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仿纱条治疗腹股沟淋巴瘘8例报告论文_王士平

碘仿纱条治疗腹股沟淋巴瘘8例报告论文_王士平

王士平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11)

【摘要】 目的:观察碘仿治疗腹股沟切口淋巴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例腹股沟切口淋巴瘘患者于切口局部用碘仿纱布填塞,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8例获6~18个月随访,均无淋巴瘘复发,切口均愈合良好,无局部疼痛及继发淋巴结水肿。结论:碘仿纱条治疗腹股沟切口淋巴瘘效果好、安全性高,且方法简单、费用低廉。

【关键词】 腹股沟切口淋巴瘘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4-0195-02

腹股沟手术后淋巴瘘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2006年12月~2015年8月,我们碘酚纱条伤口填塞治疗腹股沟切口淋巴瘘患者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8例腹股沟切口淋巴瘘患者,男7例,女1例;年龄18~66岁,平均42岁。均行腹股沟区手术,其中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5例,腹股沟淋巴结活检3例。均于术后1周左右出现腹股沟区切口部位持续流出清亮或淡黄色液体,引流量为50~500ml/天。

1.2 方法纱条制备

根据伤口大小选择合适凡士林纱条,放入无菌盘中,带上无菌手套将碘仿粉末与凡士林纱条充分糅合,制成纱条备用。所有病例均在在引流10天左右改用碘仿纱条填塞引流,并加压包扎,换药2天后,改用碘伏纱条引流。

2.结果

2天左右引流量明显减少,改用碘伏纱条引流,5天全部停止引流,在引流后10~15天所有病例皮肤全部愈合。8例均获6~18个月随访,无淋巴瘘复发,切口均愈合良好,无局部疼痛及继发淋巴结水肿。

3.讨论

3.1 腹股沟手术后淋巴瘘的原因比较复杂,确切形成机理尚不完全明了

但其相关因素有(1)手术广泛分离,(2)术中电刀的广泛应用且功率偏大使淋巴管广泛受损,(3)术中淋巴管结扎不全(4)术后加压包扎欠妥[1]等等。淋巴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术后腹股沟区切口间断或持续流出清亮或淡黄色液体,诊断标准为术后I周内出现切口局部渗出;微生物学检查仅见淋巴细胞,培养无细菌生长[2]。

3.2 在治疗方法上各有不同

有局部硬化剂注射,高浓度泛影葡胺注射等。也有行再次手术行淋巴管结扎,但病人需再次接受手术创伤,增加痛苦,费用。本组采用碘仿短期填塞加压包扎,取得满意效果。

碘仿,化学名:三碘甲烷。其本身无杀菌作用,当应用于局部组织后,慢慢释放出元素碘,有缓和的消毒防腐作用,能使干燥创面,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在80年代主要用于炎性创面,但因作用慢,长时间应用易经创面吸收而致中毒,现临床较少应用。本组采用短期碘仿填塞,目的是造成局部淋巴管内皮细胞机械性和化学性损伤,产生炎性水肿、增生,使淋巴管闭塞;促使局部组织粘连,有利于局部组织愈合。

关于碘仿纱条的置入时机笔者认为:由于碘仿的作用是利用其产生机械性和化学性损伤,促使淋巴管闭合,达到治疗的目的。由于伤口本身的愈合过程需要1周到10天,故在在确定淋巴瘘后10天左右行碘仿纱条引流比较合适。

本组8例2天左右即引流减少。即改用碘伏引流3~5天,引流后10~15天皮肤完全愈合。由于短时间应用随访6~18月,没有并发症出现。总之,碘仿纱条加压引流腹股沟淋巴瘘效果好、安全性高,且方法简单、费用低廉。

【参考文献】

[1]陆信武,蒋米尔.血管手术后腹股沟部淋巴瘘的原因和防治 [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2,7(3):218-220.

[2]时德.张依仁,刘象和等.创伤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J].中华创伤外科杂志,1996,12(4):215.

论文作者:王士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5

标签:;  ;  ;  ;  ;  ;  ;  ;  

碘仿纱条治疗腹股沟淋巴瘘8例报告论文_王士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