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投入产出法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_投入产出表论文

用投入产出法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投入产出论文,经济增长论文,技术进步论文,贡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定量地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提出定量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新思路。

关键词:技术进步 投入产出 经济增长

1 技术进步的概念

发展社会生产的途径,一是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二是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前者属于外延扩大再生产,后者属于内涵扩大再生产。在任何具体的历史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有限的。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特别是经济愈来愈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对于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去获得最大程度的经济增长这个问题十分关注。可以说,目前世界上较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技术进步”是一个综合效率的概念,可以说,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科学研究、教育程度、经营管理等;同技术进步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软投入”有别于科研成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样一种较窄的概念。

经济学家在观察几十年来的一些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发现,它们的资本存量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仅能说明其经济增长的一部分原因,而另外有相当大一部分原因只能由生产要素的提高来说明。也可以说,这一部分增长是因内涵扩大再生产引起的。为了研究这个问题的需要,国内外一些经济学者用了“ 综合要素生产率”这个概念来表达内涵扩大再生产中要素生产效率变化的程度,用“技术进步”这个术语来表达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

2 技术进步的度量

当今世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著。为促进技术进步,亟需对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作出全面的定量测度,只有科学地测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才能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进步规划,以有限的投资和科技投入推动经济取得更大的增长,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

近年来,国内经济学界在测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并提出了若干度量方法和具体指标,但最常用的是著名的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将其中的索洛余值视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增长速度方程是由生产函数导出的。生产函数的基本原理是对经济增长因素实行三分法,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于资金、劳动力增长和科技进步3方面作用的结果,进而有反映产出增长型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

增长速度方程法测定技术进步,方法简明扼要,计算资料容易取得,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具有可比性。但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原因是复杂的,并不是3个因素所能概括得了的。因此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应用时,结果往往会有较大误差。本文试图利用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和信息,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来计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投入产出法又称为投入产出分析、投入产出技术,是研究经济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的数量依存关系,研究经济系统的内在结构和平衡运行规律,以便科学地对经济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系统预测和系统决策的现代数量分析方法。由于投入产出表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纷纷研究投入产出分析,编制投入产出表并加经应用。在我国,自80年代以来,在国家统计局的组织下,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工作、投入产出分析的研究工作以及投入产出表的应用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投入产出核算也占有重要地位。

3 技术进步在投入产出表中的反映

我们曾对铁路部门应用投入产出进行专门研究,并编制了铁路部门投入产出表(见附表),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许多专家的认同。该投入产出表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铁路系统的活动对各个生产要素的消耗和占用,反映所生产的产品的分配使用情况,反映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为分析技术进步在诸多方面引起的变化和影响提供较全面的数据,使运用投入产出技术和数量分析方法较全面地分析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成为可能。

附表 铁路部门投入产出表的简化形式千元

投入产出理论旨在反映部门及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这些特定的投入产出关系决定于特定时期的技术状况和经济结构。由投入产出表所反映的部门之间情况在不同时期发生的变化,产生于各种因素,从广泛的技术变动观点看,可以把投入产出系统的变动看成是技术变动的结果。

铁路技术进步反映在投入产出表的第1象限,形成铁路部门内中间流量矩阵各元素的数值变动和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各元素的数值变动;反映在第Ⅱ象限及第Ⅳ象限,形成铁路部门内与部门外中间流量矩阵各元素的数值变动和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各元素的数值变动;反映在第Ⅲ象限,形成生产性积累、消费及流入流出各向量的数量变化;反映在第Ⅴ象表现为最初投入各元素的数值变化及折旧系数、劳动报酬系数等的变化。

4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方法

4.1 从中间流量矩阵来测算

设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W为路外部门中间使用向量,Y为最终使用向量,X为总产出向量,用0,1分别表示基期、报告期,则铁路技术进步表现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的变化带来的中间产品节约额△X。

对比1987年及1992年全国投入产出表,各部门对货运邮电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占本部门全部直接消耗系数的比重得到上升,说明各产业对货运邮电业的直接依存关系增强。因此铁路部门技术进步不仅对本部门,而且对全国各部门的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4.2 铁路技术进步对推动经济增长的影响

铁路技术进步会从多方面影响铁路最终使用及路外部门的中间使用,二者的增长和变化会拉动经济增长。例如:技术进步要求铁路工业为路内的建筑业、客货运输业及路外的有关部门提供数量更多、技术更先进、效率更高、消耗更低的工业设备,以实现有关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实现体现技术进步的生产性积累。铁路技术进步体现为铁路部门向社会提供许多的消费品,引起人们生活消费需求的增长,推动经济增长。

设铁路技术进步引起最终使用增长的向量为△Y,路外其它部门中间使用增长的向量为△W,则铁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X。

△X=(I-A)[-1](△Y+△W)

为了清晰地考察最终使用及路外其它部门中间使用各部分增量所带来的总产出增长而对经济增长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按各自的构成分别计算。

4.3 技术进步使各部门的增加值增长

铁路技术进步体现在劳动力和劳动手段上,体现为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体现为劳动手段生产效率的提高,使铁路各部门的增加价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以N表示铁路各部门增加值向量,以n表示单位产品的增加值向量,△N为铁路各部门增加值报告期比基期增加额向量,可作如下分析:

增加值又可细分为折旧、工资、利润、税金等各项,依据上式,只要用各项的有关数据替代增加值的有关数据,即可对各项的变动额进行因素的测算。

综上所述,本文给出了以铁路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测算铁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理论框架。分析表明,投入产出模型可以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和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从多个角度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为技术进步的科学规划提供依据。

(收稿日期1996-04)

标签:;  ;  ;  

用投入产出法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_投入产出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