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超声在农村妇女病普查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陆柳怡,潘卫萍,王亚红,孙玉兰

陆柳怡 潘卫萍 王亚红 孙玉兰

(上海市崇明县妇幼保健所超声科 202150)

【摘要】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农村妇女疾病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度我县农村妇女经阴道妇科超声检查的结果。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46749例,检出各种妇女病(包括查环查孕)16436例,检出率35.16%;其中子宫肌瘤发病率最高,共9883例,检出率的21.14%,其次为卵巢肿块3134例,检出率6.70%。其他疾病检出率分别为:子宫内膜增厚3.08%、子宫内膜息肉1.85%、子宫肌腺症0.39%、节育器位置下移0.76%。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农村妇女病普查中方法简便、快捷、无创,在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以及某些无症状的子宫附件的良恶性肿瘤及其癌前病变的早发现、早诊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妇女病;普查;阴道超声;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047-02

妇科普查是政府为广大妇女在妇科保健及计划生育方面所做的一项实事,经阴道超声检查是妇科普查中的一项重要检查项目,现将我县2013年农村妇女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检查对象:2013年1月至12月我县妇科普查中经阴道超声46749例,受检者基本为农村劳动妇女,年龄为20~83岁。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美国GE公司LOGIQ3超声诊断仪,阴超探头频率4-8MHZ,受检查者检查前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探头表面涂抹少量耦合剂,套上避孕套,将探头缓慢地送入阴道内,进行子宫、卵巢和盆腔的连续性纵、横、斜多方位扫查。检查具体内容:(1)、子宫位置、大小、轮廓、内部回声。(2)、内膜厚度、是否居中、形态和回声、宫内节育器有无、位置正常与否。(3)、左右卵巢大小、形态、内部结构。(4)盆腔有无其他肿块、积液或积液程度。极少数未婚、月经期或阴道狭窄的受检者采用经腹壁超声检查,探头频率3.5~5MHZ。检查资料进行记录和汇总。

2.结果

受检的46749例妇女中检出妇科疾病16436例,总阳性检出率为35.16%。检出的妇科主要疾病有子宫肌瘤、卵巢肿块、子宫内膜增厚、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腺症,宫内节育器位置异常(具体结果见表)。另外宫颈囊肿和盆腔少量积液(<15ml)未作为妇科疾病列入统计。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普查中检出率达21.14%,与文献报道类似[1]。查出最小肌瘤大小为5*3mm,最大肌瘤为168*152mm,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数最多。大部分肌瘤患者无自觉症状,往往在普查中发现,少数病例可引起经血过多、贫血,或肌瘤过大产生盆腔压迫症状。经阴道超声能分辨出5mm的阳性病变图像,对小于1cm的肌瘤比经腹部超声检出率要高,且能清晰显示肌瘤的分布、形态及与子宫内膜的关系。对带有细长蒂部的浆膜下肌瘤,仅表现为子宫旁低回声肿块需与卵巢肿瘤鉴别。

普查中卵巢肿块的检出率其次。其中大部分为非赘生性囊肿,常见的有卵泡囊肿、黄体囊肿、内膜异位囊肿,此类囊肿可继发于内分泌失调,也可引起内分泌失调,产生月经不规则或绝经后出血等症状,但是跟踪随访大多数囊肿能自行消退,如患者囊肿增大、有腹痛或破裂出血等症状则需临床干预[2]。普查中发现赘生性卵巢肿瘤5例,其中2例为卵巢混合性肿块,大小分别为102*110*70mm、68*56*53mm,肿块形态均不规则,囊壁及分隔厚薄不均,内壁不光滑,经手术病理证实分别为浆液性和粘液性囊腺癌。3例单侧卵巢畸胎瘤,肿块内部无回声为主,伴有团状高回声,肿瘤最大2.6*3.6mm,边缘光滑,边界清楚,均在随访中。

普查发现较典型的子宫肌腺病180例,检出率为0.39%,子宫肌腺病是子宫内膜侵入肌层的良性病变,超声表现为子宫增大、肌层回声增粗,分布不均匀,可有出血性的小囊状回声,还可伴发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该病可致痛经,经血过多和经期延长,妇科临床可根据病情不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3]。

子宫内膜增厚是指子宫内膜增生超出正常周期增生的范畴,经阴道超声对观察内膜厚度、回声、子宫内膜层与肌层的分界线,评估子宫内膜的病理状态具有优势,此次普查子宫内膜增厚的检出率为0.94%。其中一例绝经后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厚度12mm,回声不均匀,外缘不规则,而且与子宫肌层之间的衰减晕消失,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过长伴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与雌激素过度刺激密切相关,病理学上又可分类为单纯性、复杂性和不典型增生过长,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可进展为内膜癌,文献报道癌变率8%~29%。不同类型增生的临床情况、治疗手段和转归不同[4、5]。通过普查,可使子宫内膜增生的患者得到进一步的病理分类诊断和必要的临床治疗,特别是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妇女,建议及时进行诊断性刮宫。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和预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受雌激素持续作用发生的局灶性增生的良性病变,可引起子宫异常出血、腹痛、不孕等症状。超声主要表现为宫腔内圆形或椭圆形高回声,少数表现为低回声或不均匀回声,息肉可以单发,也可多发。子宫内膜息肉因病灶小经腹部超声易漏诊,经阴道超声具有探头频率高、分辨力高、而且不易受肠道气体、肥胖等因素影响等优点,诊断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6、7]。宫腔镜和超声造影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符合率高,但是费用高、操作复杂、并发症多。盲目诊断性刮宫则假阴性多。经阴道超声操作简便,面对大规模人群的筛查更具优势,但是子宫内膜息肉的最后确诊目前主要赖于宫腔镜检查及病理诊断。

宫内节育器有无、位置正常与否是经阴道超声检查的项目之一,经阴道超声能准确判断节育器在宫内位置,有无脱落、移位及嵌顿。节育器上缘距宫底距离>20mm,可视为下移,本次普查中发现节育器下移356例,占普查人数的0.76%,建议其及时更换,避免发生带环妊娠、月经淋漓等并发症。

4.结论

经阴道超声应用于农村妇女妇科普查的优点是探头频率高、分辨力高,距盆腔器官近,无需充盈膀胱,不受肥胖及气体干扰,而且方法简便、无创,可做到快捷、高效率。在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以及某些无症状的子宫附件的良恶性肿瘤及其癌前病变的早发现、早诊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可通过超声查环、查孕进一步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9-272.

[2]张绍芬.附件非赘生性包块的临床处理.中国实用妇科与查勘杂志,2001,(17)8:454-456.

[3]王宏,冷金花,郎景和等.子宫肌腺症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手术指征探讨.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7):493-497

[4]NEI朱勤,周先荣.子宫内膜癌手术前诊刮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9):636-637.

[5]周先荣.诊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11):650-651.

[6]周越,朱世钗,耿筱虹等.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3,12(10):636-637.

[7]王伟,顾红.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及漏误诊分析[J].上海医学影像,2009,18(3):231-232.

论文作者:陆柳怡,潘卫萍,王亚红,孙玉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7

标签:;  ;  ;  ;  ;  ;  ;  ;  

经阴道超声在农村妇女病普查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陆柳怡,潘卫萍,王亚红,孙玉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