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楹联相约经典,孝道文化彰显特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孝道文化教育论文_黄巧英

土楼楹联相约经典,孝道文化彰显特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孝道文化教育论文_黄巧英

东莞市常平镇木棆小学 广东 东莞 523562

摘 要:数以万计的土楼群位于闽西永定,是中原汉族人南迁后,在此定居所独创的具有特色的客家人的建筑体,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居民住宅,现在这种土楼已经被联合国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除了外观奇特、雄伟,还有个特别之处,在每一座土楼的里里外外都镌刻或书写了许多楹联,洋洋大观,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集中反映了客家人的人文情怀、文化底蕴和精神素养。

关键词:土楼楹联 孝道文化 文化教育

客家土楼楹联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浸透着儒家思想。楹联,俗称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楹联对子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每一座土楼都有许多各具特色的楹联,其数量林林总总难以统计,可以说,客家土楼的楹联,体现了客家先民对子孙后代的谆谆教导和愿望,也是我国楹联文化中非常丰富多彩的宝库。

一、土楼楹联的由来和意义

1.土楼的历史渊源。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客家人的土楼是一种奇特的建筑。客家人本身属于大汉民族,在历史变迁中,永定的客家先民为了躲避战乱,不得不举族南迁,流离失所。客家人走到了闽西大地上并在此定居,由于客居他乡,所以被称作“客家人”,这就是著名的“群雄战中土,黎庶走南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时闽西这块土地虽然人迹罕至,但是在此定居的客家人却饱受周边土著的偷袭和侵扰的折磨,为了能在此地安定地生活,客家人凭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就地取材建造了一座座形状各异的土楼,聚族而居,聚寨而居。随着岁月的流转,他们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方式。

2.土楼楹联的由来和意义。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是汉族传统文化瑰宝。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对偶、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客家人是汉族的一个分支,在客家人迁徙之前,他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这些思想意识直接表现在土楼的文化上,所以土楼文化仍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孝道

1.孝文化融入的必要性。钱穆先生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孝道文化”。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需要。将孝道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教育中,既能让学生受到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又能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代家庭中存在着孝行缺位的状况,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但是孩子却认为父母对他们的一切给予都是理所当然的。语文老师将孝道文化教育融入到语文课当中,既能让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活跃,还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让学生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父严母慈子孝”是我们中华民族上千年来的家庭观念,将孝道文化渗透到教学中,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

2.孝道文化与土楼文化的关联。孝道出自《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土楼楹联中具有意蕴深厚的“孝文化”资源,这些“孝文化”与小学高年级语文中有关“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名言警句、中华经典《弟子规》的“孝弟”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三者有机结合,可以构建具有客家土楼特色的语文学科孝道文化教育体系。土楼对联集教化、观赏、审美于一体,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永定客家先贤留给我们的一份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教育后代的特种教科书,其教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三、土楼楹联孝道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和传承

1.特殊的教育方式及优势。土楼楹联就其外在来讲,属于建筑装饰,也是书法创作和文学艺术,它显示了客家人独特的意境和艺术审美;但是对其内在来说,土楼楹联是客家祖先的思想传承,也是客家文化的智慧结晶。土楼楹联不仅在警醒着一代又一代的土楼人,也在教育所有读过它的人,这是客家人特有的教育方式,也是永久性的教科书。

2.现代教育意义及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客家孝道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撑。土楼楹联中的孝道思想富含人文精神、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如“存忠孝心,行仁义事。(湖坑经德堂)”,对于小学生是无声的教诲,比书本上的教育更能潜移默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土楼参观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永定土楼楹联的教育影响范围。

永定土楼楹联文化是客家祖先留给其后人的珍贵遗产,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楹联上的经典孝道文化,彰显特色,至今仍发挥着教育引导作用。土楼楹联中的孝文化符合现代小学语文教育中孝道的教育,也为小学语文教育中孝道文化内涵提供了精神支撑,作为老师应将此种精神结合现代生活实际,更好地传达和教育学生,以实现永定土楼楹联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1]江剑锷 传承土楼孝道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辅导员下旬刊(教学研究),2015,(11),10-11。

[2]李雯 客家土楼楹联文化的现代教育意义及其传承[J].龙岩学院学报,2017,35,(4),13-17。

[3]廖楚强 客家土楼的”楹联文化”[J].福建史志,2012,(001),36-37。

论文作者:黄巧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  ;  ;  ;  ;  ;  ;  ;  

土楼楹联相约经典,孝道文化彰显特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孝道文化教育论文_黄巧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