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病人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冠心病病人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姜忠信[1]2002年在《冠心病病人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病人凝血、纤溶及免疫指标的变化,以探讨凝血系统和免疫功能变化与CHD发病的关系,借以了解其对冠心病的诊断、抗凝及溶栓治疗的监测及判断预后的意义。同时,这些凝血、纤溶及免疫系统的分子标志物也可能为血栓形成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了100例CHD病人血浆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含量及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L)平均结合指数(BI)的变化,并与42例健康人比较。 结果 CHD病人血浆D-D,GMP-140,vWF及血清ACL平均结合指数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t=2.529~19.390,P<0.05),且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各指标变化明显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O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和稳定性心绞痛(SA)病人(t=3.264~14.409,F=2.472~67.378,P<0.01),其中UAP病人血浆GMP-140明显高于SA(t=3.236,P<0.05)。CHD病人IgG-ACL,IgM-ACL,IgA-ACL阳性率分别是24.0%,18.0%,6.0%,AMI病人IgG-ACL,IgM-ACL阳性率分别为55.6%,44.4%,较UAP,SA增高更明显(x~2=4.547~8.629,P<0.05),而AMI病人与OMI病人ACL阳性率比较无显着性差异(x~2=2.391~3.326,P>0.05)。CHD病人GMP-140,vWF,D-D,IgG-ACL水平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r=0.857~0.301,P<0.05~0.01);AMI病人的vWF,D-D与IgG-ACL,IgM-ACL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性(r=0.574~0.351,P<0.05~0.01),而其凝血、纤溶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很明显;OMI病人的GMP-140,vWF,D-D各指标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r=0.385~0.425,P<0.05),vWF,D-D水平与IgG-ACL水平有相关性(r=0.385~0.441,P<0.05);UAP,SA 中文拘要 病人GMP-140,vWF,hD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更明显(r—0.434~0.857, P<0.01),而与互g二卜ACL的水平无明显的相关性。 结论CHD病人处于明显的高凝状态,且CHD病人血栓前状态分子标 志物水平与病情变化有一定关系,同时免疫功能变化在冠心病的发病中有一 定关系。

张文慧[2]2012年在《穴位贴敷疗法对大鼠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Fbg、vWF和PAI-1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用白芥子和叁七穴位贴敷,对SD大鼠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 PTS)分子标志物Fbg、vWF和PAI-1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白芥子、叁七混合贴敷组,白芥子贴敷组和叁七贴敷组,共4组。除模型对照组外,其余3个贴敷组用穴位贴敷的方法连续干预2周后,4组大鼠均采用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法,复制血栓前状态动物模型。造模结束18h后,取腹腔动脉血对各组动物上述上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穴位贴敷组都能使血栓前状态SD大鼠血液中纤维蛋白原(Fbg)、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因子1(PAI-1)含量降低。各组大鼠血清中Fbg、vWF和PAI-1的含量比较:白芥子、叁七混合贴敷组和白芥子贴敷组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叁七贴敷组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芥子、叁七混合贴敷组、白芥子贴敷组和叁七贴敷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用白芥子和叁七穴位贴敷的方法,对血栓前状态大鼠血液中Fbg、vWF和PAI-1的活性有影响。

姜忠信, 刘成玉, 谭齐贤[3]2001年在《冠心病病人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及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认为 ,凝血和纤溶的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发展以及缺血性心脏病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1] 。大量临床实验表明 ,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与缺血性心脏病的病死率有一定的相关性[2 ,3]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发病机制之一是在冠

高丽玲[4]2002年在《冠心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栓前状态 ,探讨凝血及纤溶系统机能紊乱与冠心病发生和发展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 1 32例心内科住院冠心病患者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或血液系统疾病 ,以及 30例正常对照组。空腹取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ELISA) ,测定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 4 0 (GMP- 1 4 0 )、交联纤维蛋白二聚体 (D- D)含量 ,按无合并症及合并症情况分组 ,用 SPSS9.0统计软件进行均数测定 ,计算标本的阳性率。结果 冠心病患者 GMP- 1 4 0、VWF、D- D含量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 ,其差异有极显着意义 (P<0 .0 0 1 )。合并 AMI组叁个分子标志物的含量最高 ,合并 SA组叁个分子标志物的含量均较低 ,同时合并 AMI组叁个分子标志物的含量与合并 EH、SA组及无合并症组相应含量比较 ,其差异均有显着或极显着意义 (P<0 .0 5或P≤ 0 .0 1 ) ,合并 UA、OMI组叁个分子标志物含量仅次于 AMI组 ,但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凝血及纤溶系统平衡失调。叁个分子标志物含量升高越显着病情越重 ,凝血及纤溶系统平衡失调越明显。对于这一类病人 (合并 AMI、OMI、UA)应强调积极抗血小板、抗凝及溶栓治疗 ,而对于无合并症或合并 EH、SA组应着重预防?

热娜古丽·艾则孜, 哈木拉提·吾甫尔, 金伟, 沙吉达·阿布都热依木[5]2007年在《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state,PTS)既往称血液高凝状态(hypercoagulablestate,HCS),是指多种因素引起的止血、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失调或障碍的一种病理过程,具有易导致血栓形成的多种血液学改变。它的病理基础包括高凝状

张有华, 孙宇焱, 张月芳, 荆腊银[6]2010年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栓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探讨320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血小板聚集率(PAGT:MAR)、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超敏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血小板聚集率(PAGT:MAR,用ADP做诱导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采用血液凝聚仪定量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采用酶标仪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CRP)采用生化分析仪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与16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PAGT:MAR、FIB、vWF、CRP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t-PA、PT、APTT和TT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且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组与无血管病变组相比,MAR、FIB、vWF、CRP水平增高且t-PA水平降低,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组PT、APTT、TT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联合检测上述分子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和病情观察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刘浩[7]2012年在《维吾尔族和汉族早发冠心病中医证型及其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PCAD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新疆医科大学就诊的维吾尔族、汉族确诊CHD患者,分为PCAD340例(维吾尔族154例,汉族186例)晚发CHD286例(维吾尔族106例,汉族18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记录患者的传统危险因素,由医院心内科主治及以上医师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所有入选患者于入院后第2天清晨采空腹静脉抽血2ml,分离血清。纤维蛋白原(Fg/FIB)采用自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AI-1),采用ELISA法测定;D-二聚体(DD)、P-选择素(P-Se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试验检;结果:(1)维吾尔族PCAD患者年龄、阳性家族史明显高于汉族早发组;年龄、吸烟、饮酒、超重与维吾尔族晚发组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汉族PCAD患者在年龄、吸烟、饮酒、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阳性家族史方面与汉族晚发CHD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维吾尔族PCAD气虚血瘀、秽浊痰阻和其他证型与汉族PCAD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维吾尔族PCAD秽浊痰阻和其他证型与维吾尔族晚发组同证型比较明显差异。(3)维吾尔族和汉族PCAD患者PAI–1、F g、DD水平与同民族晚发组比较有统计意义;秽浊痰阻组PAI–1水平、气阴两虚组PAI–1、P-Sel、F g水平与同民族晚发组同证型比较有明显差异;维吾尔族PCAD患者秽浊痰阻证与P-Sel、t–PA、PAI–1、F g和呈正相关,与DD呈负相关;汉族PCAD患者秽浊痰阻证与P-Sel、PAI–1、F g呈正相关,t–PA呈负相关;气虚血瘀证与DD呈正相关。结论:吸烟、饮酒、超重、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糖尿病、在新疆地区CHD患者均占相当比例,其中维吾尔族PCAD患者年龄趋于年轻化,汉族PCAD患者阳性家族史明显增高(44.1%);秽浊痰阻、气虚血瘀是四组最主要的中医证型,并且维吾尔族PCAD秽浊痰阻明显高于汉族早发组;维汉民族PCAD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栓前状态标志物存在相关性,可以作为指导PCAD中医证型的微观实质研究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冠心病病人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D]. 姜忠信. 青岛大学. 2002

[2]. 穴位贴敷疗法对大鼠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Fbg、vWF和PAI-1影响的实验研究[D]. 张文慧. 新疆医科大学. 2012

[3]. 冠心病病人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及临床应用[J]. 姜忠信, 刘成玉, 谭齐贤. 齐鲁医学杂志. 2001

[4]. 冠心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及其临床意义[J]. 高丽玲. 福建医药杂志. 2002

[5]. 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热娜古丽·艾则孜, 哈木拉提·吾甫尔, 金伟, 沙吉达·阿布都热依木. 新疆医学. 2007

[6]. 2型糖尿病患者血栓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张有华, 孙宇焱, 张月芳, 荆腊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7]. 维吾尔族和汉族早发冠心病中医证型及其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D]. 刘浩. 新疆医科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冠心病病人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