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 康复科
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6.2月-2016.12月间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后合并偏瘫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为观察组提供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模式,评价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062,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结果优于对照组,(t=13.597,P<0.05)。结论 为脑卒中偏瘫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影响
脑卒中是常见脑血管病,发病危险因素较多,对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威胁生命安全,且脑卒中预后效果不良,患者多伴随并发症,其中以偏瘫最为常见,对患者机体活动度、生活质量等均造成不良影响,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因此,临床采取何种手段帮助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疾病预后成为临床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共同担忧的问题[1-2]。研究选择我院于2016.2月-2016.12月间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后合并偏瘫患者,分析护理干预对偏瘫康复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6.2月-2016.12月间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后合并偏瘫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在48-75岁,平均为(61.2±5.0)岁,偏瘫部位:左侧30例、右侧19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3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在50-76岁,平均为(61.5±4.9)岁,偏瘫部位:左侧32例、右侧17例。
两组患者疾病基本资料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已取得所有患者本人同意;排除昏迷患者。
1.2方法
为观察组提供护理干预,包括:⑴心理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期间会因担忧病情、预后效果、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而产生相应不良情绪,影响患者治疗配合度,对疾病治疗产生悲观失望心理。护士应重视观察患者情绪,主动关心患者,加强护患交流,根据患者性格特点进行心理疏导,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与家属联合给予情感支持及生活照护,保持热情护理态度,提供帮助[3]。⑵行为指导训练:偏瘫患者丧失部分生活自理能力,护士应早期为患者提供肢体康复训练,鼓励患者主动训练,康复初期协助患者完成被动训练,包括按摩肢体,在床上进行关节屈伸、旋转等活动,每日坚持锻炼半小时,护士可采用热敷法,缓解关节疼痛。主动锻炼期间,护士应坚持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逐渐锻炼患者由躺-坐-站-走-上下楼梯;训练患者步行,提供生活行为练习,如鼓励患者独立完成刷牙、洗脸、穿衣等基本活动。⑶饮食指导:嘱咐家属为患者提供补气、活络的中药食补,康复训练期间,可结合针灸干预,包括下肢取肩、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灸[4]。
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加强护患交流,基础用药、饮食指导及生活照护等。
1.3观察指标
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评估,评分标准:重度障碍:<40分;中度:41-60分;轻度:61-99分;无需依赖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评估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
入院时,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发病后,患者出现偏瘫可能性较高,一旦合并肢体偏瘫,则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破坏患者家庭和谐关系,导致生活受到影响,产生负面情绪,而针对此类患者,提供积极救治同时,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护理目的为在较大程度上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
研究结果提示开展护理干预活动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发现,为脑卒中后合并偏瘫患者提供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针对偏瘫患者各种肢体症状提供针对性训练,结合病情初期患者心理、生活能力、肢体活动度等进行早期护理干预。通过开展运动训练,可有效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细胞表达,结合针灸、生活行为训练、主动及被动肢体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脑卒中修复[6]。且在康复期间,护士应重视结合心理疏导,关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现状,日常护理活动期间,需全程秉持生活训练及护理理念,时刻鼓励患者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生活行为,联合家属共同参与,提高患者训练积极性。此外护士为患者提供主动护理干预,重视其认知能力、心理活动及行为现状提供护理干预,提高患者主动配合治疗信心,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疾病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为脑卒中偏瘫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参考文献:
[1]林郁芬,李铮,施娟等.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康复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6):2864-2867.
[2]崔颖,洪波,李树民等.活动分析法训练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2):158-159.
[3]李小金,韩秀兰,田潇飞等.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膝关节本体感觉干预对平衡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11):845-847.
[4]张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2):257-258.
[5]韩荣.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负性情绪及相关因素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4):241-242.
论文作者:陈莉秋,周慧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患者论文; 脑卒中论文; 能力论文; 肢体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