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依规保障互联网空间安全论文_王小红

依法依规保障互联网空间安全论文_王小红

陕西省委党校文化与科技教研部 陕西 西安 710061

摘 要: 互联网世界中的各种软硬件终端,总会存在难以避免的缺陷。不同的网络开放平台,后门问题又难以杜绝,当下的科研理论和技术水平,不可能彻查每个终端漏洞,各类软硬件设计者、厂商难以对所有产品安全质量进行完全控制。再加上网络监管的不完善和智能设备数量爆炸式增长,攻击入口增多、门槛降低,网络空间遭受攻击再所难免,虚拟世界网络攻击破坏性逐渐延伸至现实世界并造成物理伤害。因此,依法加强对网络空间的治理,建设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 法规 网络 空间安全

法律与标准体系是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依法治理网络的目标是大力推进网络空间法制化建设,有效规范维护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民权益。习近平主席指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一、与时俱进、完善立法,加大网络犯罪惩戒机制

国家网信办应会同有关部门,构建一系列的规范和规则体系,使得政府部门、企业、个人在进行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活动时做到有章可循,有规范、有法律可以去遵守。黑客和恐怖组织袭击可能导致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破坏从而引起混乱。电子商务越繁荣,网约车越普及,快递越繁忙,新媒体越层出不穷,网络短视频和直播越泛滥,需要监管的问题的就越多。鉴于此,相关法律、规定和监管必须进一步细化,亟待法律及时跟进,管理者和执行者应加大监管力度,网络空间个人隐私泄露严重,个人隐私保护相关法律亦亟需出台;要严厉打击利用网络颠覆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等;坚决管控利用网络进行欺诈、传递色情资料、进行人身攻击、非法物品买卖等网络不端行为;依法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惩治盗、抢、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各国正加紧建立网络犯罪专业调查部门,通过专业培训提升网络犯罪调查能力建设。

二、个人隐私保护立法亟待完善

行为人实施了窥探、宣扬、公布、散布、披露他人隐私的行为,即构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公民享有保护私生活与秘密的隐私权,依法应当承担责任。近几年我国密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将网络安全各项工作带入法制化轨道,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在不断加大,群众使用互联网的安全性大大增加,使用互联网的获得感也在进一步增强。2018年监管风暴席卷多个行业,违规APP重则永久关停,轻则下架整改,行业全面迎来规范化。北京大学《全球百款互联网应用产品个人信息保护测评报告(2018)》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报告厅对外公开发布。报告由北京大学互联网法律中心与北京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联合完成并发布。报告显示,在被抽样测评的100款国内外互联网应用产品中,仅5款APP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总体水平达到相对优秀,35款APP表现良好,31款APP表现一般,29款APP表现不佳。在被测评的18个领域中,云储存类、浏览器类、出行导航类APP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总体平均得分相对较高;公益众筹类、航拍软件类、智能停车类APP的总体平均得分表现最差,基本缺乏完整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香港自2013年4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商业机构泄露个人隐私均属刑事犯罪,最高处以一百万元港币的罚款并监禁5年。

最高检于2018年11月印发《检察机关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指引》,加大了对个人信息刑事保护的力度。国家应尽快建立一部全国性的针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专门立法,或对现有的《网络安全法》进行完善,增加实施细则,使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有法可依,同时也使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使受害者能够得到应有的补偿。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通过购买等方式私自调查他人的个人信息均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2019年1月1日,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第十一条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标志着此前一直处于监管灰色地带的朋友圈代理、微商等个人经营者被正式纳入到电子商务经营者管理范畴。2019年1月25日,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办在北京联合发布App专项治理公告,要求App经营者须合法合规地收集用户信息,同时鼓励App经营者自愿进行合规认证。2019年5月28日零时,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网络安全法》重磅配套落地办法:《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意见,拟规定关键基础设施运营采购者采购产品和服务,申报安全审查时应当和被采购者约定网络安全审查通过后合同方可生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算法广告应标“定推”,AI合成信息应标“合成”,敏感信息需备案。意见对网络运营者、个人信息主体、14岁以下未成年人信息安全、数据安全责任人、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在数据收集、数据处理采用、数据安全监督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规范。

三、把好价值观,莫让流量变流毒

网络视频让普通公众都获得了平等的展示自我的机会,但可惜一些平台为博取眼球、获取流量目的,疏于账号管理,任由未成年主播发布低俗不良信息,突破社会道德底线、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污染网络空间,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些平台在发现低俗视频能带来巨大流量时,没有痛下决心自律,坐等主管部门的整治。因此,下一步平台如何加强审核把关,取精去糙,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把好价值观的重要导向,已成为一道亟待解决的现实考题。国家各级网信部门、广电总局、文化部等主管部门和企业要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依法对互联网相关企业齐抓共管、联合执法,对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不力的企业平台,坚决查处,依法打击,形成良性互动。2019年1月9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的官网上发布了《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进一步规范短视频传播秩序,提升短视频内容质量,遏制错误、虚假、有害信息传播蔓延,以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从总体规范、上传账户管理规定、内容管理规范、技术管理规范等方面进行规范,内容审核基本标准共100条,平台经营者应该熟读规范,加强自我监管,深刻认识自身责任,强化法律意识,依法依规经营。

四、普法教育亟待完善,争做中国好网民

公安部门应梳理典型诈骗案,结合时间节点加大宣传力度,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强事前预防,发现异常即重点监控,并畅通举报途径。每年的7月5日为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每年的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都是全民普法的好时机,重点宣传网络诚信理念,营造诚信的用网氛围,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危机忧患意识,牢固树立国家安全、网络安全观念,积极推动互联网发展更好地造福人民。

五、国外立法借鉴

预备行为入罪。就网络犯罪而言,国外普遍接受将侵害网络信息系统犯罪的预备行为,甚至仅仅持有用于攻击网络信息系统的工具和软件的行为入罪化。欧洲理事会《网络犯罪公约》(迄今已有56个签字国,除欧盟成员国以外,还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南非等非欧盟成员国)要求缔约国将一切制造、出售、使用、进口、发布或其他获取用于非法访问、非法侦听、数据干扰、系统干涉和设备滥用的设备的行为入罪,其中的典型行为就是钓鱼网址以及出于犯罪目的盗窃个人信息。当然,入罪的预备行为也不限于对侵害网络信息系统犯罪的预备。

鼠标一点就犯罪。英国新法规定,浏览恐怖分子在线内容也犯法,最高可判刑15年,加大了对恐怖主义犯罪筹备行为的处罚力度。

玩暴力游戏入罪。巴西发布暴力游戏禁令:玩的人将面临3至6个月的牢狱监禁,或是坐牢;开发、传播、售卖、转手暴力游戏的玩家也将被罚款;对那些帮助其他玩家获取游玩暴力游戏的人,将以诱导暴力犯罪罪名而施加相应的处罚;增加了网络侵害行为的新模式入罪,例如网上欺凌、网络盯梢、身份盗窃、信息滥发、不法获取和传播数据入罪。

关在笼子里的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服务,肆意的发展,只能带来毁灭和奔溃。网络空间生态好坏取决于我们的治理效度,我们要有效利用互联网这柄双刃剑,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要切实提高依法管网水平,依法打击网络谣言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让人人言有所规、行有所止,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参考文献

[1]《全球百款互联网应用产品个人信息保护测评报告(2018)》正式发布|互联网应用|测评|报告_新浪教育_新浪网,http://edu.sina.com.cn/l/2019-04-18/doc-ihvhiewr6844472.shtml。

[2]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发布:应持视听许可证,节目先审后播,http://www.sohu.com/a/287743226_260616。

论文作者:王小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1月总第1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  ;  ;  ;  ;  ;  ;  ;  

依法依规保障互联网空间安全论文_王小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