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弟子规》中蕴含的教育思想论文_王献源

谈谈《弟子规》中蕴含的教育思想论文_王献源

王献源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赤光中学 517349

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是重中之重。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启蒙读物《弟子规》蕴含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学校、社会、家长的重视。如何发掘并利用《弟子规》中蕴含的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改革和我国基础教育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摆在学校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在分析《弟子规》中蕴含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发展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给传统文化教学所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完善我国教育思想的可行性对策,以期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弟子规》中蕴含的教育思想的内涵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依据孔子的教诲而撰辑的著名儿童启蒙读物。《弟子规》中的中的“弟子”指的是学生,也就是家庭里的子女,从广义上来讲,每一个人都是弟子;“规”就是规范、道理。《弟子规》主要讲述的是一些朴实的做人道理与生活规范。

《弟子规》被誉为是便于诵读讲解、实用的“开蒙养正之最上乘”的儿童读物,它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普遍而深远的影响。整个《弟子规》全篇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养成教育的思想,主张培养儿童行为习惯,使其言行举止规范化,这种养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而言仍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同时,《弟子规》将教育归纳为情感教育、生活教育、道德修养教育等三大类,并提出了以“厚德、博学”为主线的教育思想。其中厚德是指将儒家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完美结合,激发孝心,培养爱心,净化心灵,陶治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博学则是指在正确人生观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学习毅力和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的献身精神。这种“厚德、博学”的教育思想与现代素质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二、当代教育现状与问题

1.教育市场化

所谓“教育市场化”是指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为弥补经费短缺,围绕着学校创收、经营、转制、收费、产权等问题,以增长和效率为主要追求的教育改革。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的一系列教育政策,无论是公办学校转制,还是大学高收费、公办高校举办“二级学院”以及用房地产开发的模式兴建“大学城”等,大致是循着这一思路。

教育市场化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在教育市场化思想的影响下,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人们日益高涨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教育消费需求被拉动,刺激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学校乱收费、赢利创收,乃至钱权交易、教育腐败等各种不良现象增多,越来越多的教师忘却了自身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与职责,导致教学工作质量下降,影响了教育功能的实现。

2.教育观念狭隘

教育观念狭隘是制约我国教育改革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在升学压力影响下,大批教师深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心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并以教师既定的答案为最终和惟一结论的现象,使得学生变成书本和分数的奴隶。从而导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从产生,最终导致学生变成一群不会思考也不愿思考的人。

3.教育原则欠科学

教育基本原则欠科学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下方面:一是公平性原则被忽略。在我国不少地方,教育公平仍然只是停留在政策层面,而没有真正得以实现。二是因材施教的原则被忽略。这么多年来我国一直实行统一教学,几乎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更不用说积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了。三是可持续性原则被忽略。一直以来,我国的教学注重历史继承性,而缺少创新精神,同时我国的教育注重民族性,而缺乏国际视野。尽管近些年来为改变这种状况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国教育发展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的状况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教育模式单一

教育模式的单一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狭隘的教育观念的影响,教育观念的狭隘必然导致教育模式的单一化。其实,我国古代本来也是有各式各样的教育模式的,但发展到现代都已经被人为地单一化了。目前我国推行的这种“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规定学制就是教育模式单一化的集中表现。在全国统一标准下“生产”的合格人才,很难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以《弟子规》为借鉴推动教育思想变革

要改变当前我国教育现状,首先就必须实现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挖掘利用《弟子规》中蕴含的教育思想,对症下药,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实现教育功能综合化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因此教育功能综合化,这一点与现代教育理念是相吻合的。因此,教育固然要加强科学文化教育以充分发挥其对个人与社会的经济功能,同时也要注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发挥其对个人与社会的政治与文化功能。以《弟子规》中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开展现代教育,实现教育功能综合化是促进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2.提倡“厚德与博学”

要实现教育观念转变,改变教学内容单一的现状,就必要实现教育观念转变,改变教学内容单一的现状,就必须提倡“厚德与博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弟子规》认为厚德是将儒家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完美结合,激发孝心,培养爱心,净化心灵,陶治情操,提高师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而博学则是指在正确人生观的指导下,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进而培养一种坚韧不拨的学习毅力和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的献身精神,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3.坚持“三位一体”的教育原则

《弟子规》中涉及教师、家长、学生这三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强调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作用的有效结合,这一点值得现代教育借鉴。首先教师应率先垂范,提高师德水准和教学业务水平;其次,学生应从思想品质、行为规范、科学文化各方面,提升综合素质;同时,家长应全力配合,既教育学生,又重塑自我,共同促进教育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国还要实行一致性与多样性组合原则、历史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原则、国际性与民族性相结合原则、民主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这样,我国的教育水平必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4.实现教育模式多样化

我们可以借鉴《弟子规》中的思想,将“师徒传授模式”、“家传模式”、“书院讲学”、“家塾教学”、“社会办学”的模式有效结合起来。此外学校可以借鉴《弟子规》中因材施教、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思想,通过多种教学形式的采用,例如开展感恩父母、专题讲座、朗诵背诵、口试笔试、主题班会、书画展览、文艺活动、演讲比赛、义务劳动、音乐陶治、影视光盘、美化环境、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目的。

总之,充分发掘并有效利用《弟子规》中蕴含的教育思想,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发展。学校的教师要以《弟子规》中的优秀教育思想为指导,树立教育功能综合化的理念,提倡“厚德与博学”。实行“三位一体”的教育原则,实现教育模式多样化,这样才能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促进传统文化教学改革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玉秋 走向成功与自由的现代大学[J].演讲稿,2006,10。

[2]李毓秀 弟子归[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9,1。

[3]李均 论教育基本原则[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2。

[4]吉林松花江中学《弟子归》研究室 《弟子归》教育思想概要[J].2008,5,5。

论文作者:王献源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3年10月总第13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1

标签:;  ;  ;  ;  ;  ;  ;  ;  

谈谈《弟子规》中蕴含的教育思想论文_王献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