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施工企业管理视角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论文_江培国

从施工企业管理视角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论文_江培国

七冶炉窑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贵阳 550014

摘要:安全生产工作是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的一件治国理政大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是《安全生产法》明确纳入四大高危行业之一的重点防控对象。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管理,其内容涉及建筑生产的环境、技术、经济、管理以及物资、设备、人力等资源控制各个环节。本文从施工企业管理视角分析了当前建筑业施工安全固有特性和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途径。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形势;问题对策

“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是2016年全国第15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安全生产工作,是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的一件治国理政大事。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要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和安全生产“底线”意识、“红线”意识,树立安全生产事关改革发展大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人民群众福祉的思想,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做到警钟常鸣,常抓不懈。建筑业是我国四大高危行业之一,建筑施工安全是社会性的问题,需要建筑工程各参与主体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施工企业作为建筑施工安全保障的主体,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具有标本兼治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是建筑业施工企业经久不衰的一大课题。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固有特性

与其他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相比,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具有自己固有的特性,主要表现在:

1、项目的临时性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不稳定因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往往带着各种要素在不同地点和不同区域施工。项目部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主体,随着项目的中标而产生,项目的竣工而解体。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人员也随着项目进度的变化而变化,长期处于流动状态。这种施工区域的不确定性无疑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

2、人员的临时性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挑战

“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是当前多数建筑施工企业所倡导的用工理念。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大中型建筑工程项目都或多或少使用着非本企业员工的社会劳务人员。这些流动性极强的社会劳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经济利益驱动下“重进度轻安全”的思想较难扭转,这也无疑给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3、施工环境的复杂性给安全管理增添了难度

由于施工企业员工长年在外,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不多,这种“乡悉情绪”本身就容易给施工安全带来不确定的隐患,加上在施工中不可避免地要同业主、监理、质检、环保和相邻兄弟单位等众多部门打交道,在安全管理方面也或多或少受到外界影响,也给安全管理增添了一定难度。

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普通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管理,涉及到建筑工程各参与主体、政府职能机关乃至全社会公共服务机构。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明显控制,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业企业自身提质增效进程加快,建筑市场多元化经营模式应运而生等等内外环境的变迁,建筑施工重大特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从中也暴露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许多问题。经对贵州省部分建筑工地的调查了解,笔者认为带有一定共性的问题主要有:

1、安全管理体系和机制不够健全。

当前,在降本增效的经济利益驱动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被简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项目经理部更加突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些项目经理部把安全管理机构附属于工程技术或者质量管理部门,使安全管理机构名存实亡,安全管理体系形同虚设,安全管理工作长期瘫痪;有些中小型项目经理部甚至连专职安全员都没有按规定配置,或者指派技术或质量管理人员兼管安全,或者安排未经有关行政部门培训考核的无证人员从事专职安全管理工作。

2、安全职责不明确。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重点是规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之间的责任划分,但目前能够按照该条例的要求在项目部进行职责划分的寥寥无几。有的虽然进行了划分但流于形式,各级管理责任人、各职能部门和各岗位员工并没有承担相应责任,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安全管理是安全部门或安全员的事,形成安全责任“表面人人有责,实际人人无关”的怪圈。

3、安全管理措施不够具体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普遍存在着管理基础薄弱、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技术交底等安全管理基础性工作流于形式,甚至有些项目经理部安全管理基础资料靠造假生成。平时工作不闻不问,或者只是在每年的安全生产月到来的时候讲几句安全的话,唱几句安全的歌,做几件安全的事,轰轰烈烈“做秀”一番;或者在上级组织安全检查的时候,仓促“备战”,敷衍了事,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形成安全管理经常化、制度化。

此外,安全生产资源投入不足、宣传教育形式枯燥单一、管理方法生搬硬套……等等,也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较普遍的突出问题。

三、抓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必须确保“四个到位”

2014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组织领导机构、安全管理力量、事故报告”等五项必须落实的基本制度,以及“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应急救援”等五项必须到位的总体要求,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除了全面贯彻这“五落实、五到位”的基本要求外,还要根据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流动性、动态性的固有特点,做好思想到位、制度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的“四个到位”。

1、首先,思想到位是前提。“安全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想必建筑业企业的每一名从业人员尤其是管理者都心之肚明。可为什么总是有些人“口头表达很重要,执行起来为次要,利益面前全不要”呢?有时连管理不规范、机制不健全、职责不明确、措施不具体这些安全生产工作中最基本的基础性工作几经整改仍屡改屡犯呢?细究其因,虽然与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施工企业低价竞标,为了精减和压缩项目管理成本有一定关联,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的思想意识尤其是企业领导人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对抓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所致。

2、制度到位是根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到位是抓好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只有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并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才能使安全生产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其不因时间、区域的不同而出现改变安全管理时松时紧的状况。制度到位包含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企业管理体系的构筑、完善和规章制度制定、健全;另一方面是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用制度来规范安全施工行为,及时发现并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不安全环境,保证施工安全。

3、措施到位是保证。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很多,几乎贯穿了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管理的始终,从施工企业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角度,应着重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资源配置与资金投入、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重大危险源识别与防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绩效考核奖惩、应急准备与响应、关键工序施工技术控制等管理措施。

4、人员到位是重点。人员到位如同思想到位一样包含着领导层、管理层和劳务层三个层次的要求。前两个层次前面已有详述,至于劳务层,是人、机接口的切入点,也是安全工作的落脚点和终端。因此充分调动职工自主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尤其显得重要。除了教育引导外,利用亲情关怀、友情关爱这两种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也是重要途径之一,形成安全责任联保共同体和全过程、全方位监护的安全生产局面。

总之,搞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需要建筑业的每个从业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时时刻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从技术、管理、经济和环境等各个环节,从人、机、环境三个要素入手,构建成思想、制度、措施、人员四个到位的防范体系,在继承和发扬过去行之有效的经验基础上,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建筑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一定会得到根本性扭转,建筑业也必定能持续、健康、稳定和有序发展。

论文作者:江培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  ;  ;  ;  ;  ;  ;  ;  

从施工企业管理视角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论文_江培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