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论文_张冬琼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论文_张冬琼

广西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广西自治区江滨院)530021

摘要:由于脑卒中诊治水平的提高,其死亡率明显下降,生存下来的患者致残率显著提高。为了促进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分析了脑卒中后发生偏瘫的高危因素,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和经验,提高了护理水平,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的。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Since the improvement of medical standards,the morbidity of survive the patients increased while the mortality rate decreases significantly.In order to promote stroke patients with early recovery,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the risk factors of the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It sums up the effective nursing methods and experience in early rehabilitation.Nursing skills have been elevated,the time in hospital of inpatient has been decreased and medical resources have been saved effectively.

Key words Stroke ,Hemiplegia ,Early rehabilitation care.

1 脑卒中后发生偏瘫的高危因素

1.1疾病原因 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或是冠心病史的老年人。高血压脑内小动脉硬化、颅内动脉瘤。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10%以上,已超过1亿人。更为严重的是,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作为脑卒中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的高血压病发率持续上升,每年以350万人的速度增长[1]。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而且其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1.2其他因素 不合理饮食、钠盐摄入过多,运动减少、肥胖,嗜烟酒,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工作压力过多等。

2 护理干预

2.1早期康复的意义

根据WTO建议,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系统规范及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护理可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潘瑞华[2]对638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首次脑卒中后未用或未坚持康复治疗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所占百分率较高。说明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未引起广泛重视,康复训练可促进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瘫痪肢体及早行康复训练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重要手段之一。可见早期康复干预的重要性。

2.2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

2.2.1 做好宣教工作:脑卒中后,脑功能恢复在前3个月最快,康复训练应尽早开始,一般认为,患者生命体征稳定,48~72h没有神经系统损害进一步发展的征象,即表明病情进入稳定期,此时即可进行康复治疗。一般偏瘫患者运动功能1~3个月可达到最大程度的恢复,3个月后因各种继发性障碍会使恢复减慢,6个月内90%患者的恢复可达到最大程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让患者情绪稳定,告知早期康复训练的目的、意义、环境、设备、康复训练团队成员,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有关脑卒中偏瘫疾病的宣传资料,以激发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兴致,还可用病区患者的实例来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2 早期康复方式:运动干预 根据患者的偏瘫情况,与康复师协商,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拟定时间,予正确体位的摆放及变换,如健侧卧位时胸前放一枕头,使患侧肩前伸,患侧肘关节伸展,腕、指关节伸展放在枕头上,患侧下肢向前曲髋、屈膝,并完全由枕头支持。肢体关节先近端后远端,先小关节后大关节,幅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训练强度以不引起疲劳又能取得最佳训练效应为宜,根据患者的偏瘫恢复功能分期情况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软瘫期注意抗痉挛姿位的摆放,患侧肢体各关节被动或主动运动,需护理人员及家属给予很大的帮助,指导患者每日若干次完成简单的动作训练,健侧手做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痉挛期进行痉挛肌肉的放松训练,尽可能使肌肉关节能够随意的独立运动,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肌肉损伤。瘫痪肢体有随意运动时,及时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如Babcth模式,床上桥式运动,翻身练习;后期指导患者更加自如的使用患侧,在保证运动质量的基础上提高速度。可以下地行走时应及时下地锻炼。开始时可由两人扶持行走,稍好时可由另一人保护;以后做到一人保护,患者扶拐行走。自行行走时应按双拐行走,单拐自行,徒手自行的顺序进行[3]。规范化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与运动功能恢复[4]。

2.2.3 物理因子干预 使用电疗、光疗、声辽、磁疗等物理因子治疗对减轻炎症、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瘫痪、抑制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等均有较好的效果。

2.2.4 作业疗法干预 是恢复患者功能,有目的、有选择性地以日常生活活动(步行、穿衣等)达到患者生活自理并能重返家庭和社会的目标。

2.2.5心理护理 脑卒中致残、致死率高,生活质量的下降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可表现为焦虑易激,之后常出现抑郁、悲观、紧张等情感障碍[5]。

脑卒中患者行动不便,许多基本生活功能消失,会导致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心理,不利于疾病康复[6]。对疾病缺乏认知,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通和指导,注意患者的主诉和相关体征变化,讲解治疗护理的相关知识,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并使患者有安全感,减轻焦虑、恐惧症状。

2.2.6 做好健康指导 持续性的健康指导对于脑卒中患者情绪的稳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有着重要作用,这不仅局限在住院期间,更重要的是对患者进行长期的随访。从饮食、康复训练、用药指导、生活方式建议等,仔细倾听患者主诉,诱导其宣泄不良情绪,帮助其增强康复信念。及时地评估心理情绪变化并给予支持,配合康复师合理地指导肢体康复训练。

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建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回复的重要依据,但中枢神经系统的这种自然恢复能力是有限的,要提高患者功能恢复的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训练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早期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能更快、更好、更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充分发挥和发展患者的残存功能和代偿功能[7],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帮助其重返社会,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参考文献

[1]杨期东.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8

[2]潘瑞华.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医药论坛杂志,2007,28(3):50-51

[3]南登昆,缪鸿云.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14-219

[4]杨君艳.脑卒中偏瘫恢复期40例规范化康复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2):91-92

[5]尹楠.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0

[6]邝润娇.解决与脑卒中患者沟通的困难[J].国外医学:护理学册,1996,15(5):288

[7]周维金,王玉琴,崔利华.脑卒中康复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2):124-127

论文作者:张冬琼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5

标签:;  ;  ;  ;  ;  ;  ;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论文_张冬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