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_执行力论文

论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_执行力论文

论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领导干部论文,执行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7)04-0160-04

所谓执行力,就是把思路、战略、决策、规划与部署付诸实施的能力。执行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调查研究能力、决策能力、规划能力、目标设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过程控制能力、结果评估能力等。就领导干部而言,执行力就是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组织的决策、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执行力”第一次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可见,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已经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领导干部自身建设的当务之急。

当前,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之所以工作没有起色,改革不见成效,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执行力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归纳起来说:一是有令不行。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对中央或上级的决定、政策不能坚决彻底地贯彻执行,而是阳奉阴违,流于形式。二是教条执行。执行时墨守成规,习惯于“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靠讲话落实讲话”,往往是“说了就是做了,动了就是成了”,不能很好地吃透上级精神,不能把上级精神与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三是无效执行。一些领导干部民主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独揽权力,导致班子成员“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难以形成工作合力,“执而不行、行而无果”,严重影响组织决策和目标的实现。四是趋利执行。只选择有利于个人或小集体的去执行,对自己无益的则高高挂起,缺乏全局观念。如此种种不良执行,严重地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建设高效、廉洁政府的目标的实现,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一、领导干部应当自觉承担执行责任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执行仅仅是下级的事情,与领导者本人无关。然而,有关研究资料表明,组织的发展有20%靠战略决策,80%靠领导者的执行力。美国ABB公司董事长巴尼维克特别强调执行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位经理人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在工商管理实践中,工商领导者被称为“首席行政执行官(CEO)”。顾名思义,工商企业领导者必须具有执行能力,承担执行责任,领导执行过程也是领导执行责任划分的一个过程。因此,在政治、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领导者,在制定战略、作出决策的同时,必须自觉承担执行责任。具体说来,一是要承担制订计划的责任。决策作出之后,领导者要在执行原则指导下,根据有关制度和规定,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及时地制定出行动方案。二是要承担物质准备的责任。物质准备是保证决策顺利执行的基础,包括财力和物力准备。首先,应该根据执行活动正常开展的需要,确保必要的经费编制预算;其次,要在设施、设备等硬件条件做好准备;再次,必须考虑到执行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做好应急预案。三是要承担组织设计的责任。合理的组织结构是领导执行的保障机制。组织设计不只是解决组织形式的问题,而且包括建立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配备称职的执行人员,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使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合理的利用。建立组织之后,要善于把组织内各机制、环节、要素连接成有机整体,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指挥,使其按规定的程序运行,凸显综合效应。四是要承担人员配备的责任。领导者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四化”标准,毕竟,领导执行过程最终是通过全体组织成员的共同协作完成的,群体素质、群体绩效和群体效率决定整体绩效。五是要承担全面落实的责任。执行过程中,由于情况发生了变化,或者决策和计划本身没有预料到的因素,会使执行遇到困难。这时,就要求执行者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地调整决策和计划,并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克服困难,保证决策的顺利实现。在实施阶段,领导者还要承担沟通、协调和监控的责任,以确保决策和计划得以实现。六是要承担效果评价的责任。首先,效果评估可以检验决策是否科学;其次,效果评估是检验领导执行的重要手段。任何一项科学决策,必须不折不扣加以执行,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执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体现决策意图,不走样,不延误时机,完整准确地贯彻决策思想,这是领导执行的一个基本要求。

二、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强化执行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领导干部要提高执行力,必须不断强化执行意识。一是必须树立执行力就是执政能力的意识。执行力是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领导干部而言,关键是提高执行力,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全面理解和执行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执行的自觉性,增强执行的坚定性,加大执行力度,加快执行速度,提高执行效果。二是必须树立一切服从中心工作的意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和服从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结合本地实际,确保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各项部署落到实处。三是必须树立执行才能成功的意识。党的方针政策只有通过各级领导干部的透彻领会、深刻把握和高度认同,才能变成一种自觉的执行力量,执行起来才会更加全面、更加彻底,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取得成功。四是必须树立执行力出绩效的意识。绩效管理中有一个著名的公式:绩效=决策力+执行力。许多地方、部门、单位的工作成效之所以有差距,正是由于工作中执行力强弱不同所致。由于存在着落实的误区和执行的“黑洞”,工作思路和重大决策必然难以得到有效贯彻。五是必须树立执行就是责任的意识。对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来讲,执行就是责任,执行就是道德品质的表现;对于每一位党员尤其领导干部来讲,能否自觉自动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是能否尽到职责和义务的表现。六是必须树立执行不打折扣的意识。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接受任务不找借口、执行任务不讲困难、完成任务追求圆满”的观念,对上级出台的政策、作出的决定、部署的工作,要主动接受,自觉行动,确保落实到位。对下级的工作要把握工作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协调。七是必须树立“服务为本”的意识。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要努力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重点,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要讲究工作方式和方法,要根据群众的文化水平、经济条件等情况,做好群众工作,带领群众共同前进。八是必须树立“和谐至上”的意识。要充分权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事关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上,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重要目标。九是必须树立依法办事的意识。要带头学法、用法,切实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要进一步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的范围、程序、原则和手段来行使权力。把依法执政的要求转化为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执政信念。

三、领导干部需要重视自身执行力的提高

党的执政能力是指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本领和能力,是执政党理论水平、领导水平和自身建设的综合体现,也是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主体等构成的有机体。其中,党员、干部是执政能力的主体,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最重要的是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执行能力。一是要提升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群雁高飞头雁领”,有没有执行力,执行力强不强,领导干部是关键。实践证明,领导干部人格魅力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团队的忠诚度、凝聚力。因此,领导干部要注重党性修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要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率先垂范、倾心为民,既提升自己的人格号召力,又让追随者感觉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崇高的,前途是光明的,奉献是值得的,使全体成员都能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要培育执行文化。把执行力作为一项科学来研究和实践,借鉴和吸收企业管理中有关执行力的经验和做法。首先,要在领导干部中倡导“拒绝借口,无条件执行”的执行文化理念;其次,要在领导干部中倡导“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执行文化理念,敢于结合实际,完善决策,创造性地执行,提升效益;第三,要在领导干部中倡导“迅速反应、立即行动”的执行文化理念,雷厉风行,一抓到底,迅速地想尽办法完成任务;第四,要在领导干部中倡导“能够把简单的工作完成好就不简单,能够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不平凡”的执行文化理念,把执行培养成每一位领导干部的习惯,尽全力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三是要提升战略决策能力。加强对事关全局和影响深远的关键因素的研究。要善于把握全局,把握形势,从理论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培养战略思维和宏观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谋划决策中整体考虑、系统规划,增强控制力,保证目标实现。四是要强化执行力的制度保障。要废除、停止一些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规章制度;彻底杜绝办事凭经验的做法。要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避免机构重叠、多头管理、责任不分、人浮于事的现象,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五是要提升号召群众的能力。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领导者既要有面对困难的精神,还要有充分尊重群众的品德;要善于激发群众的创造力,挖掘群众潜能,号召广大群众投入到执行过程中。六是要提升识才用人的能力。要创新用人机制,坚决做到“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支持改革者,鼓励创新者,重用实干者,鞭挞无为者,淘汰落后者,惩治腐败者;让想干事的有舞台,肯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市场,会干事的有空间,干成事的有地位。努力形成大家想干事、能负责、有地位的氛围。七是要提升调查研究的能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既是一种思想方法,也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领导干部要正确把握好国情、省情、市情、县情和本单位、本部门的情况。要深入基层,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八是要提升创新能力。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执行力缺乏创新,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创新思路,更新观念,在超越自我中提升发展的新境界,在激烈竞争中夺得领跑的主动权,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实现更高的新跨越。要坚持与时俱进,做到“学习新知识先人一步,接受新事物超人一等,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九是要提升真抓实干的能力。“细节决定成败”已成为世人共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需要领导干部把工作做细、做到位。因此,需要领导干部强化事业心和责任感,沉下身子、静下心来谋发展;从大处着想,细处着手,亲力亲为,真抓实干;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将事情办细办实办到位,将工作抓真抓实抓到底。十是要提升破解难题的能力。工作越往前推进,改革越深入,越接近目标,面临的困难就会越来越多。因此,领导干部要深入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突破思维定式,走出机械、片面的认识误区,大胆地将先进管理经验引入到工作中来,不断提升破题解难的能力,努力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开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

标签:;  ;  ;  ;  

论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_执行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