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闹市,心居山林”的自然居住区谋划论文_李必秀

——“华联城市山林”住宅小区景观设计

李必秀

【摘 要】本文主要对如何设计自然住区需要谋划的几个方面,重点阐述营造自然住区的考虑条件及表现手法。

【关键词】自然住区;山林;有山有水;世外桃源;使园林建筑能与山水及居住建筑融为一体

古贤老子尚:“道法自然”,庄子崇:“山林欤,皋壤欤,使我欣欣然而乐欤”,中国古典私家别苑亦多以“虽有人做,宛自天开”为审美准则和创作宗旨。足可见 “自然”一直是前人定位是否“宜居”的重要标准。随着科学的进步,通过检测亦证明:生态自然的居住环境有益于人体健康,也对精神有调剂、缓解功能。

然,在社会生活高度物质化的今天,随着人口激增、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却逐渐疏远。“身处闹市,心居山林”的自然住区逐渐成为人们心中的向往。如何设计自然住区也成为景观设计师的重要课题。现通过“华联城市山林”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以景观设计角度从以下几点简述自然住区的谋划。

一、总体布局:立足规划、发掘利用现状自然条件

充分解读场地在所处片区上位规划中的定位,了解周边土地性质,特别是周边绿地的布置情况,住区景观设计时尽量考虑场地景观与周边绿地互相渗透。形成绿廊网络,使其成为网络中的组成部分。并利用场地水道,甚至高架桥等线性场地的设计,成为小区内外动植物迁移通道,为住区打下坚实的“自然”基础。

“华联城市山林”住宅小区(以下简称:城市山林)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大道与东滨路交汇处南侧大南山坡地上,西侧为荔庭苑小区,南临荔林公园,东侧为一规划中学,整个地块南高北低。建筑设计采用围合式布局,12栋高层形成了两个分别由6栋高层围合的空间,这两个大空间与大南山坡地形成了一个串连式的空间布局。

在这个前提条件下,为达到自然之目的,景观设计以“延山引泉”为原则,意将南山之林泉引入小区空间,使小区与南山融为一体。于是在布局上将靠近南山的一个空间定义为静态空间,以承南山山水林木幽静之趣,而之后一个空间,因靠近市政路,且出于与上一个空间对比的目的,将其定义为动态空间。这里动静只是相对而言。在静态空间内,我们以一人一叠山为延南山之脉的初始,其内置水源一口,寓意南山水脉深远。清澈的流水转入一段弯曲的小溪,利用地形的起伏顺势而下,流水两旁点缀几处亭台供人休息,植物掩映其间。在溪流的后部,于地势平坦处置一近千平方米的人工湖(湖名含碧湖),湖位于该空间的两侧,南侧为一大草坪,此处形成了开朗的空间,两者之外以密林包围,这样人们从建筑出入口经密林来到此处,顿觉视线开阔,精神一振,这是小中具大的优秀作法。

湖边的含碧亭、小石桥皆体态轻盈,低凌水面,尺度上非常协调。大草坪东侧密林内设一小景点,名曰“幽谷鸟鸣”,此处设花架一座,雕塑一具,植物精致,环境颇为幽静,也是人们闲坐低谈的好去处。对此上述二期静态空间,一期的动态空间内则相对热闹,考虑到现代人的生活需要,在此处布置了以近900平方米泳池为中心,周边环绕康体器械的诸多功能性设施。其间布置大树以遮荫。每到天气晴好,人们学习,工作休息之时,此空间内人气旺盛,戏水池内水浪翻滚,周边大小喷泉形态万千,一派欢愉的生活“自然”景象。

二、掇山理水、为住区创造自然

“山令人古,水令人长,园林水石、最不可无……”,有山有水一直是自然的重要元素。自古兴建园林就有所谓“大山难营,小雅易取”的说法。通过历代实践,证明这确是园林营山叠石的一条重要创作规律。“延山”是本项目的立意重点,要使园区与南山一脉相连。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有高度的技巧。首先在如何使南山之势与园区地形在布局上融为一体,设计时没有采用堆积大量石块的做法,而是用堆土为主,重点部位堆石的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在紧邻南山的茂密荔枝林边缘,设计了一个采用钢筋混凝土为骨架,表面塑造成巨石群的人工小山体,这组巨石仿佛是南山坡地上冒出的原生态石头,且于其内设置出水口,顺着水流,在两侧散点石块,配植自然式花木,山水林泉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引入了小区空间,并向纵深处发展。在大水面,大草坪处,以孤置石峰的形式置数块峰石,取名“瘦”、“皱”、“漏”、“透”,成为绝好的景点。在材料的选择处理上,以当地产的河坑石为主,塑石也仿此石材纹理色泽制作,整体保持协调。为了丰富品种,也选择了英石,但不同种类的石材没有相互混杂,而是根据景点需要置于不同的空间,因此取得了既丰富,又多样的石景效果!

在整个小区的景观设计构思中,水的地位颇重,因为山水园林中的水这一种兼具活泼和宁静的特殊元素,它形态万千,动静有别,能给人予诸多美好的感受。受客观条件限制,水的面积和总量不可能很大,这其中有水资源节约工程造价,维护成本等因素的原因,另外从整体布局考虑,我们的设计是以起伏的大地形为主,所以从主观设计和客观实际的角度出发,我们多用了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布置形式,将整个水系分为叠泉溪流、水池等几个部分,模仿自然界的水系形态,并使之灵活的穿插、掩映于地形,林木之中,源头处出于建筑之下,使之来源深远。叠泉形态错落有致,长短相附,以展高下之姿。溪流湍急,水面窄狭,水花翻滚,颇具动感。缓处段水面略扩大,坡降趋小,水流速度变慢,溪面清澈见底,水面波纹略为回转,预事着下阶段大的水面即将出现。这里所说的大水面是相对于溪流状态而言,较之整个小区来讲,水面仅占中心大空间的1/10。水面实际面积不到1000平米,但通过树木、地形的空间划分,使之有一定的围合区域,并通过在临池处设置轻巧的建筑,低矮,简洁的平桥,置数盆水生花卉,整个水面给人一种开朗的感觉。出于景观和安全的考虑,水深控制在40CM左右,池底铺以青黑色的石板,显得格外沉穆,大气。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在水体设计中我们还采用了雾喷这一种水体形式,它的出现,使水景多了一种朦胧美,特别是在与林木,山石结合处,景物叠合,若隐若现,景深不尽,恍如置身于世外桃源。

四、景观小品:诗意点题、画龙点睛

涵碧亭,流觞亭,仰云亭……,一系列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建筑小品自由地的布置于山水绿地间。为了使园林建筑能与山水及居住建筑融为一体,在造型上的考虑,颇费了一翻心思。该小区的建筑设计造型简洁,色彩明快,富有现代气息。传统的园林建筑造型在此处未尝不可使用,但会略有造型复杂及装饰繁琐的感觉。为此,所有的园林建筑在造型上以突出大体块组合、局部细致刻画为设计主导原则,采用较为高档的进口菠萝格硬木为主要材料,加以精心的施工,使得设计取得了造型清新,色泽素雅的艺术效果,并可耐久使用。在工程设计方面,参考了诸多古建木构作法,除极少数部位外,大都采用的是榫接,即保证安全,也避免了因使用铁件加固而影响美观的情况发生。雕塑是小区设计的点睛之笔,量不多,但表达的意境颇为深远。例如本项目中位于靠南山的一小山谷,景点名为“幽谷鸟鸣”,为此特在其中放置了一个双鸟齐鸣的雕塑,该雕塑高约0.9M,用铸铜制作,造型十分写意,在相对幽静的环境中有此一物,顿显意境深远,很好地突出了该景点的特色。由此可见,雕塑不在于数量如何多,体积如何大,而关健在于是否能“点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后记

该项目从立项开始,紧扣“自然住区”主题,在甲方、各设计单位,各施工单位的通力合作下,已经竣工移交,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优秀市场成绩,也用事实证明了当前乃至今后长时期对“自然”的拥有是居住文化的主流。

论文作者:李必秀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

标签:;  ;  ;  ;  ;  ;  ;  ;  

“身处闹市,心居山林”的自然居住区谋划论文_李必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