修复成本高。

3.涵洞定位原则

“顺沟设涵”即涵洞位置与河沟的原有形状尽量保持一致,且与水流方向相同,可起到利于泄洪和减少涡流的作用。当然,如果沟形复杂则要选择直设涵,以改善水流条件。

与路基排水系统互相配合,涵洞的设计会对路基排水产生直接影响。通常情况下,排水涵洞是路基排水的最终通道,所以设计涵洞时,要与地形、路线平纵相结合。如果路线通过较长的挖方地段或低洼处,要根据水流分布情况和边沟的泄洪能力等,尽可能选择路基两侧横坡处设置涵洞,保证排水的畅通性。

4.确定涵洞孔径

所谓“涵洞孔径”是指涵洞洞身过水净空间的大小,确定涵洞孔径要考虑设计洪水流量、河床地质和加固形式所允许的平均流速等条件。设计涵洞孔径时,要满足泄洪设计的流量,且涵前涌水不得过高,涵内流速不会冲刷河床或结构物等。不过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路基填土高度越高,涵洞洞身就越高,相应的洞身断面尺寸对工程量的影响也就越大。因此高等级公路可在满足设计标准,并且其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加大净高,也可设计天窗透光。

六、结束语

通过对公路小桥涵施工技术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的良好开展要严格注重其多项注意要素,有关人员应该从公路小桥涵的客观实际出发,在利用客观优势因素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最为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刘鹏,刘树坪.浅谈公路小桥涵施工技术总结[J].中国科技博览.2013(38):476-477.

[2]曹立智.小桥涵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1):139-140.

[3]孙志兵.公路桥涵施工质量管理的几点思考[J].建材与装饰:中旬.2013(09):268-269.

论文作者:田丙仑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3

标签:;  ;  ;  ;  ;  ;  ;  ;  

公路小桥涵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田丙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