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来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轨迹及其启示_邓小平理论论文

50年来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轨迹及其启示_邓小平理论论文

五十年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轨迹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十年论文,轨迹论文,启示论文,社会主义理论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4527(2000)04-0010-05

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依据实践的需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扫除前进道路上的理论障碍,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本文试图对50年来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认识和创新的过程作一历史回顾,总结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一、理论创新的前奏: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认识

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要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一是落后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二是落后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在中国成功地解决了第一个历史性课题。对于第二个历史性课题,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留下发人深省的教训。

从1949年到1956年,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巨任务。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虽然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的失误,但也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毛泽东在这个阶段对社会主义有许多重要的新认识。这些新的认识主要有:

第一,提出了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以后,阶级斗争已不是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化。毛泽东同意党的八大的论断,并多次提出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到经济建设上,强调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中国开始了“由阶级斗争向自然界斗争,由革命到建设,由过去的政治革命斗争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转变”。因此,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我们所进行的新的斗争,是对地球和自然界的革命,是为了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

第二,提出把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改造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结合起来。1954年9月,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想法, 提出要实现“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国防”的目标。这实质上是“四个现代化”的雏形。1959年底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第一次完整表达了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不仅如此, 毛泽东还对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实现过程提出了初步的想法。 1955年7月,毛泽东提出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需要50 年。1956年9月又提出要使中国变为富强的国家,需要50到100年的时间。特别是经过大跃进的破产以后,毛泽东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指出“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的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

第三,提出要走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毛泽东从总结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着手,强调中国不能机械地照搬外国的模式,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中国式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例如,毛泽东针对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牺牲轻工业和农业,片面发展重工业,损害了人民利益的教训,指出要正确处理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要以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交换,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提出要打破高度集中统一的经营管理体制,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提出要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民主、安定的政治环境;提出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方针,要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包括政治、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好的东西。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和认识一定程度上是对苏联社会主义体制和建设道路的一种突破。

此外,毛泽东在政治、文化问题上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

这些思想是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宝贵财富,其历史地位就在于:它是解决本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二个历史性课题即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前奏。

二、理论创新的飞跃: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推进及其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突破

建国20多年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使邓小平深刻认识到:我们原来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并不完全是科学的。这些不科学的认识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设想;二是如何正确认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模式;三是如何正确认识我们的革命和建设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一些做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些观点。在这三个问题上我们都有深刻的教训: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上存在的教条化错误;在对待苏联模式上存在普遍化和照抄照搬的错误;在对待我们自己的实践上存在极端化的现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一系列的拨乱反正的努力,突破了毛泽东晚年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误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第一,破除了某些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社会主义观,改变常用的方法和思路,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人们长期习惯于从制度特征来认识、界定社会主义,这种认识的实践后果,一是把一些具体的制度特征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硬性建立起来,确立一种以原则、静态的特征为取向的僵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二是以这些特征为标准,忽视了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去实现“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由此产生急躁冒进的情绪。事实证明,这种理论在实践上的危害性是极大的。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理论,从自身发展的要求和赖以存在的根据的视角来界定、认识社会主义,突出强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并把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统一起来;而且还强调,只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种概括方法,从根本上突破了仅仅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层面上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取向”的思维定势,克服了静止地、绝对地看待社会主义的弊端,帮助人们克服了一步到位的急躁冒进的情绪,摆脱了“纯粹”社会主义的空想,使人们从急速建成社会主义的不切实际的梦幻中走出来,回到一步一步按中国实际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中来。

第二,突破了主观色彩的僵化的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的观念和思维定势,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突破和创新的意义,不仅给经济学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使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和形式得以根本性的改变,为克服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弊端提供了一副良药,给社会主义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第三,破除了主观意志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确立,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既是邓小平创新的表现,又是邓小平理论实现其它创新的重要基础。

第四,破除了某些具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僵化的资本主义观,提出对现代资本主义进行客观、辩证和历史的分析,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邓小平从什么是“世界的时代特征”的视角出发,提出“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论断,在实践中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半封闭的状态,把对外开放确立为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既是对当代世界的正确的反映,又是邓小平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认识的反映。在邓小平看来,对外开放的实质就是要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拿来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赢得对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上述四个突破和创新,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邓小平理论的四块基石。这一理论创新的意义在于,初步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解决了本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二个历史性课题。

三、理论创新的深化: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从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胜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确定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作用和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这一理论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使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使社会主义理论得以更进一步的创新。

这次理论创新有自己的特点。首先,这次理论创新是前40年特别是前10年理论创新的继续。通过深刻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以来的新经验,对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坚持,这也是思想解放的表现,是创新的一个环节。

其次,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自觉把实现理论创新作为自己的责任。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

再次,这次理论创新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中进行的。从1989 年6月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年间,我们党经受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内国际政治风波的考验, 经受近年来亚洲金融风波的考验, 经受了1998年特大洪水的考验,经受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我主权的粗暴干涉和国际局势的考验。

最后,这次理论创新抓住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战略全局问题,注意研究新情况、处理新矛盾、解决新问题、实现新突破。从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到制定“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再到党的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从要正确认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宏伟蓝图;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到作出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确立“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到整个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带有全局性的若干重大关系;从社会主义三个有利于标准到所有制改革理论、分配方式理论的新突破,全面展开改革的攻坚;从明确搞好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到建设一个新的伟大工程的理论等等这一切都说明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路线胜利前进,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许多问题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和新的进展。

从党的十四大到十五大,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主要有:

第一,拓展和深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认识,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乃至整个社会主义概念和内容的一大突破和创新。

第二,进一步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特别是在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新突破。十五大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重新认识和阐述了公有制的涵义及其主体地位,提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和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理论和判断,特别是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理论避开了人们无谓的争论,为公有制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广阔的天地,是对“公有制等同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和理论的一次重要的突破和创新。

第三,深化和拓宽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认识,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996年2月, 江泽民在听取法制讲座时发表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的、依法治国的讲话;1996年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一条基本方针,载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1997年进一步把依法治国提到法治国的高度,赋予了它明确的内涵和特殊意义。从法制到法治,从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其实质是从存在出现人治的可能性到一种完全避免人治的转变;从一种只注重民主的实质,到既注重实质又注重民主实现程序、规则机制的转变。这种转变最终将社会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上从“社会主义等同于人治”的现实或观念中解放出来。

第四,深化和拓宽社会主义全面发展观。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战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总体战略思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对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思路和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既面临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又面临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经济快速发展所带领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双重任务。顺应时代课题,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9月,制定了《全国社会发展纲要》,向全世界作出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快社会全面发展的郑重承诺。1995年9月,江泽民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1996年3月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把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方针。党的十五大则在确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的发展战略,既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又是社会主义内涵更富有时代精神的新飞跃。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及理论创新,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与现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产物,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在跨世纪的征途中继续解决新矛盾、新问题,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理论武器。

四、50年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启示

启示之一: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的生命力之所在,是社会主义焕发活力的生命之源。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社会主义实践区别于其他社会运动的重要特征。这样就提出一个问题,即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和如何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实践。中国5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一要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品格。与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相比,马克思主义除具有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的显著标志之外,还有一个创新性的特征。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思想理论应该是具有实践的特性,应该是开放的、批判的、历史的、发展的。因此,马克思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看作是一个僵化、封闭的体系,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之初就申明它的基本理论在实际运用时必须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在后来的发展中,每当科学有新的发现,社会实践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的时候,他们都给以热情关注,并全身心地投入研究、探索,及时作出有科学根据的新概括和新结论。

二要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后来的发展中,不断地自我扬弃,自我突破,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使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从一个飞跃走向另一个飞跃。相反,历史发展也证明,如果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机械地照搬外国模式与经验,其表面是坚持社会主义,结果只能是使马克思主义受到伤害、玷污,使社会主义受到挫折、甚至丧命。

启示之二: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来自实践。

理论创新是实践发展的必然。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这是一个需要几代、几十代人甚至更长远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历史在发展,时代主题在变化,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课题。解决新课题,创新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实践的必然要求。理论创新是人民群众实践探索的成果,理论创新根植于改革实践,同时理论上的每次创新又推动实践的发展。

启示之三:理论创新必须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但决不是一劳永逸地完成了,以后不再有“空想”的问题。实践告诉人们:这一转变是一个长期的实践的历史过程。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指出,社会主义建设为什么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曲折,根本的就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点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归根到底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搞清楚。拨乱反正,全面改革。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到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近20年的历史性转变,就是逐步搞清楚这个问题的进程。”这一问题仍然是今后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关键和核心问题。

启示之四:理论创新需要一定的条件。

端正的学风。理论创新的过程是一个艰苦劳动的过程,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实现。因此就要求创新主体首先要有一个端正的学风。其实质是从实际出发。端正学风,实现理论创新,就一定要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矛盾和问题,对待这些矛盾和问题,要求人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不断实践。在这方面邓小平同志为我们作出了表率。邓小平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最杰出代表,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实现理论创新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理论创新需要适宜的环境。从50年的实践看,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要有民主的环境。邓小平曾非常深刻地指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民主也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条件,只有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造成一种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鼓励说真话,鼓励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好风气;只有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发挥出来,形成推动我们事业发展的巨大力量,才能真正实现理论创新。

启示之五:理论创新没有止境。

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一方面,是因为人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不可能穷尽真理,需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去推动认识的深化,实现理论的创新。另一方面,是因为作为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的实践是一个不断推进的永无止境的过程。实践产生认识,产生理论,并检验理论,发展理论;而理论则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升华实践。实践与理论的相互作用就是这样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因此,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过程就是一个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

面向新的实践,我们更需要理论创新。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改革到了攻坚阶段,发展到了紧要时期。实践给我们提出了许多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在马克思的本本里找不到现成的答案。我们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学风,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注意对实际经验的总结,在理论上进一步创新,才能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实践中开拓前进。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收稿日期】1999—06—18

标签:;  ;  ;  ;  ;  ;  ;  ;  ;  ;  ;  ;  ;  ;  

50年来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轨迹及其启示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