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史海芸

摘 要: “留守儿童”教育,是农村教育中延续至今的一个重要问题,留守儿童也是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但由于他们的父母外出赚钱养家,这些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近年来,留守儿童出现了新的形态,有些留守儿童问题更为隐蔽,需要在留守儿童教育中格外关注,我学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还非常突出,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仔细研究并做出切实改进。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对策研究

在我国社会存在留守儿童这样的一个社会群体,这个群体本该跟全中国所有的儿童一样,享受父母的疼爱和呵护,他们也是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但由于我国地域发展不均衡的缘故,这些孩子的父母为了打工赚钱养家,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从而使得这些儿童缺乏父母的关心和教育,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留守儿童出现了新的形态,就是有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将孩子送到城市去上学,还有在出租屋或者自有房内有祖辈陪伴读书,父母在乡下劳作或者外出打工,这些留守儿童更为隐蔽,问题更多,需要在留守儿童教育中格外关注,这些情况,在我学区所在的区域表现非常明显,我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组织教师分析了我学区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 我学区“留守儿童”现状:

我学区处在民族聚居区,留守儿童多为少数民族儿童,这些儿童的父母不得不为了生计而出门打拼,孩子由祖辈看管,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亲情的缺乏和关爱不足,导致学生出现诸多问题,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能认真听讲,学生作息时间混乱,课堂犯困和对学习毫无兴趣,拖延作业甚至不交作业等现象非常严重,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出现许多问题,当然我们需要指出的是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儿童成长中综合了家庭教育、社会影响和学校教育等诸多问题和因素而形成的,但毫无疑问的是留守儿童成长和教育中父母教育和陪伴的缺失,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因为留守儿童问题的存在,导致我校学校教育出现了问题甚至困难,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和研究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主要涉及了学生通过家庭、孩子成长的社会环境以及留守儿童的在校表现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原因分析,探讨了各个因素在留守儿童成长中扮演的作用,研究其效用,分析其影响,并就如何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精心研究分析。本文就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探讨。

二、 我学区“留守儿童”问题分析

(一) 父母外出对儿童的学习影响很大,致使出现成绩普遍较低的情况

我学区处在民族聚居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很多农民们不得不为了生计而出远门打工,也有部分农民外出经营生意,由于受学费、户籍限制等问题,农村父母没有办法带孩子一起出来,只能把孩子留在农村里读书。处于儿童阶段的孩子都非常依赖父母,许多留守儿童在父母刚出去工作的时候由于太过于想念父母,无心向学,导致学习成绩大大下降。而且在家里带孩子的老人文化水平都比较低,无法辅导孩子们学习。

(二) 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留守儿童经常看到自己的其他同学每天都有父母陪伴,有人关爱,想到自己却没有,由此心里出现了落差,导致出现了自卑心理。一旦产生自卑心理,就会使得学生们一直都是以一种负面情绪去看待生活。因为客观环境以及主观认知很难改变,加上父母外出工作的时间越来越久,不但不可以减弱孩子的自卑感,反而会导致孩子更加自卑,这样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

(三) 日常行为缺乏自控自律的能力

因为留守儿童们都缺乏父母的陪伴,监护人对孩子的管理不到位,无法做到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教导,只要儿童不犯什么太严重的错误,一般都是随便讲一讲就过了,致使学生无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没人监督,容易造成行为偏差。在家受管理,教育失范,在学校违反校纪校规,不好好学习。

(四) 安全得不到保障

家庭教育对儿童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父母一定要意识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提高对孩子教育的认知,尽可能尽好父母的义务,关注孩子的成长,在可能的情况下,尽一切努力对孩子进行陪伴和教育,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需求,重视孩子教育,了解孩子个性特点,关注孩子读书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成长,积极改正自己的教育行为,防止家庭不和谐或者社会不良现象影响到自己的教育方式,远门工作的父母要修正一下外出的方式,要确保能够满足孩子必要的生活和读书需求。

在传统的教育学里面,都是把教育简单化,完全忽略了教育背后的复杂文化。所以,教师在教学上成果不怎样主要就是因为忽略了学生们的文化背景。留守儿童是在缺少家庭教育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对此,学校应该针对留守儿童这种特殊的家庭背景,为留守儿童专门创建教育管理措施。每个班都要创建一份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上交给学校统一管理。学校要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做好服务工作,尽好学校和教师的责任,让学生能更好地成长。

三、 改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措施推荐

(一) 家长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把缺失的情感教育补回来

安全问题是留守儿童一个重要问题。因为缺乏严格的监管,加上留守儿童自身的叛逆,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首先是缺乏父母的看管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尤其是人身安全。一般农村的生活水平的都比较低,以至于医疗环境也很差,家里的老人对卫生保健的意识也不够,经常会出现生病没有及时就医的情况。其次就是孩子在人身安全都到威胁时,没有及时被保护到。最后就是孩子出现了过激行为,伤害他人,没人及时进行管教,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对于单板受力病害,在桥面铺装厚度足够的情况下,铺设双层钢筋网片能够很好地解决横向联系不足的问题,但若受桥面铺装厚度限制,整体或部分桥面铺装只能设单层网片时,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增强梁板之间的横向联系。本方案是通过增加钢板来增强板梁之间的横向联系,在今后对类似病害维修处治时,需根据现场的具体条件确定合理、经济的方案。

(二) 学校要为留守儿童专门创建教育管理措施

课堂教学中的合理留白,是“等待时间”理论的一种重要运用.“留白”与“等待”看似是在放慢速度,其实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效率.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还可能会引申出与此相关的其它问题,课堂由此成为学生生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主要阵地[5],有助于实现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2018年CSLP的主题为“图书馆摇滚”,为早教项目、儿童项目、青少年项目和成人项目四个子项目。在总体策划上具有统一的项目设计,注重多样性和包容性,关注弱势群体。利用网站主页、社交媒体等途径进行整体推广。此外,各个图书馆也做了推广,如新泽西州夏季阅读委员会的CSLP+Pinterest,纽约州立图书馆的CSLP+数字图书馆myON,奥马哈和道格拉斯县图书馆的CSLP+现场音乐节+Flickr,乔普林公共图书馆的CSLP+有声读物。

(三) 定期开设针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学校或者举办监护人见面会

根据对目前的数据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对家庭缺少留恋感,都很不喜欢家庭在教育中的教导和干预,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留守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存在很大的代沟。一般父母出远门工作后,都是把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管教。孩子与老人之间的代际价值观会让孩子无法接受祖辈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缺少家庭的道德教育。对此,可以定期开设针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学校或者举办监护人见面会,改进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四) 设立社区儿童青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社区教育

儿童的教育与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以及社区的教育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对于我校所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来说,目前还没有创建有关对儿童以及青少年的教育和监护组织,学校应该在这一措施的发展上起到积极引领作用,教师要深入社区,衔接村委会,建议他们根据自身能力建立农村社区儿童青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发挥农村社区教育的作用。

四、 总结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目前社会都一直都存在的问题,与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以及社区的教育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此,家长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学校要为留守儿童专门创建教育管理措施、定期开设针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学校或者举办监护人见面会以及设立农村社区儿童青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从而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称取原料20 g,加入10倍水研磨,后按2%,3%,4%,5%投料量将胰蛋白酶投入,按2.3.2.4的方法酶解,45 ℃恒温,反应时间为60 min,将pH调节到8.0的条件下进行酶解,结果见表1。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2013(3).

[2]邬志辉,李静美.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3]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5).

①该文为甘肃省2018年度“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家校共育的方法和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04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史海芸,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香泉学区。

标签:;  ;  ;  ;  ;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