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_张庭亮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_张庭亮

张庭亮

身份证号码:441381198612215613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提升,建筑业的发展也在蒸蒸日上,特别是国家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了国内经济的增长,再加上建筑工程管理的引进,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我国建筑业的市场竞争力,建筑企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建筑工程管理贯穿于项目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与运用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完善的技术规范,大力促进工程技术发展,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以高质量完成。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控制措施

1.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很多不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粗放式经营模式、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对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不能很快适应是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另外,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严重缺陷的方面包括工程变更管理和隐蔽工程监理两方面。

1.1建筑工程管理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明确规范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尽管如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机制,缺乏对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约束力。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方法和模式与当前社会发展潮流不相符,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管理上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建筑工程管理只是形式上存在,并没有实现其真正含义,导致施工效率低下。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变更施工计划非常普遍,整个工程造价也因此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一套完善的专业的机制约束着工程变更,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甚至避免工程变更影响到整个工程的造价。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并没有这样一项机制,文章将会对工程变更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分析讨论。

1.2施工队伍管理存在很多问题

按照行业性质分,建筑工程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自世界各地的施工人员有着不同的背景,对这样一个人群必须实施有效的管理才能建立一个好的团队。然而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施工队伍混乱,缺乏有效管理,尤其是体现在资质的管理上,经常会在施工现场上发现很多没有资质的施工人员在进行作业;另外,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得不到合理调配,做不到人尽其才。只有在建筑工程中对施工队伍进行有效并合理分配才能实现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并有效率地完成施工任务。但是实践考察发现,目前协调调配机制在各个建筑工程施工队伍之间并没有形成;施工人员不能根据自身优点得到合理分配任务,有的甚至是浪费施工人员;建筑工程开始之前不能对所有相关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施工培训。根据我国建筑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开展建筑施工岗前培训和施工定期培训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法律法规却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同时还有很多严重的问题存在于建筑施工队伍管理。

1.3施工管理不健全

建筑工程管理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来说非常重要,建筑施工管理的效率高低从某种含义上决定着建筑行业里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在建筑施工中,施工管理好坏对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有重要作用和影响。根据考察结果显示,有很多问题出现在建筑施工管理上,以施工人员的问题和施工机械的问题为主。其中施工人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既缺乏职业道德素养,又没有过硬的施工操作技术能力;机械问题主要表现是在施工现场缺乏现代化机械设备,主要以人力为主,导致施工效率过低,对于现有机械设备又没有相应的保养和维护,因此操作过程中出现安全故障的频率非常高。同时高科技机械设备更是很少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中缺乏规范性,擅自更改图纸以便减少施工工期和降低工程造价也时常出现在施工过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各个建筑工程施工团队和相关政府部门必须提高对施工中出现问题的认识。从整体来看,尽管当前我国建筑领域中工程管理这部分有一定的成绩,但是需要改善和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

2.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

2.1健全和完善政策法规

从宏观的国家角度而言,健全和完善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法律法规,并出台相应的配套细节措施来保证其能够有效实施,为项目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强制推行工程项目的专业管理,对于一些管理范围作硬性规定,考核和严控企业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确保工程建设的各个项目有序进行,缩小与世界水平的差距。

2.2强化工程管理意识

信息化的普及让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手段逐渐融入到了企业现代建筑的日常管理中。工程管理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保障工程质量、改善投资效益等,也逐步让整个社会认识和认可了项目管理的作用和价值。企业加大工程管理的宣传和教育,加强职工培训,普及现代管理知识,提高企业的管理意识。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管理层还要不断学习,科学发展,提高管理水平。

2.3创新管理理念

要想让我们的工程管理得到有效地控制,就必须让管理层对这项新的管理模式引起充分的重视,增强对工程管理创新的紧迫感,加大经费投入,改变思维方式,做好人才培养,树立创新观念。同时,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采取措施让管理工作到位。创新方案,在工程管理中灵活变化,根据实际情况探索与现实条件相符的管理模式,体现工程管理的内在要求,体现行业和时代的发展方向。

2.4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除了能从事设计方的工程管理外,也应该具有设计、经济、管理、法律、合同等各方面的知识。要想让服务得到设计方认可,工程管理人员就必须要具备超过一般建筑师和工程师的能力,着力培养“懂设计”、“懂经济”、“懂管理”、“懂合同”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保持企业间的动态平衡,根据劳动力的需求状况,在各工程间做好统筹优化,对各方现在和潜在的劳动力周密考虑,合理调配,有效流动,充分调动工程建设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劳动力资源。

2.5做好安全管理

做好日常安全检查,每周一小检、每月一大检。在检查的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及时加以监督解决,并将责任落实到人,消除安全隐患。在工程项目地,张贴标语、开展安全教育,加强安全宣传。同时,结合施工现场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按安全规范进行施工。对于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做到“持证上岗”,只有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并达到要求后才能施工。实施安全技术交底,每道工序开始前,由专业人士对安全技术工作做书面交底,由班组长带领,施工人员认真贯彻落实。

2.6加强质量管理

保证质量管理体制的科学、规范,企业的职能开展与质量管理相,结合,逐步形成有法可依、有职有权、从线到面、全方位相扣的有机整体。加强工程各方的质量意识,工程质量摆在首位,并建立完善领导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工程质量责任落实到位。再次强化市场准入标准,只有具备合格专业的技术人员与设备才允许开工。同时,施工方还必须要有相关的建筑工程资质等级,技术管理能力和装配水平符合规定,在资质等级范围内开展工程施工,严控无证施工、越权承揽工程。重视工程核算,建立科学的核算管理体系,并将财务管理前置,做好项目核算工作的全程参与管理。已经竣工的工程,做好工程预转资工作。完善和创新工程核算,结合企业实际,形成系统严密的工程管理核算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3.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项目实施的关键之一,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管理工作,由于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仍然受到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很难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结合建筑工程特点与现代经济体制,实现现代化的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加强建筑工程实体质量监督,对项目实施的各阶段进行质量控制,从而保证通过建筑工程管理可以使项目建设达到优质的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祝江.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控制措施[J].科技风.2011(10).

[2]王自成.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分析[J].中华民居.2011(09).

[3]王雷.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控制措施[J].项目管理,2011(83):88.

论文作者:张庭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4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_张庭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