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5年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唐如艳

黄骅市妇幼保健院药房 061100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13-2015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历资料,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5年发生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历136例,并进行统计研究分析。根据患者使用的抗菌类型、给药途径及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进行研究。结果:136例抗菌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中头孢菌素类排第一位为20.59%,其次硝咪唑类为18.38%、喹诺酮类14.70%、抗真菌类13.24%。引起不良反应最高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其次是肌注。抗菌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中,皮肤及附件损害发生率最高,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次之。结论:临床在应用抗菌药物时,应选择合理、规范使用药物及给药途径,并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情况,防止或减少不良放应的发生。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353-01

临床上各个科室均可涉及到感染性疾病,而治疗感染性疾病常用药物为抗菌药物[1]。近年来,随着药物更新的步伐加快及抗菌品种增多,临床上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居高不下[2]。据有关报道:我国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80%,远超国际水平。我国住院患者使用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其中约1/4由抗菌药物导致[3]。因此,为避免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我院对2013-2015年发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136例病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发生不良反应的所有病历均排除药物联合使用引发的不良反应。选取我院2013-2015年发生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历136例。其中女性患者89例,男性患者47例,年龄在1d-65岁之间。不良事件分级:采用美国NCI3.0分级标准。Ⅰ级28例、Ⅱ级56例、Ⅲ级49例、Ⅳ级3例。

1.2方法 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2015年发生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历136例建立Excel表格,根据患者使用的抗菌类型、给药途径及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进行研究分析。

2结果

2.1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种类 136例抗菌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中抗菌素种类11种,30个品种。其中头孢菌素类排第一位(20.59%),其次硝咪唑类(18.38%)、喹诺酮类(14.70%)、抗真菌类(13.24%).结果显示:头孢菌素类最易引起的不良反应,其次是硝咪唑类。这有可能是我院患者以妇科疾病为主,导致这两类抗生素使用频率较多。见表1

3讨论

抗菌药物时人类医疗史上伟大发明之一,对人类健康水平及保障生命安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意义[4]。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科室,但在治疗过程中常常忽略其产生的不良反应[5],再加上抗菌药物应用不规范,导致不良反应现象加剧,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本实验中,抗菌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中头孢菌素类排第一位为20.59%。这主要是头孢菌素是广谱抗生素,安全性较高,在我院被广泛使用,引起的不良反应也较高。在不同的给药途径中引起不良反应最高的为静脉滴注,这是由于药物通过血液直接与内环境接触,引起不良反应较迅速。抗菌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中,皮肤及附件损害发生率最高,这有可能是皮肤症状易被医护人员所察觉,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及生命体征。

综上,临床在应用抗菌药物时,应选择合理、规范使用药物及给药途径,并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情况,防止或减少不良放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廖燕玲,刘承统,陈治宇.2011-2013年312例医院抗感染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9(30):180-181.

[2]井华,刘俊.某二甲医院2010-2012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4,18(2):393-396.

[3]刘洋,刘华,吕娟丽,等.医院2010年-2013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M].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6):1370-1371.

[4]闫亚玲,张松,伍延婷.2009年至2013年医院103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5(7):77-78.

[5]王冬晓,孟光义,罗雪兰,等.431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5(6):55-58.

论文作者:唐如艳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  ;  ;  ;  ;  ;  ;  ;  

2013-2015年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唐如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