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孩子犯了错误,有没有比玩它更好的教育他的方法?_笔记本电脑论文

如果一个孩子犯了错误,有没有比玩它更好的教育他的方法?_笔记本电脑论文

孩子犯了错,有比打更好的教育方法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犯了错论文,孩子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碰到很多的问题,有些问题很难用一种方法解决,所以,做父母的往往很着急,有时还会打孩子,我对此的经验是,当我们焦虑万分时,不妨问问自己:孩子犯了错,难道就没有比打更好的方法了吗?

●如果孩子硬要买一样不适合她的东西,此时你应该怎么办?

家里新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那台老旧的台式机就送给了先生打游戏。孩子今年十岁,正是凡事好奇的年龄,对着笔记本左瞧右看,良久,她问:“妈妈,一台笔记本多少钱?我也买一个!”

我吓一跳:“你买它干嘛?”

她不满:“你也有电脑,我爸也有电脑,就我没有。”

“你哪来的钱呀?”

“有啊!”她给我算帐:“你看,我的存折上有不少压岁钱吧?马上又要过年了吧?还有,我的零花钱也存在你那里了吧?然后我再给你打工,一天挣五毛钱,一个月就是一百五呢。”

我看她犯了犟劲,不便再强行阻止:“好,我们都考虑一下,OK?”

此后一连几天,孩子都陷入亢奋状态,睁开眼就琢磨能从我这里挣多少钱,她有多少钱,离目标还差多远。做梦都梦见自己风风光光地拎着笔记本走在学校里。我却陷入焦虑:孩子小小年纪,怎么这么虚荣啊!谁能想象一个十岁的娃娃拥有自己的笔记本?再说,家里不管新旧,已经有了两台电脑,再来一台,我们不成电脑之家了?

怎么阻止她?明令禁止?一个孩子的梦想被硬性击破,是很可怕的,也许会给她留下终身的遗憾,甚至是心理阴影;放任自流?她的钱很快就可以攒够啦,到时候,真逼着我给她弄回一台来怎么办?这样一种很特殊的个案,根本没有现成答案可让我遵照办理,只好我自己试着分析:

首先,她热衷于笔记本,无非是看这种东西新潮,有派。就如青年男女谈恋爱,远距离的时候,对对方有一种非理智性的欣赏和美化。要想打破幻想,就要拉近距离。既然如此,我就把我这台先贡献出来,每天让她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并且给她专门建立了一个文件夹,让她在上面写日记。她还不会打字呢,只会“一指禅”,却欣然上阵,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点,一个小时只打了两行字,累得她够呛。三天下来,她对电脑的兴趣大减。

然后,再请她在学校搞一个社会调查,看看她们班的七十个同学中,有几个人拥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整个学校里,有哪个学生拥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结果令她垂头丧气:“一个也没有。”我问:“为什么?人家买不起吗?”她说不是,爸爸妈妈不给买。为什么?她摇头:“不知道。”

好,水到渠成,下面就是我这条三寸不烂之舌的事:我说乖,你知道人家的爸爸妈妈为什么不给买吗?一方面,你们还小,这时候拥有电脑未必是好事。小孩子自制力差,一玩起游戏来就不可收拾,学习时间都保证不了,还谈什么学习成绩?另一方面,也不符合咱们的国情。就像汽车,别的国家已经普及了,咱们国家还是奢侈品。好些孩子连电脑长啥模样都不知道呢,咱们不能那么奢侈。再说,东西是买来用的,不是摆谱的,对不对?你想查资料,记日记,写作文,没关系,咱们两个合用一台,你的压岁钱和零花钱就可以用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比如买书,比如帮助贫困的同学,比如给自己攒上大学的学费。把钱花在不该花的地方,是傻子……

一番苦战,孩子终于想通了,我松了一口气:这个缠手的问题总算得到了解决。没想到第二个问题很快就来了。

●如果孩子要行使自己对零花钱的权力,此时你该怎么办?

孩子一下学就冲我伸手:“妈,给十块钱。”我纳闷:“干嘛?”她取出一张纸来,上面写着:“为了加强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中小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原价十八元,现价十元,欲购从速。”

我来火了:“这样的书小孩子怎么看得懂!谁让你买的?”

孩子说老师向我们推荐的。我说,咱不买,这样的书,说教的成分多一些,不太适合十岁的孩子。她不依,这点儿大的孩子急于讨好老师,急得脸都红了:“我不!一定要买,我用自己的零花钱!我的钱我有权支配!”

我的火噌地就上来了,真想给她一巴掌。想了想,又忍住了:“好,我再考虑考虑。”转身进了卧室,一边紧张地思考对策,一边考虑怎样才能让她学会合理消费。钱的数目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以后这样的事会层出不穷,必须得让她学会理智地鉴别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她在外面又缠她奶奶,她奶奶更干脆,一口回绝:“不买!”气得她大跳大叫。

我开门出来:“丫头别急,不如这样,我给你两个答案,你自己来选:第一,你自己的钱,你当然有权利自由支配,你买下这本书妈妈也不反对;第二,你如果不买它,你的零花钱可以省下来,我再奖励你十块钱,你可以拿它逛书店,买自己最喜欢的《小学生作文》和《故事画报》。”

孩子多聪明啊,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她十分干脆:“我选第二种!”“好,”我马上拿出十块钱,又加了一句:“这种奖励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希望你学会鉴别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她点头。

为什么加这一句?我这孩子老爱捉错,揪住话里的漏洞,然后拿来要挟大人。假如我不补这一句,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她一定还会拿来变着法要我的奖励。这样一来,培养她理智消费的目的就达不到了,反而助长了她的投机。

事实证明这种方法还是比较有效的,类似的情况又出现过几次,她都能顶住诱惑,挺过去了。

●孩子犯了错,有比打更好的方法吗?

我女儿马大哈得要命。她习惯在她爸爸每天接送她上下学的路上拿一本书看,一到家,把书随手往摩托车上一放,就上楼了。昨天刚丢了一本小同学借给她的书,很精美,今天又重蹈覆辙,照样拿一本书在看。我说她,她脖子一梗:“我愿意!”愤怒让我失去理智,一巴掌就上去了,还怒气未息:“告诉你,一个人犯错误不可怕,同样的错误犯两次就可怕,一个人犯多大的错误不可怕,犯了错误却不知道改正,就可怕!希望你记住这个教训!”我转身离开,剩下她一人痛哭流涕。

冷静下来,我开始后悔,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呢?从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来,孩子的脾气很倔强。要能够化解孩子的倔强,才算达到目的。

其实倔强的孩子现在很多。有的出于天性,有的则是因为溺爱。无论怎样,一个宁折不弯、性情刚硬的孩子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难保不步入荆棘丛中。就像《西游记》里,孙悟空借杨木和檀木,说到两种处世态度:八戒打探路径,叫两个女妖为“妖怪”,挨了一顿打,回来受孙悟空教训。“你自幼在山中吃人,你晓得有两样木么?”八戒道:“不知,是什么木?”行者道:“一样是杨木,一样是檀木。杨木性格甚软,巧匠取来,或雕圣象,或刻如来,装金立粉,嵌玉装花,万人烧香礼拜,受了多少无量之福。那檀木性格刚硬,油房里取了去,做柞撒,使铁箍箍了头,又使铁锤往下打,只因刚强,所以受此苦楚。”

所以,这次的失控,深层原因就是对孩子的倔强个陛的恼火和忧虑。但是,有没有比“打”更好的方式呢?

其实,我完全可以采取下面的方式:先明确表示对她这种做法很生气,然后退出来,给她一个安静的环境反思。这样大的孩子已经有了大致上判断是非的能力,尤其在知道我很生气之后,她更会冷静下来,考虑自己到底错在哪里。能让孩子通过反思主动认识错误,比一打了之好得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教子过程中,几乎每一件事情都可能藏着更好的解决方式。而许多问题少年的产生,也许和父母采取的教育方式失当有关。既然如此,再碰互棘手问题的时候,做父母的也许不妨自问一句:还有没有比打更好的方式?

标签:;  ;  

如果一个孩子犯了错误,有没有比玩它更好的教育他的方法?_笔记本电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