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级管理插上孝道的翅膀论文_李文玲

让班级管理插上孝道的翅膀论文_李文玲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第一中学 261100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教”是“孝”和“文”组成,教育应该先教孩子做人之本——孝道。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学习动力。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来说,一个人从小和父母的关系模式决定他将来与社会其他人的关系模式,孩子积极进取的动力来自于家庭、来自于父母。所以要让孩子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和周围的人和谐相处,我们就要传承和发扬孝文化,让学生正确处理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从父母身上找到家族的优秀品质,以此作为学习和交往的内动力。只要自身动力方面解决了,再引导学生由家族走向集体,进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现在学生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能量。父母是学生能量的最大源头,针对学生平时出现的拖拉、不自信、自制力差、没有学习动力、厌烦甚至怨恨父母、顶撞老师、厌学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利用孝悌文化、举办主题班会,从班级文化、班级舆论导向、班级管理制度等方面渗透孝道思想,利用孝道加强班级管理,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感恩心、自信心、责任感,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

一、以孝道打造班级舆论导向

根据高一学生的特点,先从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入手,再借助班会等方式修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日常行为习惯,然后由个人走向集体,在班级文化、班级制度、班级舆论导向、班风等各方面渗透孝道文化,打造和谐上进的班级氛围。无论哪种方式,坚持的原则就是一切以孝道为根基,天天讲、事事提,实行洗脑式灌输,让学生遇到事情首先想父母:这件事父母会怎么做,父母希望我怎么做,父母为什么这么做,这体现了父母的什么精神,我为什么做不到……。

在班级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班级舆论引导,就会给学生造成班级管理不公平、不诚信的阴影,甚至会造成班级和教师的对抗,这样不利于班主任开展工作。通过军训、讲座及《论语》背诵等一系列活动,在班级中制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做任何事情都是以父母的期望和要求为原则,只要在父母的隐形管辖范围内,学生就会减少很多对老师及领导的抵触,减少很多原则性纪律问题。一切问题都回归到父母那里找答案,给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导向:我做得好,我荣耀父母;我做不好,我辜负父母的期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以孝道打造班级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班风之后,再以孝道加强班级制度管理,打造一个严于律己、认真负责、有团队精神的班委团队,加强对班级的带动及辅助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管理,班委成员必须是在班级中的积极分子,有正能量,有责任感,有集体主义精神,有团队合作意识,在班里能够起到带头作用,还要有组织管理能力。这样,每位学生内心都以父母为行事原则,在班里都以班集体为主,只要做事都考虑班级利益,对班级有益的事多做,有损班级形象的事不做。

二、用父母优点克服问题学生缺点

对于问题学生,原则主要是通过让学生挖掘父母家族的优秀为自己注入能量,修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使自己更加优秀。但是有的同学因为和父母的关系紧张,长期对父母的不满和怨言,使他很难客观找到父母的优点,提起父母,全是不满和抱怨,这样很难从父母家族那里获得能量,很难接受孝道思想。这类学生往往会因为没有学习动力和学习目标,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不遵守校规校纪、上课打盹、顶撞老师、打架斗殴、迷恋网络等,往往学生越是这样,家长对他们越失望,导致亲子关系紧张,恶性循环后学生也就容易自我放弃走向堕落。

对于这类同学,我往往是单独谈心指导,一点点帮助他们清除对父母的怨言。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多表扬,少批评,甚至不批评。这类学生因为长期得不到家长或老师的认可,往往内心比较自卑。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他们违反纪律正是想获得认可和关注,只是途径错误而已。所以,我们只有客观的找到他们的优点,哪怕很小的优点,也要对他们真诚的表扬,进而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便于打开他们的心扉。

2.借助具体事情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家长的良苦用心。其实,多年的教学管理工作告诉我,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或问题家长。家长或家庭的问题我们作为老师是鞭长莫及的,但是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借助孝道,重新认识家长的用心,让学生明白,家长的有些做法虽然可能让人难以接受,但是他们对孩子的良苦用心是不可置疑的。这样教育学生不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也尝试站在家长的角度设身处地的看问题。慢慢地学生会转变思想,这样学生离孝道会越来越近。

3.利用集体带动个人。有些同学看上去虽然存在问题,但是作为班主任,也没有必要过多关注这些问题学生,没有必要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改正这些学生的缺点上。我们只要把班级的氛围和舆论导向给发动起来,人人都积极向上、人人都能量满满,这些问题学生也会在班集体的带动下慢慢解决,一步步走向正轨。相信学生,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向善的。

三、路漫漫其修远兮

在“以孝治班”的管理模式下,学生的纪律和学习情况得到很大改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方面也有很大提高。但是,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学生多年的思维模式也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够彻底改变的,需要不断的强化、不断的充电,也需要严格的要求和管理,毕竟他们从父母那里获得的能量短时间内还没有内化成内在的动力,还需要外在的严格约束,一刻也不能放松,否则前功尽弃。

论文作者:李文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  ;  ;  ;  ;  ;  ;  ;  

让班级管理插上孝道的翅膀论文_李文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