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社会发展及其负外部效应的表徵探讨

市民社会发展及其负外部效应的表徵探讨

摘 要:市民社会在马克思的诸多著作中均有提及,它构建起了整个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现如今,思考市民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内在动力及发展状况是正确把握市民社会的特征,把握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思想、社会危机爆发的实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提供科学素材和现实材料。

关键词:市民社会;现实的个人;生产;危机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两个维度解读市民社会,一是普遍意义上的市民社会。二是狭义的市民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从市民社会发展的演进看,无论是分工、交往下生产的繁荣时期还是逐利过渡发展的停滞时期,市民社会的发展对全世界发展的作用不可小觑,因此,研究市民社会的发展正当其时。

1 “现实的个人”是市民社会发展的前提

1.1 “现实的个人”是改造社会的基本条件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些“现实的个人”在改造社会时以两方面呈现。一方面,“现实的个人”是能动的,它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通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能动的改造社会。在主观能动性的主导下,“现实的个人”的意识活动与物质条件应相统一,通过与物质条件相结合从事物质生产活动且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改造社会、创造生活条件。另一方面,“现实的个人”是受动的,他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的约束,不可按照个人的意志从事生产或社会活动,其行为规范、使用工具受社会制约,依照社会发展及社会运动规律创造、改造社会,从事社会活动。因此,“现实的个人”作为改造社会的行为主体可在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共同作用下活动,使社会的运动既有发展又有约束,是市民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1.2 “现实的个人”是社会交往的保障

“现实的个人”是社会中的人,要寓于社会之中,不断的与人交往,不能离开社会独自活动,茕茕孑立。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人们的社会活动、行为规范都要符合社会发展的条件,并且符合由现阶段迈向高级阶段的条件。在市民社会中,“现实的个人”的活动与交往体现在各方面,人们通过交往建立联系,彼此分工协作为社会需要服务。在迈向更高阶段的过程中,“现实的个人”必须要通过交往彼此建立关系,建立以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通过社会关系相互交往、彼此分工协作促进生产链的形成,为大规模生产做准备,为市民社会的发展做服务性支撑。

2 生产是市民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生产,即人类按照社会需要改造世界时从事的社会活动,它是由人的需要而主导的行为活动。生产的方式、类别以及程度由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决定,其生产活动为物质生活本身而服务。诚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因此,生产是市民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市民社会开辟新纪元。

2.1 生产推动社会不断攀升

从生产的必要性角度看,市民社会的生产是满足需求的客观表达。人们从事何种生产、生产什么是由现存条件和生活状况、已有的生产工具以及社会需求的状况所决定的,其能动的改造、自觉的劳动都是自身需求的表述。另外,生产不仅仅只是从事生产活动,还生产出某种被需要的社会关系。市民社会下的生产是社会关系需求的重要载体。在市民社会下生产不仅是简单的生活需要,它体现着基于某种交换关系之下的索取与受制,这种交换关系体现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同时也体现着物与人的依存关系,是通过对“现实的个人”的物质渴求催化社会关系发展、社会阶段性进步的外在表现。

拜物教,一个清晰描述市民社会下人类崇拜的名词,充分反映了在市民社会、在私有为主导的制度下人类的信仰——物为上。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出的异己的敌人且受敌人的统治与支配。因为资本的利人性与生俱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向利性表明:有物即有货币,有货币即可再生产,财富可成倍增长,无限量,诱惑资本家加速物质财富的积累,从而导致资本家对物顶礼膜拜,期待物的厚积胜过人的道德底线,本应受创造者支配的物摇身一变成人的操控者,并对人不断的施压,危害人的生命。人的信仰,人的文化与精神开始异化,人类不再追求德、善反而崇尚物质,社会价值观扭曲。

2.2 生产是资本繁殖的驱动力

在生产、分工、交往的主导下,市民社会的工业文明大放异彩,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现实的养分,推动世界进步。但在市民社会下的生产也伴随着资本家私人占有他人劳动成果,剥夺了劳动者享有完整生产成果的权利,使劳动逐步演化成为异己的、对象化的、排外的剥夺性武器,成为异化劳动,在这种强烈的失衡下社会危机逐步诱发。

3 负外部效应的表徵:社会危机的爆发

从生产实质的角度看,生产的目的是资本繁殖的必要准备。生产是以生活为导向的活动方式,其能动的改造即为能动的改造一定的生活方式,体现出具体生活的内在形式,以及人们对生活的渴望。在市民社会中,能动的改造及资本家和雇佣工人间的交往着重体现在商品生产之中,而生产则是资本繁殖的驱动力,也是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施行个人财富繁殖的工具手段。资本家给予劳动者劳动报酬,伴随着资本攫取与剩余价值盈余的占有,而这种占有是在雇佣工人自愿出卖劳动力为前提之下的交往,资本繁殖的程度与工人自愿的程度成正比。因此,生产或物质生产的基础是社会交往下的要求,这种要求也为生活内容的补充和发展提供原料素材,为资本的繁殖提供平台,是市民社会发展的物质保障。

3.1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激化,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因素

涂料生产过程中VOCs的产生量取决于溶剂种类、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等。一般而言,涂料生产过程中低沸点溶剂的用量越多,涂料生产过程为开放式、生产温度较高、生产时间越长,并且因生产自动化程度低而需要频繁清洗设备,那么VOCs的产生量就越多。

1930年和2008年的两次危机写实了市民社会发展的弊端,是生产与消费矛盾激化的遗留结果。同时,在私有制的经济体制主导下,社会不平等发展诱发了经济危机。

地质工程的建设规模较大,且周期较长,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其风险系数同样较高,会受到自然灾害等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且不同风险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导致工程的风险系数增加,但不是单纯的风险叠加。

其次,从生产环节的视角看,中间环节崩溃,产业链中断。商品完整进入市场之前需各产业链环环相扣,才能确保商品的组成部分衔接无瑕,劳动力物化在商品之中,为资本家盈利。然而,市民社会下,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与日俱增,其必定加重某一领域的商品滞销,商品庞大堆积,直至产业崩溃。如纺织工业中,布与棉的制作是工业流程中的必要材料,在市场流通过程中,布与棉的产业如遇危机致使产业崩溃,那么纺织工业生产的中间环节断裂必定使危机延申至纺织工业。

首先,从收入分配的视角看,劳动者的工资对社会产品消费只能尽绵薄之力。一方面,资本家对利润和剩余价值的追求限制了产品消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劳动者与劳动结果异化,劳动者生产出的财富经过市场的熔炉后会成为生产资料再度剥削劳动者。可在劳动力成为商品进入市场交换之前,资本家与待雇佣的工人已签订合同,劳动力商品的价格既定,不会因剥削的程度加深而增加劳动报酬,以满足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利润最大化的需求。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看到,劳动者既是产品的创造者也是产品的消费者,但市民社会下的经济主导,使劳动者对象化的存在物限制了劳动者自我的产品消费。另一方面,劳动者与劳动过程的异化摧残了劳动者的身体。劳动者在巨大的压迫与剥削之下生存,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连续的作业使劳动者体力不支,加之劳动者在许多有害身体健康的操作流程中毫无保护措施,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医疗支出,因此,生产过剩的产品在市场中待售,而劳动者收入微薄对社会产品消费不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激化,经济危机爆发。

3.2 拜物教成为流行价值趋向,社会价值观扭曲

(二)新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发生变化。新会计制度适用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特别说明的除外),旧会计制度则分为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文化的异化使人们在精神层面上步履蹒跚,社会严重发展失调,发展走向歧途化。就危机不断、经济滞后、贫困人口增加的社会现状而言,拜物教思想不但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幻终止,反而更变本加厉。人对物过度崇拜的“怪圈”,使本应良性发展的社会出现倒置性发展,而倒置性发展的结果贻害无穷,百姓从此生灵涂炭。在研读国内外学者近期的研究成果中发现“拜物”、拜金的观念犹存。若要彻底的扭转“利益之上”、物质膜拜的“常态”,拜物教思想不容忽视,商品、货币、资本三重本体的研究内容与承袭也要随时代变幻呈多样性发展。

3.3 人权越来越少,社会发展畸形

在市民社会体制下,只有不断丢弃自身发展的质,开人类进化的倒车才可被社会所容纳,社会被资本家占有和统治,社会畸形化发展,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社会发展畸形主要体现在:生产力提高却成为资本化工具。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异化,本该享有的快乐感与富足感异化成为痛苦与失落,在生产过程当中,劳动成为负罪的象征,好像只有不间断的劳动创造财富才能免受罪罚。劳动者用生命在不间断的劳动,创造的商品是货币直通车,为社会发展、生产力提高提供了夯实的人力与物资基础。然而,生产力的提高在生产过程中成为新一度剥削劳动者的方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先进设备的引入,资本化程度加深,剥削手段变本加厉。因此,劳动者生产出的既是财富和社会生产力,也是痛苦与沉重的枷锁。人呈畸形化发展。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采取阴道分娩的方式进行分娩,母婴结局较佳,可以有效地缩短住院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4 总结

市民社会的发展有进步,也有局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充分展现了市民社会的理论基础和进步的内在动力。然而,我们要正确把握市民社会的结构,辩证的吸收其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以及应对危机的处理方式,反思“过渡性”的危害。市民社会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丰富的现实养分。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编译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 徐禾.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5] 刘召峰.马克思的拜物教概念考辨[J].南京大学学报,2012.

[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编译局.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编译局.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

作者简介:李珉婷,女,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6.083

标签:;  ;  ;  ;  

市民社会发展及其负外部效应的表徵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