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性川崎病论文_唐家朋

菏泽市单县中心医院儿科 山东菏泽 274300

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应用在不敏感性川崎病临床治疗洪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3年内收治的100例不敏感性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常规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患儿则配合使用丙种球蛋白,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两组患儿都产生显著效果,其中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84%(42/50),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6%(38/50)。实验组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总水平下降程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用丙球蛋白配合糖皮质激素应用在不敏感性川崎病临床治疗中能够产生显著效果,对于预防其急性期或者远期发病有着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不敏感性川崎病

所谓的川崎病就是全身血管炎病理改变,出现在儿童期的出疹行疾病,可能会导致儿童出现各种血管并发症,逐渐演变成小儿获得性心脏病的原因。静脉注射用丙球蛋白应用在川崎病临床治疗之后,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逐渐降低[1]。为了进一步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应用在不敏感性川崎病临床治疗洪的方法和效果,现选择我院近3年内收治的100例不敏感性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我院近3年内收治的100例不敏感性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性和女性分别有59例和41例;患儿年龄分布在2月—61个月之间,平均为(23±1.5)月;所有患儿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发热现象,发热时间为3到21d。

1.2方法

所有患儿都接受初始丙种球蛋白注射联合阿司匹林治疗36h后持续发热,排除其存在继发感染现象,确诊为不敏感性川崎病,结合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儿追加丙种球蛋白,控制药物剂量为一次2g/kg,糖皮质激素为2mg/kg甲泼尼龙,治疗5d后改为泼尼松口服,并且逐渐减少药物剂量;对照组则单纯追加糖皮质激素,方法和实验组相同,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做好随访工作[2]。

1.3统计学处理

本文患儿相关资料和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进行t检验和X2检验,数据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两组患儿都产生显著效果,其中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84%(42/50),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6%(38/50)。实验组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总水平下降程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患儿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比较

3、讨论

在不敏感性川崎病患儿临床治疗中实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其免疫系统异常激活的现象,让细胞因子水平降低,进一步改进其临床症状,避免冠状动脉造成的损伤。但是,依然有部分患儿对于丙种球蛋白临床治疗没有反应,而且,无反应型的川崎病患儿出现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几率更大,所以,针对患儿再次选择何种治疗方案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3]。

国外将近20%左右的不敏感性川崎病患儿临床表现没有任何反应,最近国内报道其发病率为23%左右。日本某项研究发全国川崎病患儿未满5d的无反应率增加,还有研究发现丙球蛋白实用方法、发病到使用时间有着直接的关系[4-5]。丙球蛋白患儿再次接受治疗依然无反应性情况,其发生率为20%左右。患儿发热不退,这就表示体内存在炎症,让不敏感性增加。本次研究不难发现丙球蛋白针对不敏感性患儿临床治疗增加药物剂量之后,患儿用药24h体内温度正常,治疗之后CRP降低,这就能够避免患儿再次出现敏感性现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糖皮质激素的实用会让患儿血液高凝状态增加[6-7]。

综上所述,静脉注射用丙球蛋白配合糖皮质激素应用在不敏感性川崎病临床治疗中能够产生显著效果,对于预防其急性期或者远期发病有着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肖蘭,张静,易伦羽,等.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川崎病预测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8,36(10):765-771.

[2]李丹,冯媛,耿玲玲,等.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4):442-446.

[3]江佳峪,赵世权,高小平.不同途径给予激素治疗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临床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9,31(1):63-66.

[4]储开东,季凤华.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不敏感川崎病患儿的疗效[J].广西医学,2019,41(7):843-847.

[5]张慧玲.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患儿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2019,14(4):578-581.

[6]石利云.综合护理对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1):1922-1924.

[7]阮耀祥.丙种球蛋白联合抗凝治疗在川崎病患儿的应用及指导[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9):362-363.

论文作者:唐家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  ;  ;  ;  ;  ;  ;  ;  

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性川崎病论文_唐家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