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及防范论文_叶忠山

叶忠山

湖北省随县塘县镇中心卫生院 邮编431529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诱发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感染组和对照组,其中感染组的60例患者均存在术后切口感染症状,而对照组患者未发生切口感染,对其诱发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还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感染组患者的术后口径、手术耗时、留医时间、失血总量等参数均高于对照组,感染组多为60岁以上的患者,实施手术的季节主要在夏季,而且体质数据高于对照组。此外感染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高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阑尾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确诊,然后采取有效的手术方法,尽可能缩短术后口径、手术时间,从而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其治疗效果。

【关键词】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诱发因素;治疗效果

阑尾炎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要为其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而手术治疗是临床上应用比较多的治疗方法。术后切口感染是阑尾炎手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如何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已经成为临床上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会对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感染因素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择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在18-75岁,平均年龄为(39.5±1.4)岁;而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龄在19-73岁,平均年龄为(40.2±1.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05),但是具有可比性。

1.2切口感染预防措施

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仅对其进行了常规手术切口预防,然后根据患者进行手术的流程、手术的方式来对切口进行定期处理。

而感染组患者给予了综合性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主要预防措施为:(1)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身体特点为其提供抗生素治疗,从而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2)手术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要求执行无菌操作,而且在进行坏疽性阑尾炎和和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除的过程中,先切小口将内部的脓汁完全吸出再扩大切口,保护好切口,使所有手术操作最好在腹腔内进行,这样可以降低对切口的感染。手术后还要借助消毒液对腹腔进行消毒处理;(3)术后要选择针对性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处理,对手术切口敷贴进行及时更换,同时还要做好切口的无菌处理。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诱发因素进行探讨,主要从手术原因(手术口径、手术耗时、留医时间、失血总量)和非手术原因(年龄、手术实施季节、体质数据)两个方面进行分析。(2)对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和住院之间等进行记录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对两组患者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诱发术后切口感染的手术因素

统计发现,感染组患者的术后口径、手术耗时、留医时间、失血总量等参数均高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阑尾炎属于临床发病率比较高的疾病类型,其诱病因素和临床表现比较多,将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恶心、呕吐、右下腹疼痛等,而手术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手术过程中很容易诱发术后切口感染,因此在术前、术中和术后要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从而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如果阑尾炎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诱发穿孔和化脓的发生,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全腹腹腔感染,严重的时候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研究发现,诱发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有厌氧菌和大肠杆菌,所以做好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抗感染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目前,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手术因素和非手术因素都有可能诱发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本文通过对所有120例患者的诱病因素进行调查和统计发现,术后口径、手术耗时、留医时间、失血总量等手术因素都会提高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而且明显高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感染组患者的年龄一般大于60岁,并且实施手术的季节一般在夏季,这些都会对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产生影响。不同的手术部位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抗感染处理,对于术后突发的创口感染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并对患者的主要诱病因素进行分析,然后为其提供综合性的抗感染治疗。由于患者的体质数据和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术前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过饮食,从而有效控制油腻食品和含糖食物的摄入量。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还要采取措施避免手术部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告知患者在切口为完全康复之前,最好不要做过大的运动,而且对运动的力度和幅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避免发生血流不畅、肿痛等情况。对于手术所需花费时间较长的患者,会导致空气中的细菌感染切口,此时医护人员要对手术时间进行有效的管控,并做好细菌的处理工作,尽可能避免切口部位被外界细菌感染。为了提高患者的抵抗力,需要借助相关设备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氧气,同时还要防范氧气不足、失血量过大等现象,从而提高患者机体的防御能力。当手术结束之后,要做好患者的创口护理工作,避免由于术后护理不当而诱发不必要的切口感染,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阑尾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首先要对其主要的诱病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身体状况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还要做好切口的抗感染处理,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而且还能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卫云,卢思英,刘娜.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及护理[J].河北医学,2014,6(10):65-66.

[2]刘琴,徐宏宇,万四红.循证护理在预防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3(10):126-127.

[3]王介营,李芹,王洪辉.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8(6):94-95.

论文作者:叶忠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  ;  ;  ;  ;  ;  ;  ;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及防范论文_叶忠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